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石排鎮一直在盤活閑置土地資源,結合實際情況,利用先天資源,打造各具特色的口袋公園,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今年,石排鎮新增了六個口袋公園,“推門見綠”、“轉角遇美”,感受濃厚的當地文化,增強市民歸屬感,提高幸福指數。
“推門見綠”,打造休閑娛樂好去處。一是中心小學旁口袋公園,占地1500平方米,改造之前是一塊閑置的休閑用地,鋪裝陳舊、黃土裸露缺少植被,通過對空間進行整理劃分,增加人文景觀廊橋、美化景墻、更換補足健身器材、更新植被、增加樹池坐凳,原有的休閑用地搖身一變成多樣化小公園。二是葉屋籃球場口袋公園,占地550平方米,改造前就是夾在籃球場和池塘中間的閑置地,池塘邊圍護坍塌,且常有建筑垃圾堆放,通過在原有空地上劃分出游園和綠化兩個空間,綠化空間設置三個亭子供群眾乘涼的同時欣賞景色,游園空間既有成人的健身器材、也有兒童的游樂設施,配套條石坐凳,適合不同年齡段的居民健身、帶娃。原有的問題閑置地改造成小公園,不僅解決周圍建筑垃圾亂堆放的問題,豐富群眾娛樂活動,也為當地增加一道明媚的風景線。
“轉角遇美”,小角落提升大環境。這是位于太和路和石興路交界處的口袋公園,占地310平方米,改造前黃土裸露、樹根外露、植物老化,鋪裝損壞,缺少圍護設施,與周圍熱鬧整潔的街景顯得格格不入。通過清理原有老化灌木、增加開花植物和耐陰地被,讓小空間充滿大生機;增加月亮門、仙鶴、球形燈等景觀元素,點亮空間,增加氛圍;不能移動的電箱則通過彩繪和植物美化的方式成為景觀的一部分。原有的荒涼角落改造成現代與自然風格并存的小公園,與周圍的街景相得益彰。
“融景于村”,打造鄉村文化展現的窗口。位于燕窩村的口袋公園,占地625平方米,改造前多為閑置荒地,些許墻體破舊,影響村容村貌。通過融入當地文化對破舊墻體進行涂鴉彩繪,打造當地特色景墻,增加特色景碑等,形成一條鄉村文化軸線,展現燕窩村的鄉村文化風貌。對路面進行彩繪,使其與周圍環境相融合,俯視燕窩村,一道靚麗的鄉村風貌線便呈現眼前。除此之外,還通過種植觀賞喬木,增設健身器材、廊架、景觀小品等方式,不僅為這道鄉村風貌線增色,同時也豐富村民的休閑娛樂活動。
“與時俱進”,擦亮潮流文化的特色名片。位于龍騰路與東園大道交界處的潮玩口袋公園,占地面積約1300平方米。改造前是一個棄置的加油站,通過對該地塊進行重新規劃布置,合理劃分空間,完善功能配套設施,并結合本鎮潮玩特色產業,融入潮玩文化元素等方式打造成潮流口袋公園,擦亮石排鎮“南大門”名片。
此外,有些口袋公園的建設是在原有游園的基礎上加以改造完善。位于水貝村的口袋公園,由于原有小游園的道路規劃、設施功能不完善,加上綠化樹木比例不協調且黃土裸露缺少地被,環境效果較差。通過栽植樹木、增加景觀小品、安裝景觀燈、美化提升涼亭等方式,將原有小游園打造成人人受益、舒適娛樂的休閑開放空間,改造面積約9500平方米。
“口袋公園”雖小,卻繡出城市方寸之美。接下來,石排城管執法分局將會繼續盤活閑置地,充分挖掘當地特色,持續扮靚城市空間,不斷提高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推動城市管理高質量發展,為美麗圩鎮樣板建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