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打開行政區劃_中國東莞石排街道欄目頁面,本頁面是由15個視窗區共計15個區域組成,操作幫助請按Alt加問號鍵。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中國東莞石排街道欄目”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 首頁 > 街鎮 > 中國東莞石排鎮欄目 > 概況 > 行政區劃
中坑村
  • 2025-05-15 11:19
  • 來源: 本網
  • 【字體:    打印
  • 分享到:

  中坑村位于東莞市石排鎮的西部,毗鄰生態園,全村面積2.1平方公里,始建于南宋慶元年間(1195-1200年),曾名為松坑,因“松”與方言“中”音近,故名中坑村。戶籍人口約2400人,村民為王、蔡兩姓,以王姓為主,外來人口約6000人。近年來獲得“全國減災防災示范區”“廣東省健康促進村”“東莞市省級鄉村治理‘百鎮千村’示范村”“東莞市綜治工作先進集體”“東莞市‘巾幗文明崗’”“東莞市優秀家長學?!钡葮s譽稱號。

    

  集體經濟持續增長。村內建有中新工業園、民營工業園兩個工業區,共有大小型企業50多家,形成了以家具、電子、五金、潮玩、精密制造為主的工業體系。中坑村抓住鄉村振興、鎮村合作的發展機遇,盤活土地資源,增加村集體物業,推動村集體增收。2024年村集體總收入達3443萬元,同比增長6.27%。2025年中坑村致力于推進村內一工業廠房和“三舊”改造項目建設,進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全力推動村“百千萬工程”建設,激活鄉村發展動能,壯大村集體經濟。

  鄉村環境優美宜居。村內有環境優美、景色怡人的海仔湖公園,每年3月櫻花盛開之時,總會吸引許多慕名而來的游客前來參觀拍照游玩。為全面改善人居環境,中坑村結合明德醒獅文化資源和自然景觀特色,建成了美麗幸福村居一期,打造了一個生態宜居綠色濱水空間。同時通過開展“見縫插綠”、雨污分流、廁所革命、湖河保潔、建設“四小園”等工作,促進鄉村品質不斷提升,大力推進生態宜居幸福村居建設。

  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中坑村擁有悠久的歷史底蘊,民風純樸,民間藝術氛圍濃厚,村內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中坑王氏大宗祠始建于明代中晚期,至今已有五百多年歷史,是石排目前發現的保存最完整的宗祠之一,占地面積約1867.9平方米。省級非遺明德醒獅作為石排鎮靚麗的文化名片,多年來,明德醒獅團屢獲佳績,不僅在國內各大醒獅賽事中摘金奪銀,更是多次受邀走出國門,參與國內外文化交流逾百場,足跡遍布香港、澳門、意大利、匈牙利、湯加、馬來西亞等地。在國際文化交流舞臺上大放異彩,展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基層治理善治共建。中坑村是我市基層黨建“雙標”示范點,通過升級黨群服務中心,整合服務資源,為民眾提供“一站式”優質、便捷的政務及村務服務。中坑村黨委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吸納“五老”、村民代表、明德醒獅團、民營企業家等社會力量,老干部發揮余熱,村民參與自治共建。支部建在網格上,通過網格化管理機制,由網格黨支部常態化做好安全生產、社會面管控等工作。

  民生服務彰顯溫度。村內設有城市閱讀驛站、曲藝社,文化多元融合,村內文化氛圍濃厚;設有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活動豐富多元。其中,社區綜合服務中心配置了長者日間照料室、長者飯堂、瑜伽舞蹈室、書畫室等多元化功能室??蔀榇鍍壬賰禾峁┱n后驛站及繪畫、籃球、趣味數學、英語啟蒙等少兒活動,為老人家定期舉辦季度生日會、健康操等愛老活動,為婦女開展瑜伽班、就業技能培訓不斷自我增值,打造“家園式”社區公共服務,大大提升了村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中坑村集工業多元、歷史悠久、文化濃厚、環境優美于一體,是一個宜居宜業宜游的好地方。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中國東莞石排街道欄目_中國東莞石排街道欄目
版權所有: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承辦:東莞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網站標識碼 : 4419000098
備案號:粵ICP備19114884號?????? 粵公網安備 44190002000375號 ??????技術支持:開普云?????? 網站地圖??? 聯系我們
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