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暑假啦!東莞職業技術學院的15名大學生干了一件“漂亮”的事兒。在過去的5天里,他們用藝術點亮鄉村,用畫筆展現成果,以“繪美麗鄉村、展振興風貌”為主題,為中坑村畫了一幅高3米總長近20米的長卷墻繪畫。
一墻一文化,一路一風景,一村一風韻。這幅墻體繪畫以手繪插畫的風格,結合傳統國畫長卷的形式,表現中坑村的新農村欣欣向榮的風貌。其中,在畫中最顯眼的位置,中坑明德醒獅隊員在明德堂訓練的場景躍然墻上,十分生動活潑。繪畫過程中,大學生們還邀請了明德醒獅的隊員們參與填色,讓他們有了特別的體驗感。
中坑明德醒獅團副團長 王樹榮:這次大型的墻繪活動為我們村居環境添加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同時為我們明德醒獅傳統文化宣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據悉,這是東莞職業技術學院“石排鎮中坑村非遺煥新”實踐團的“三下鄉”實踐活動。實踐團的師生們在繪制前,對中坑村進行了深入的調研,以中坑村為創作背景,通過本村典型的事件、人物和場景展現出中坑村鄉村振興的成果,以點帶面展現新時代新農村的新面貌。
東莞職業技術學院 劉麗萍:在我們繪制前,村委帶領我們進行了參觀,我們看到新時代新農村的新面貌。學生根據所見所思所感,再結合自身動漫專業的特長進行了創作。繪制過程中,同學們要面對長時間的陽光暴曬以及突如其來的暴雨沖刷,為保質保量完成,他們經常挑燈作畫,工作到深夜。雖然過程很辛苦,但是他們還一直保持著這樣的熱情,覺得這次活動很有意義,很有成就感。
東莞職業技術學院 學生 林暉琦:參加此次“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雖然很累很辛苦,但是能夠為石排鎮中坑村帶來一幅這樣優美的墻繪作品的話,我覺得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到非遺元素,讓非遺文化傳承下去。
東莞職業技術學院 學生 馮媛:這次活動結合非遺文化和繪畫藝術,形成了一道優美的風景線,讓非遺村落煥發新的活力。作為大學生的我,以這樣的方式為社會出一份力,讓我覺得十分有意義。
由于中坑村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豐富的文化資源,在思想引領、文化熏陶方面,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因此,東莞職業技術學院與石排鎮中坑村以及非遺項目“明德醒獅”有著多年的交流、互動的基礎。
東莞職業技術學院國際交流學院副院長、產教融合辦公室副主任 郭文琦:東莞職業技術學院的農村科技特派員和學生雙創團隊來中坑村進行了多次調研,為中坑村的非遺“明德醒獅”提供了IP形象設計、開發文創產品、創編潮流舞蹈、進行短視頻內容的輸出,同時在此次的暑期“三下鄉”活動中實施大型潮墻繪工作。希望能夠為中坑村引流,為中坑村的鄉村振興工作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