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石排鎮全面貫徹落實上級部署要求,召開“百千萬工程”及城中村改造工作推進大會,聚焦石排鎮村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構建更高水平城鄉融合發展格局,制定全面推進“百千萬工程”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實施方案。
方案提出要統籌發力建設更可持續的和美鄉村,深入實施集體資產倍增計劃,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動農村產業發展和人居環境“雙提升”,全力打造和美鄉村標桿。
如何構建和美鄉村人居環境,推動村集體經濟提質增效,今天一起了解太和社區。
昔日老舊小區換新裝、展新貌,居民告別“扛罐上樓”的日子,用上了安全便捷的管道天然氣,干事創業的外來青年也隨戶口遷移把家安在了石排,公園里、小區內更多的體育、兒童康樂設施讓群眾鍛煉有了好去處……
隨著一項項民生實事的落地落實,群眾的期盼也一步步成為現實,一幅“百千萬工程”的和美畫卷正在太和社區徐徐鋪展。
1. 從“小區”到“社區”,走出黨建引領社區基層治理新路徑
太和社區居委會位于石排大道中聚康街5-7號,是石排鎮唯一接受戶籍遷移的新型社區,該社區以各樓盤小區的紅線范圍為界,實行轄區管理。
為轄區內戶籍和非戶籍居民提供政策宣傳、戶籍管理、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征兵工作、兵役登記、衛生健康、教育事業、消防、環衛、工商管理等社會管理和服務工作。
截至2024年1月,社區現有戶籍居民4689戶,共14153人。
近年來,太和社區始終堅持以黨建引領社區基層治理,推進社區治理模式創新,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社區現管轄鎮內17個樓盤小區,根據社區管轄的樓盤小區的區域推動“一網格一支部”的建設,將17個樓盤小區劃分三個網格,并組建網格黨支部。
太和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李偉玲介紹,在“百千萬工程”的工作推進中,太和社區不斷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路徑。
通過對“鄰里匯”黨群服務站試行項目化管理,以黨建引領為基礎,重點孵化“樓棟長、共建議事制、健康小屋、鄰里知識屋、志愿者互助隊伍”五大項目,共同打造社區共享共治新空間,激發基層社會治理創新活力。
在開展常態化便民利民活動中實現黨組織服務群眾零距離,讓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藍圖在太和社區可知、可感、有共鳴,奮力開創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局面。
2.從“底色”到“特色”,新型社區建設繪就太和幸福畫卷
2023年,太和社區圍繞“文化惠民、整潔宜居”的兩大發展目標,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工作。
走進太和社區,綠意盎然的氣息撲面而來,小而美,美而精的社區公園映入眼簾。隨著人居環境不斷提升,自然和諧的生態環境讓市民享受“出門即入園”的舒適感。
升級改造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小公園花團錦簇,這塊緊挨著居民樓的空地原本是一處破舊停車場,如今正蛻變為居民茶余飯后休閑消遣的好去處。另一邊升級改造后的道路更加寬闊整潔,新增的停車位也有效緩解了周邊停車難等問題。
走進太和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婦女兒童活動室、圖書閱覽室、科普體驗館、黨建展覽館等功能室為社區居民提供共享文化空間和精準化、多元化的服務管理,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高品質社區特色服務。
社區居民王阿姨告訴記者:“石排推進‘兩區’建設,社區生活環境變好了,居民也享受到很多福利,她和姐妹們也經常約在公園里一起跳舞,幸福感滿滿,希望以后變得比現在更好?!?/span>
3. 錨定目標,奮發進??!著力構建城市基層治理新格局
太和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李偉玲表示,2024年,太和社區繼續以鎮內17個樓盤小區為主體,以基層黨建為引領,圍繞石排鎮“13610”典型引領體系,制定社區十大任務清單,發揮社區群眾力量助推石排鎮“百千萬工程” 持續走深走實。
到2024年底,太和社區基層治理框架全面建立、重點更加突出、配套設施更加完善、人居環境更加美化、人文氛圍更加濃厚,形成一批具有太和特色的工作項目和服務品牌,著力構建黨群連心、鄰里和諧的城市基層治理新格局,讓群眾獲得感更足、安全感更有保障、幸福感更可持續,為石排鎮“百千萬工程”實現“一年開局起步、三年初見成效、五年顯著變化、十年根本改變”的總體目標注入太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