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俠小說中,常有大隱隱于世的絕世高手,這些人物往往具有超凡的武藝和智慧,但他們卻選擇隱藏在鬧市的某個角落,過著平凡的生活,只有在關鍵時刻,他們才會現身,展現出自己的真正實力。
在我們石排,也有這樣一位絕世高手,那就是墨寶名家黃同老師。自青年時代起,黃同老師便與書法結下了深厚的緣分,并且一直堅持書寫至今。他的書道精神傳承了三代人,成為了石排的一段佳話。
耄耋授業,翰墨情懷潤桃李
走進黃同老師書法培訓班的教室,能看到黃同老師的學生寫的,“字帖是最好的老師,臨摹是最好的辦法,勤奮是最好的態度”,被貼在黑板正上方,學生們只要抬頭看黑板,就能看到這句話,也許這就是黃同老師最想告訴孩子們的。
說起黃同老師的書法培訓班,這簡直是教培界的“一股清流”。黃同老師的培訓只允許學生一次性購買五節課,上完了想繼續,然后再續五節。為了讓學生堅持,黃老師也是煞費苦心,他鼓勵家長免費陪同孩子一起上課,而且在學費上,堅持越久越便宜,到了初中、大學后堅持上課,學費減半。
耄耋之年仍在執教,旁人看到的是堅守、是熱愛,黃同老師則總是擺擺手道:“我根本就不喜歡寫字,我以前是為了養家糊口,現在是閑不住?!?/span>
黃同老師結緣書法,是在師范院校畢業后,20歲那年。剛任職,學校要求老師教學生寫字,這時他才臨急抱佛腳,買了幾本字帖苦練,這一練,就是一輩子。記者去采訪時,黃同老師手指上纏滿了止血貼,問及緣由,他說是因為最近一直在寫春聯,手指與紙張頻繁摩擦,所以破損了。
大概是因為執教一輩子,印象中的黃同老師,總是一副不茍言笑的樣子??墒撬ζ饋?,卻如同孩童般天真。嘴上說著不熱愛,卻寫了一輩子;面上說著不喜歡,但每一次都投入了十二分的熱情。也許一輩子都保持著赤子之心,始終保持對生活的熱愛和好奇,一直篤學不倦地練習,默默堅持自己的信念與理想,我們今天才能看到黃同老師那熠熠生輝、仍在不斷書寫的萬里長卷。
黃同老師總是謙遜地表示,書壇中比自己寫得好的人比比皆是,他所取得的這點成就并不算什么。他深知書法的道路既漫長又充滿挑戰,因此他依然在不斷努力、勇往直前,繼續在書法的道路上攀登新的高峰。
揮毫潑墨,書法技藝登峰造極
黃同老師的書法培訓班,孕育出數千名書法學子,但他又不僅僅是教書匠,黃同老師曾為袁崇煥公園、塘尾明清古村落等多個省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及二十多個村莊的祠堂。書寫橫匾和楹聯。
塘尾藝術家聯盟主席王歡來老師說:“我愿稱黃同為'嶺南榜書第一人'。"王歡來老師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對書法也頗有造詣。他說,第一次來到塘尾古村,馬上就被塘尾牌樓的石刻吸引,一直想要結識書寫匾文和楹聯的書法家,但苦于沒有機緣。
有一回,他在帶領考察團參觀塘尾古村落時,看著塘尾公祠的橫匾,與同行的人感慨,還是古人的字有味道啊。恰巧同行的人中,就有黃同老師的女兒黃霞,她笑道:“這哪是古人的字啊,這是我爸爸寫的!”兩位老師因此結緣,成為了彼此欣賞、惺惺相惜的好友。
黃同老師更多的故事,我們也曾在《遇見藝術家》系列報道中有講述過:石排這位書壇“掃地僧”,作品曾被選送聯合國秘書長!
