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東江水泥廠全景圖為東江水泥廠車間
東江水泥廠于1987年2月開始籌建,1988年8月投產。當時廠區面積100多畝,擁有現代化液壓機械化立窯,以及各種先進設備,生產能力為日產“425”號普通硅酸鹽水泥及“325”號火山灰水泥140噸。東江水泥廠第一條生產線投資1400多萬元,年產量4.4萬噸。第二條生產線1992年籌建,1993年建成,共投資2000多萬元,年產量8.8萬噸。第三條生產線1993年籌建,集資6800多萬元,但一直未投產,直到1999年改制后才投產。東江水泥廠在1993年前效益較好,93年后開始走下坡路,主要原因是國家控制基本建設規模,企業負債重,競爭激烈。到1999年,企業已負債一億五千多萬元,企業的經營舉步維艱。當時東莞市建材總公司屬下的東莞水泥廠要拆遷,廠里有幾百個工人要安置,在這種情況下,雙方都有意向合作,于是,在以東莞市副市長周致納為代表的市政府協調組的協調下,市建材總公司以9380萬元購買原東江水泥廠55%的股份,成立股份制企業“恒基水泥有限公司”,并于1999年7月舉行開業典禮。恒基水泥有限公司成立后,第三條生產線也投入生產,企業的經營狀況也日漸好轉。1999銷售量為17萬噸,2000年達到41.8萬噸,2001年達到43.7萬噸,2002年達到48.9萬噸,2003年達到51.4萬噸。公司經營旺盛的時期,有530名員工(重組前有320人)和46名工程技術人員。公司以科學管理和雄厚的技術著稱,實施名牌戰略,推行優質服務,產品得到廣大用戶認可和信賴,連續兩年年產量和銷售量躍居東莞市同行業之首。公司系列產品32.5R、42.5R《燕嶺牌》、《三錘牌》散裝和袋裝普通硅酸鹽水泥,經國家、省、市各級水泥質量監督檢驗試驗,一致公認質量穩定可靠。莞深高速公路、市政府住宅小區、福民二十層商住廣場以及大批高層商住樓均使用該公司產品。2004年,東莞實行產業調整,市委、市政府決定將全市水泥生產企業全部關閉并遷出東莞,全市水泥生產企業陸續關停,廠房也被爆破拆除。恒基水泥有限公司也于當年停止生產經營,廠區被廢棄空置。按照市政府要求,恒基水泥廠也要限期拆除,但是石排鎮委、鎮政府提出保留廠區廠房,改建為東莞市工業博物館的意向,并得到了部分市領導的首肯。于是恒基水泥廠的廠區被整體保留下來,成為東莞市目前唯一未被拆除的水泥廠廠區。廠區內的生產設備雖然已經拆除,但立窖生產廠房、辦公樓、檢驗樓、水泥倉庫、裝卸碼頭等主體建筑全都保存完好。恒基水泥廠由一個鎮辦企業,逐步發展成為東莞最大規模的股份制水泥生產企業,經歷了并見證了我國國有集體企業在改革大潮中所走過的艱難歷程。它最后的關閉停產,也表明了東莞市要保護環境、促進經濟轉型的堅強決心。它的發展歷程,其實也就是東莞工業發展一個濃縮的歷史。
2020年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