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
ico
ico
日韩欧美综合
當前位置: 首頁 > 數據發布 > 數據解讀
東莞:5年3000多個單位開展自動化和智能化改造
中國東莞政府門戶網站      2020-11-27 17:17:36  來源: 東莞時間網
【字體:

高度自動化生產的徐福記糖果車間。

  東莞時間網11月27日訊 隨著螺旋槳高速旋轉,??吭谕C坪上的飛機發出轟隆聲,開始向前滑行,飛上萬尺高空,生產飛機上關鍵零配件的設備制造商是東莞市沃德精密機械有限公司(下稱“沃德精機”);迎著海風,東莞市南祥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珠港西江能源01號”駛向大海,這是廣東首艘LNG油氣合一加注躉船……

  從上天到下海,如今的東莞正上演一場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深層變革,智能制造成為東莞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近5年來,東莞3000多個單位開展了自動化和智能化改造。2019年全市規模以上先進裝備制造業實現增加值508.65億元,其中,智能制造裝備實現增加值133.74億元,占26.3%,同比增長10.4%,“跑贏”同期全省工業增加值增速。

  12月初,第六屆廣東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博覽會(下稱“廣東智博會”)將在東莞舉辦,在這場世界矚目的年度盛會上,通過搭建產業合作平臺,以拓斯達、大族激光、沃德精機為代表的東莞裝備業軍團,與瑞士ABB、德國庫卡、日本發那科和安川電機等世界級大咖同臺競技,彼此相互交流實現產需對接,加快推動區域智能制造產業發展。

  1 效率變革

  智能化車間產量劇增

  在東莞徐記食品有限公司(下稱“徐福記”)的無人生產車間里,從產品上料、投放,再到包裝封箱實現了全自動化生產,而過去這條生產線得33個人協同作業生產。車間的速度跑起來了,沙琪瑪的產量也增加了。自從生產線實現自動化、智能化改造后,沙琪瑪的產量從6600箱/天提升到了16000箱/天,產量提升了142.4%。

  徐福記的智能化之路從2014年就開始,如今其沙琪瑪車間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生產線,日均產能達到150噸左右。今年,徐福記將繼續投入3000萬元對沙琪瑪車間進行自動化、智能化改造,屆時車間工人的數量將進一步遞減,減少近70%。

  “以前旺季的時候車間是密密麻麻的人,多達9000多名員工,現在旺季員工的人數不到5000人了?!毙旄S洜I運總經理虞湛說,“企業的智能化改造都是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做的,有些項目在2至3年內收回了成本,有些在幾個月內就能回本?!?/p>

  智能制造不僅優化了生產方式,而且提升了生產效率,提升產能和產品的附加價值?!耙驗橹悄苤圃旖o企業帶來的變化是巨大的,機器換人是未來發展趨勢,我們應該擁抱這個趨勢?!庇菡空f。

  產業趨勢所向、政策紅利的釋放不斷倒逼著東莞傳統制造企業智能化改造提速。如今東莞的生產車間里,機器人、數控電腦、AGV小車、自動化倉儲代替了工人,只需要工程師、技術人員端坐在監控室、辦公室里,通過移動設備監控車間的生產情況便可。

  隨著越來越多企業從勞動密集型脫胎換骨走向智能制造,智能化的浪潮也隨之掀起。近5年,東莞3000多個單位已經開展了自動化和智能化改造。項目實施單位平均產品合格率從87.21%提升到91.36%,單位產品成本平均下降9.27%,勞動生產率平均提高2.48倍。

  勞動密集型企業掀起的這場“機器換人”行動,是制造企業市場需求與機器人產業發展之間的互為因果。東莞在探索智能制造、推動制造業高端化的過程中,同時推動裝備制造智能化,培育了一批本土企業、引進了一批優質企業,為東莞制造業發展增添新動能。

沃德檢測技術人員使用灼熱絲試驗儀檢測樣品。

  沃德精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萬江工廠不遠處,沃德精機投資3.2億元打造的智能自動化裝備及檢測系統研發制造產業中心、公司總部、研發大樓、總裝樓及其他配套設施正在施工中,該項目預計2022年底竣工投產,建成投產后,每年可實現產值10億元。

  沃德精機大刀闊斧地增資擴產與其快速發展密切相關。沃德全球市場副總裁胡繼紅說,企業為全世界500強企業提供自動化生產線定制服務,自動化設備生產占了公司營收的70%。

  在此次展會上,沃德精機帶來了全自動高速精密貼裝設備以及固態硬盤全自動包裝生產線。胡繼紅說,這兩組設備均是用于3C電子、汽車電子、新能源行業、醫療食品、半導體、航空航天行業,其中固態硬盤全自動包裝生產線主要應用于精密產品的套袋、封裝、貼標、檢測領域,全自動高速精密貼裝設備主要應用于精密感應元件的組裝及檢測領域。

  莞企快速發展的背后,正是一個愈發壯大的東莞裝備制造業大軍團。數據顯示,2019年,東莞全市規模以上先進裝備制造業實現增加值508.65億元,其中,智能制造裝備實現增加值133.74億元,占26.3%,同比增長10.4%。

  2 借力數字化

  為工廠裝上“大腦”

  在本屆智博會上,除了有拓斯達、李群自動化、沃德精機、天機機器人等裝備類企業,還有盤古信息、徐福記、智修互聯大數據等信息軟件企業或者是在數字化建設深耕多年的企業。

  據悉,徐福記將其中一套“智能工廠”搬到展會——從電子顯示屏看到,走進徐福記的生產車間里,沒有戴頭盔的工人進入了區域,控制室的電子屏上就會顯示紅色,并發出警報,其車間主管也會收到系統的“舉報”信息?!搬槍M入車間劃定區域的人,我們會設立戴頭盔、奔跑、玩手機幾個指定動作,若是有員工觸犯了,系統就會發出警報并上傳在云端?!毙旄S浿悄苤圃旖浝硎锵阏f,這是企業通過數字化建設管理車間的生產安全的場景。

