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打開行政區劃_中國東莞石排街道欄目頁面,本頁面是由15個視窗區共計15個區域組成,操作幫助請按Alt加問號鍵。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中國東莞石排街道欄目”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 首頁 > 街鎮 > 中國東莞石排鎮欄目 > 專題 > 政務公開事項標準目錄 > 衛生健康
從多組數據看進一步解決城鄉醫療資源不均衡“瓶頸”
  • 2024-06-21 09:46
  • 來源: 新華社
  • 【字體:    打印
  • 分享到:

  新華社北京6月18日電 題:從多組數據看進一步解決城鄉醫療資源不均衡“瓶頸”

  新華社記者李恒、董瑞豐

  國家衛生健康委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2062家縣醫院參加縣醫院能力評估,覆蓋全國98.6%的縣域,其中1894家縣醫院達到二級以上醫院醫療服務能力,1163家醫院達到三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縣域醫療服務能力得到提升。

  一組組數據,劃出群眾“家門口”看病健康獲得感提升的軌跡。國家衛生健康委18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進一步健全機制持續推動城市醫療資源向縣級醫院和城鄉基層下沉有關情況。

  85%對口幫扶縣醫院達到二級以上醫院服務能力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副司長李大川介紹,國家衛生健康委以基層為重點,統籌各類資源為基層服務,通過“以市擔責、以院包院”方式,采取師傅帶徒弟、團隊帶團隊的方式,幫助受幫扶醫院培養綜合管理和專業技術人才。

  此外,持續開展三級醫院對口幫扶工作。組織全國1173家三級醫院對口幫扶940個縣的1496家縣級醫院,幫助縣醫院建強一批臨床???、帶出一批專業骨干、填補一批技術空白、完善一批管理制度。

  發布會上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85%的對口幫扶縣醫院達到二級以上醫院服務能力,其中44%達到三級醫院服務能力,較2020年分別增長6個百分點和20個百分點。

  李大川表示,下一步將推動人才、技術、服務可持續下沉和共享,根據受援地區實際需求,開展疾病診療、健康宣教和醫務人員培訓等巡回醫療工作。同時,發揮信息化支撐作用,推廣“基層檢查、上級診斷”的遠程醫療服務模式,拓寬幫扶形式,提高支援效率。

  超70%衛生院與上級醫院建立遠程醫療關系

  信息技術應用是賦能基層能力提升的有效手段,如遠程醫療、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等技術在提高基層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全國70%以上的衛生院已與上級醫院建立遠程醫療協作關系,縣域醫學影像中心已覆蓋50%的鄉鎮衛生院……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司司長傅衛介紹,近年來,國家衛生健康委指導各地加快基層信息化體系和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數字化、智能化應用水平。

  比如,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通過智慧門診、移動查房等形式,在西藏日喀則市仲巴縣、新疆伊寧市等多個幫扶縣域,開展神經系統疾病、感染性疾病、皮膚病等遠程醫療支持;四川省針對革命老區、脫貧地區、民族地區、盆周山區等基層醫療機構,打造覆蓋省市縣鄉四級的“5G+專網”遠程醫療網和基層衛生信息網……

  四川省衛生健康委主任徐斌介紹,當地推動技術下沉,提升資源效能,開展遠程會診、遠程影像、遠程心電等醫療服務,真正實現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2023年全國鄉鎮衛生院向村衛生室派駐醫師超20萬人次

  依托聯合門診、聯合病房等方式,部分地方打造出“病人不跑、專家跑”的模式,讓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診療服務。

  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院長毛穎看來,這一模式不僅節省了群眾時間、精力和花費,也有效緩解了目前醫療資源分配相對不均、看病難的問題。

  傅衛介紹,初步統計,2023年全國鄉鎮衛生院向村衛生室派駐醫師超過20萬人次,有效提升了村級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更好地守護了農村居民健康。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對于被支援的醫療機構來說,將大醫院的支援轉化為自身業務能力的提升十分關鍵。河南省鞏義市人民醫院院長郜炎輝介紹,對口支援醫院累計派駐76名中級以上職稱的專家進行駐扎式幫扶,通過教學查房、手術指導等方式,幫助該院三、四級手術比例提升到57%。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中國東莞石排街道欄目_中國東莞石排街道欄目
版權所有: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承辦:東莞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網站標識碼 : 4419000098
備案號:粵ICP備19114884號?????? 粵公網安備 44190002000375號 ??????技術支持:開普云?????? 網站地圖??? 聯系我們
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