今年以來,我市以解放思想促進思路創新、破解難題、加快轉型、積極應對不確定因素、力促經濟的平穩協調發展。但由于受國際經濟增長放緩、國家經濟調控和低溫災害天氣的影響,東莞經濟增長速度有所放緩。
經濟增長保持平穩。初步測算,一季度全市完成生產總值798.55億元,同比增長16.2%。其中第一產業下降21.1%,第二產業增長12.2%,第三產業增長21.2%。3月末全市工商登記注冊戶數48.48萬戶,比上年末增長1.8%。
工業生產調整力度進一步加大,綜合效益提高。一季度全市工業總產值(當年價)1618.28億元,同比增長16.7%。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422.29億元,增長13.1%。工業銷售產值1424.00億元,增長17.9%;工業產品產銷率為100.12%,比上年同期上升0.63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八大支柱產業總產值915.73億元,同比增長14.3%。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總額44.43億元,增長12.3%;工業綜合經濟效益指數為125.79,上升5.37個點;資產負債率為59.9%,提高0.76個百分點。
國內消費增長加快。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8.28億元,增長22.6%,增速同比提高5.9個百分點。其中批發零售業零售額180.28億元,增長23.9%,增速同比提高7.5個百分點。限額以上零售企業服裝鞋帽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石油及制品類、汽車類、五金、電料類及機電產品類零售額增長幅度均超過40%以上。大型商場的營業額增速均超過25%。餐飲業零售額27.99億元,增長15.0%。
貿易順差增速回落,外商投資穩定。一季度進出口總額262.38億美元,增長23.7%。其中出口總額145.71億美元,增長23.3%;進口總額116.68億美元,增長24.3%,進口增速比出口快1個百分點。貿易順差增速回落較大,進出口貿易順差29.03億元,增長19.6%,增速回落12個百分點。全市實際利用外資(舊口徑)12.00億美元,同比增長11.2%。新簽協議項目165宗,減少36宗;增資項目簽約818宗,減少40宗。合同規定外商投資13.78億美元,增長26.3%。
固定資產投資保持一定的總量規模。一季度全市固定資產投資項目1354個,其中本年新開工項目432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21.18億元,增長18.0%,增速同比回落2.8個百分點。其中基本建設投資55.56億元,增長21.7%;房地產開發投資31.63億元,增長35.8%。
財稅增長較快。一季度來源于東莞的財政收入158.01億元,同比增長26.7%,增速同比提高9.5個百分點;財政總收入(新口徑)135.17億元,增長32.2%;地方預算內一般財政收入52.79億元,增長34.8%。工商稅收總額141.69億元,增長25.2%。
存款穩定,貸款增長較快。3月末全市各項人民幣存款余額3843.07億元,比年初增長2.4%;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2227.00億元,比年初增長5.0%;各項人民幣貸款余額2236.13億元,比年初增長3.8%。一季度全市現金收入2373.52億元,同比增長13.7%;現金支出2419.59億元,增長14.0%;貨幣凈回籠46.07億元。
市場物價上漲明顯。一季度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7.1%。統計的八大類商品中,呈現
居民收支水平有所提高。根據抽樣調查結果顯示,一季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06元,增長12.0%;城市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6101元,增長6.9%。
民營經濟繼續發展。3月末,全市民營經濟登記注冊戶數45.60萬戶,比上年末增長1.8%;其中私營企業增長較快,達到5.16萬戶,增長5.5%。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完成產值191.20億元,增長11.7%。民營經濟固定資產投資40.00億元,增長14.4%,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比重為33.0%。
總的來看,東莞經濟運行保持平穩較好的格局,但一些問題值得關注。受低溫災害天氣的影響,農業生產受到一定影響。全市農作物受災總面積7.28萬畝,直接經濟損失1.05億元。受國際能源供應趨緊和低溫災害天氣供電設備受損的影響,我市能源供應緊張,特別是電力供應減少。一季度全市總供電量增幅同比回落9.2個百分點,工業用電量增幅回落6.6個百分點,企業開工不足,工業生產受到影響。工業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一季度全市工業總產值增速同比回落4.1個百分點,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同比回落2.8個百分點。受食品和能源價格上升的拉動,市場物價延續去年的走勢,繼續上漲,1-3月居民消費價格累計漲幅達到7.1%,創近年來的新高。美國次貸危機、國家經濟調控、加工貿易政策調整、新勞動合同法的實施、人民幣升值、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對經濟的發展將形成嚴峻挑戰。
針對存在的問題,我們要繼續落實科學發展觀,在好字上做文章,把工作重點放到優化結構、提高效益、安全生產、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上來,加快推進產業優化升級,促進經濟發展的方式轉變,合理控制物價,更加關注民生問題,促進和諧東莞的構建,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