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石排鎮共實施“民生微實事”項目59宗,其中便民工程45宗,便民工程達到100%村(社區)全覆蓋,主要包括生活環境美化、道路升級工程、停車場建設工程、公益服務設施修建等項目,公益服務項目14宗,依托雙百社工、社區綜合服務中心、莞家驛站等服務陣地,累計開展場次約590場,累計服務人次達30076人,把“辦實事”與“美環境”相結合,切實解決人民群眾身邊的“小急難”問題,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助推鄉村振興提質增效。
部分便民工程類:
橫山村下寶潭西門頭道路硬底化改造工程項目,改造內容包括:通過將西門頭巷路硬底化,巷路硬底化面積約為1600平方米,美化傍邊圍墻,改造后村居環境得到提升,對人居環境、村民出行、生活便利等方面帶來較大變化,受到周邊居民群眾普遍歡迎。
改造前 改造后
燕窩村南邊舊村道路環境升級改造項目,改造內容包括:對路面其進行升級改造,往魚塘方向擴寬路面3.5米,塘坣建設擋土墻鞏固地基并增設防護欄,改善停車條件,并清晰區分人行徑和行車徑,完善周邊綠化等。改造后路面清晰區分行車及行人道,周邊精細化管理明顯提升,停車設備相對完善,改變了以往亂停亂放現象,受到周邊居民群眾普遍歡迎。
改造前 改造后
太和社區老舊小區康樂設施配置及“兩區建設”氛圍營造項目,改造內容包括制作“兩區建設”氛圍營造、配置仿古雕制石桌石凳和兒童康樂設施,改造后滿足百姓日益增長的文體活動需求,受到周邊居民群眾普遍歡迎。
改造前 改造后
改造前 改造后
部分公益服務項目類:
赤坎村曲藝社長者粵曲培訓項目:為了營造“老有所樂,老有所為”幸福晚年的社區氛圍,赤坎村在赤坎社區綜合服務中心一樓粵劇室定期組織粵劇愛好者開展粵曲培訓項目。項目的宗旨是通過曲藝社平臺開展系列長者文化生活,提高轄區內老年人晚年生活質量,同時也呼吁村民參與社團活動,弘揚戲曲文化。通過開展粵曲學習培訓,向粵劇愛好者傳授了粵曲技巧和粵劇知識,宣傳弘揚粵劇這個傳統文化的瑰寶,讓粵劇傳統文化得到不斷傳播與傳承,在轄區內形成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文明精神。該項目共開展活動82場次,服務約656人次。
“多彩學習,智享未來”助童成長課堂:項目主要對轄區內放學回村的小學生進行集中管理,以2名專職人員+數名志愿者的模式開展各類有益于孩子身心發展的興趣活動及作業輔導,為孩子免費提供安全、舒適的課后學習場所。旨在拓展學生的益智思維,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通過課程感受學習的樂趣,提升學生的學習素養,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該項目共開展活動78場次,服務約1500人次。
“與你前行,健康陪伴”困難患病人員服務項目:為進一步做好困難患病人員服務,特制定“與你前行,健康陪伴”困難患病人員服務項目。項目全年共開展15場活動,其中宣傳活動6場、健康義診2場、情緒舒緩活動2場、其他社區活動5場,同時為7名困難患者申請醫療救助,救助金額達6.7萬多元,項目共服務725人次。通過項目活動進一步讓社區居民關注健康知識,提高保健意識和自我防病意識,同時提高廣大群眾對民生醫療救助政策的熟知度,緩解患者家庭心理壓力,減輕困難患者家庭經濟負擔,提升困難患病家庭的人文關懷。
像這樣的“民生微實事”還有很多,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年的“民生微實事”項目有沒有在您身邊的!
下來,石排鎮將扎實推進“民生大莞家”項目,擦亮“民生大莞家”服務品牌,切實將便民惠民政策落到實處,提升民生服務質量,共建民生幸福感,辦好更多有石排特色的“民生微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