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崗社學(含洪圣宮)
云崗社學
埔心洪圣宮
位于石排鎮埔心村。始建年代不詳,明朝弘治十六年(1503)歲次癸亥年重修。因該地區在解放前稱為云崗鄉,清光緒七年(1881年)及解放初的一段時間做過學校,故稱云崗社學。社學為三開間三進四合院落式布局,硬山頂,抬梁穿斗混合式結構,寬12.18米,長37.05米,面積約451.27米。梁架駝峰麒麟、龍、鰲魚等紋樣的木雕裝飾精美。
首進有塾臺,紅石作基礎、門框、柱子、柱礎、青磚砌筑墻體。門枕石為精美的紅石雕刻裝飾。社學首進額枋下雕刻有“大清雍正二年歲次甲辰九月吉旦合鄉眾信鼎建”字樣。社學二進梁架高6.5米,三進高5.8米,形成空間高。二進金柱為木柱、木柱,柱礎為紅石。社學第二進額枋下雕刻了“大明弘治十六年歲次癸亥昭陽季冬谷旦合鄉信士重建”的字樣,在二進間右側墻邊原有長7.2米的石刻碑文,記敘了當時捐款名單,文革期間被毀壞掉。社學第三進為木柱,柱礎為花崗巖。額枋下寫有“大清順治十一年歲次甲午十二月初八吉旦合鄉信士重建”的字樣。社學門前原有旗桿臺,現已種上了兩顆大榕樹。
云崗社學是東莞境內迄今發現唯一的有明、清題記的古建筑,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
埔心洪圣宮位于石排鎮埔心村。始建年代不詳,五開間二進兩廊式結構,硬山頂,寬為20.03米,進深33米,面積為660.99平方米。2009年重修。
首進高5.85米,硬山頂,有塾臺制,高1.08米,紅石作柱礎,紅石包砌門框,門枕石為精美的紅雕裝飾,兩側附有寬為3.5米,高為5.2米梢間,梢間屋脊比次間屋脊矮0.63米,走廊的紅石欄的花紋為明朝雕刻工藝,有重砌的痕跡。走廊之間有精美的青磚窗花。二進高為6.5米,兩側也附寬為3.5米,高為5.9米的梢間,洪圣宮內供奉的是南海大王廣利。
云崗社學于2012年被公布為第七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2020年8月12日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