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眼崗貝丘遺址
??? 概況:遺址位于石排鎮廟邊王村沙徑村小組的北部,是1995年4月考古調查時發現的。據其出土的石器、骨器等物品考證,該遺址是4千多年前人類在此居住過。廣東省考古研究所和東莞市博物館于一九九八年三月進行考古發掘。
遺址是一處高出周圍田地4米,面積一萬多平方米的小山崗,北距東江4公里,位于東江的下游。據發掘考證中部、東北部文化堆積層,最厚處達1.5米,但原生堆積較薄,僅10-20厘米厚,較厚的含瓷片的貝殼層推測為明清時期,因削高填低再次搬運堆積而成。該次發掘位于遺址東南部,共布5×5平方米的探方15個,揭露面積為350平方米。發現互相疊壓的3個層次的文化堆積。出土大量陶器碎片其陶質以夾細砂的夾砂陶為主,粗砂陶、泥質陶占一定比例。陶色以灰陶占大宗,紅陶、灰白陶較少。器類有罐、缽、釜、盤、器座等,其中帶圈足、泥條矮圈足的罐類極有特色。紋飾有方格紋、復線網格紋、網格突點紋、曲折紋、梯格紋、葉脈紋、圓圈紋、繩紋等幾何印紋及少量素面,個別器物上以現刻劃符號。
2020年8月12日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