  除了安全管理外,徐福記還將數字化運用在生產環節。橡皮糖車間里,每個生產環節上的信息都會上傳到云端,改變了過去手工記錄的作業方式?!耙郧坝眉堎|表單作業難度大,信息查找難度大,信息傳輸率低,數據利用率低?!笔锵阏f,現在通過物聯網實現數據實時采集,同時實現保密傳輸,對生產線上的監控點位通過數據采集系統采集相關的數據,保證數據完整度≥99%,且采集周期最低可設置10ms,做到對產線上的產品質量、關鍵設備進行實時的數據監控,對異常的數據進行相關的報警。

  數字化建設相當于為工廠裝上了“大腦”,不僅讓徐福記的橡皮糖車間每天節省30張紙張,減少60%的檢測記錄量,還能通過實時的監控,幫助現場的管理人員掌握實時的生產情況,對生產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管控,減少次品和廢品的產生,大大提高了數據的利用率。

  同樣把“智能工廠”帶到展會的還有廣東盤古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盤古信息”)。盤古信息總經理阮真說,目前,企業已開展了6000條以上數字化工廠生產線建設,190家以上數字化車間建設,以及160家以上數字化工廠建設。

  阮真說,目前企業已經自主建立了工業互聯網平臺,與華為云進行全面對接。在過去的十多年里,盤古信息已經成為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可為客戶提供全面的數字化生產制造運營管理系統及系統集成解決方案。

  像盤古信息這樣為制造業裝上“大腦”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在東莞有95家,長安、南城和松山湖等區域的軟件企業較為集聚。

  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東莞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卓有成效——今年1至9月,東莞100家納入工信部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統計范圍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去除嵌入式系統軟件企業收入)共實現營業收入61.9億元,同比增長21.26%,較上半年提升9.16個百分點,比廣東省同期增速(11.4%)高9.86個百分點。

  3 釋放政策紅利

  多單位獲得國家、省、市認定

  “政府出臺這個政策非常及時,我們感到很振奮!”阮真說,軟件這個行業比較特殊,產業整體規模偏小但是能創造出高價值的產品和技術?!班笥谝幠5脑?,我們難以享受到政府的補貼,如今政府大力扶持軟件行業,為我們帶來了政策的東風,這為我們招聘人才、研發投入增加助力?!?/p>

  近日,東莞市出臺《東莞市“3+1”產業集群試點培育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加大對紡織服裝業、食品飲料業、家具制造業等優勢傳統產業及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扶持。

  此前,“50億元的保企業、促復蘇、穩增長專項資金”就對企業技改給予資金獎勵和政策支持,對東莞2020年購置自動化生產設備500萬元以上的,可以申報東莞市“保企業促復蘇穩增長專項資金”2020年度技術改造設備獎補項目。

  事實上,近年來,東莞市不斷完善智能制造政策體系、深入開展“機器換人”專項行動、大力扶持智能裝備產業發展、持續開展智能制造全流程診斷,在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重點環節率先實施機器人智能制造應用示范,帶動企業實現智能制造升級發展。

  對標新一輪技術改造,東莞出臺系列含金量極高的政策,為企業技改、產業轉型升級帶來了政策紅包。隨著政策紅利的釋放,東莞一大批先進企業獲得國家級、省級、市級的稱號。目前,東莞有4家企業項目創建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項目,10家企業項目創建省級示范,12家企業項目創建市級示范。

  東莞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數字化車間應用項目獲得“2017年東莞市智能制造示范項目”的稱號。今年,該企業申報的智能移動終端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獲得2020年度首批東莞市技術改造設備獎,并獲得相關的資金補貼。

  上述公司相關負責人說,政府出臺的補貼極大減輕了技術改造的負擔。自動化、智能化改造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產品穩定性。

  近3年來投資智能制造項目達到1.6億元的徐福記,自2014年起連續6年申報東莞市機器換人(自動化改造)項目,也獲得資金補助數百萬元。

  東莞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說,智能制造是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東莞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抓手。目前東莞發展智能制造有幾方面的原因,一是因為制造業發展的自身需求,要在有限的空間里不斷推動工業增長,我們需要不斷提高生產的智能化程度;二是通過提前推動智能制造,包括一系列的政策扶持、資金支持等,培育一個產業、引進一批企業,為東莞制造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如今東莞智造在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正緊跟著時代步伐,向高質量發展高地的目標邁進。

  ■數讀

  近5年來

  東莞3000多個單位開展了自動化和智能化改造。項目實施單位平均產品合格率從87.21%提升到91.36%,單位產品成本平均下降9.27%,勞動生產率平均提高2.48倍。

  2019年

  東莞全市規模以上先進裝備制造業實現增加值508.65億元,其中,智能制造裝備實現增加值133.74億元,占26.3%,同比增長10.4%。

  今年1—9月

  東莞100家納入工信部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統計范圍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去除嵌入式系統軟件企業收入)共實現營業收入61.9億元,同比增長21.26%,較上半年提升9.16個百分點,比廣東省同期增速(11.4%)高9.86個百分點。




附件:

相關附件
媒體報道
音頻視頻
文件
部門解讀
圖解類
新聞發布會
訪談
其他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文章關鍵詞:
分享到:
 
相關新聞
主辦單位: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東莞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 : 4419000098
備案號:粵ICP備19114884號    粵公網安備 44190002000375   技術支持:開普云   網站地圖   聯系我們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東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