承家傳世,書道精神啟后昆
都說父母是最好的老師,在黃同老師的耳濡目染下,書道精神也影響了黃同老師的子女,影響了他們的人生軌跡和就業方向。
黃霞是黃同老師的女兒, 目前從事中小學生的課外藝術培訓教育工作,主要課程是硬筆書法、毛筆書法及繪畫,今年已經是辦學的第6個年頭。她說,爸爸因為工作的需要而學習書法、愛上書法,她從小耳聞目染,也學了些書法基礎。成人后在銀行工作,由于書法特長,單位的宣傳欄及單位的職工文化活動中有關書法的部分總由她負責,也促進了她的進一步成長。
再后來,她選擇自主創業,她毅然決然選擇了自己從小最熟悉的領域,開創中小學生的課外藝術培訓機構,教孩子們寫字,成為了教書育人的一員。
黃霞認為,學書法與其它興趣班不同,初學基礎時要求很嚴格,相同的筆畫需要日復一日地練習,但進步卻微乎其微,很多人會覺得枯燥沉悶。因此,學書法也最能修心,修一顆能靜下來、能堅持的心。人只有能靜下來,細心聆聽,才能聽進身邊智者的聲音;只有體會到延遲滿足的意義,甘愿為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放棄即時滿足的抉擇取向,才能在日后結出更豐碩的成果。特別是在如今信息泛濫的時代,能靜下來與自己對話,學會思辨、拒絕盲從,才能在不斷的堅持中開辟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保持長久的競爭力。這對孩子的學習、成長,以及將來工作、生活都有莫大的積極影響。
黃仲和是黃同老師的兒子,目前就職于政府部門。盡管黃仲和目前并未從事與書法直接相關的工作,但他始終銘記并珍視自幼從父親那里接受的書法教育,參加工作以后,依然積極參加省、市書協組織的各種活動,成績斐然。如今他是廣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石排鎮書法協會副會長。
黃仲和跟記者說,其實書法也間接影響了他的就業方向。1997年他剛畢業參加工作時,當時的石排鎮人民政府舊址大門對面有一面墻的宣傳欄,每逢節日或者有需要宣傳的政策文件時,需要用毛筆書寫然后張貼。由于他精通書法,他便進入了當時的文化站工作。他說,寫書法能讓人分辨美、丑,有利于提高審美情操。
此外,只要有時間,黃仲和就會參加石排鎮每年都會舉行的公益送春聯迎?;顒?,他與鎮書法協會的骨干會員、志愿者們現場揮毫,一張張福字、一副副大紅春聯免費送到市民手中。他說,春節貼春聯是一種傳統,有著除舊迎新意義,是人們對來年美好生活的祝愿,他覺得能用自己的一技之長為市民服務很有意義,希望將自己的祝福傳遞給更多的人。
書道精神不僅深深烙印在了黃霞與黃仲和這對姐弟的心中,更如同綿綿細雨,潤物無聲地影響了他們的下一代。在黃霞的悉心教導下,她的一雙兒女自幼便沉浸在墨香之中。書法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形式,它涉及文字的結構、筆畫、布局、墨色等多個方面,這些都是構成美的重要因素。隨著時間的推移,黃霞的兒女在藝術上同樣展現了獨特的個性和審美追求。
黃霞在石排經營著一家飲品店,店面的裝潢、配色、選材、花園設計均由黃霞的女兒鄧韻琳一手操辦,裝修簡約而不失格調。
此外,鄧韻琳每當親朋好友過生日、結婚或其他重要場合,都會精心書寫一幅書法作品作為禮物,這些作品不僅承載了她對親朋好友的祝福和美好愿望,也承載了她對書法的熱愛。
黃霞的兒子鄧兆棉目前正求學中,大學主修的專業是建筑設計。這個專業不僅要求他掌握建筑結構和工程技術的知識,還強調對美學和藝術的深刻理解。從小學習書法的經歷,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更是對他審美觀念和藝術修養的熏陶。此外,在課余的閑暇時間,鄧兆棉同樣會練習書法,以此作為自己的興趣愛好和休閑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