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打開行政區劃_中國東莞石排街道欄目頁面,本頁面是由15個視窗區共計15個區域組成,操作幫助請按Alt加問號鍵。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中國東莞石排街道欄目”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 首頁 > 街鎮 > 中國東莞石排鎮欄目 > 概況 > 民俗風情
康王寶誕
  • 2020-08-12 11:03
  • 來源: 本站
  • 【字體:    打印
  • 分享到:

石排鎮歷史悠久,據考古發掘的龍眼崗貝丘文化遺址考證,已有5000多年的人類文明史。塘尾村的明清古村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塘尾李氏族譜》記載,近三百年前,每逢農歷七月初一至初七,先民在古村里以隆重而盛大的“抬大神”巡游活動,來紀念北宋抗遼名將康保裔的生日——“康王寶誕”。而在石排鎮的另一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橫山寶潭的康王廟,也保留著農歷十月初一舉行“康王出巡”的傳統習俗,以祈求康王保佑風調雨順,五谷豐收。至今,這一民俗活動仍然受到廣大群眾的真心關注,有著廣泛的影響,已成為活動區域內凝聚族人的橋梁和紐帶??低鯇氄Q由來據史料記載,康王祖籍河南洛陽,官為龍捷指揮使,在抵抗金兵南侵中,屢立戰功。他與祖、父三人都為國捐軀。北宋神宗時被封為英顯王,南宋寧宗時被封為“威濟善利孚應英烈王”。全國各地建有多處康王廟,被神化稱為康王、康帥和康真君等。國保塘尾明清古村落里面的梅菴公祠供奉“康王”神像,已有三百多年歷史。相傳清朝初年,塘尾李氏七房有一戶走街串巷的收買佬,把一個廢棄的康王神像請到家中奉香祭拜。不久家景越來越好。族人們見此,就把神像請到公祠內供奉,從此,李氏子孫幸福安康。每年的農歷七月初七是神人康保裔的生日,全村人從七月初一至初七,都隆重地舉行盛大的民俗活動,并相沿成習??低鯇氄Q的歷史沿革塘尾82歲的老伯李陳昆見證了“康王寶誕”民俗活動的歷史沿革。據老人回憶,該活動最壯觀應數清朝中后期,尤其是在塘尾商業蔚起的光緒年代。那時候的活動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者主持,由頭戴銀花帽的打鑼會、鳥槍會共兩百多人護送康王出巡,還有八音樂器隨行,身穿古裝的隊伍蔚為壯觀。而每年的康王寶誕都會請來兩班大戲,從七月初一至初八,日夜輪演,可以想象當年舉行“康王寶誕”時的情景與盛況。由于近百年的政局動蕩與社會變革,特別是文革十年對“封建迷信”的批判與禁止,塘尾村的“康王寶誕”民俗也一度被廢止,直至改革開放后的1994年才得以恢復??低鯇氄Q的儀式今天“康王寶誕”的儀式仍保持原汁原味,表現出隆重的紀念、祝壽、祈禱和酬神活動,最主要的活動程序包括:初一解穢、出位、沐浴、更衣、壯行、巡游;初二至初七供奉拜祭;初七贊壽、出巡、答地頭、安座等一系列活動。


其中康王出巡活動最具特色,分初一和初七兩次。初一早上八點左右,經過一方解穢,先由塘尾村年長者從康帥府神樓中恭請出康王并安座龍椅,叫出位,再用香麻、柚葉、燒酒為康王抹身,叫沐浴,再幫康王打扮裝飾,披掛一新,頭戴金盔,身著鎧甲,手持銅錘,肩披戰袍,叫更衣。村中延請的南無[音那摩]佬在梅菴祠內舉行出巡前的祭祀儀式,祠外萬響鞭炮長鳴,三只醒獅勁舞,為康王巡游壯行。祭祀時專為康王裝香的人都有講究,年過70歲的村民李妙基是地道的塘尾人,祖上曾經有人做過“南無佬”,深諳其中禮數,順理成章地成了康王的裝香人,至今已裝香40載。一番祭祀儀式之后,由八名青壯族人將康王龍椅抬出梅菴公祠,跟著禮炮齊鳴,金花四射,康王巡游正式開始。左右儀仗陪伺轎旁,儀扇擎起,麾蓋撐開,威攝八面,氣貫九霄。

數百人組成的巡游大隊銅鑼開道,鼓樂齊鳴。數人舉著“康帥府”、“肅靜回避”、“污穢勿近”等牌子,走在隊伍前面,為康王巡游宣示通告??祹浀闹旃P、大印與尚方寶劍不離左右,全部在案牘上供奉,由兩人抬著隨行伺候。

抬著康王出巡的隊伍首先從正巷開始,沿這座有著800余年歷史的古村,走上大大的一圈,然后經西門而出,到村圍各處新村巡游。全村男女老少,前后簇擁,浩浩蕩蕩。一路鑼鼓嗩吶,吹打喧天,不時有鞭炮鳴放,往年的火槍現如今被彩旗代替,其聲勢依然不減當年。

夜幕降臨,從城里請來的戲班又粉墨登場,連續八晚的大戲給村里人增添無限快樂。初七這一天,更是高潮迭起,神人又一次出巡,不過出巡時間是中午十二點,程式與初一大體相同,只不過多了祭祖、贊壽、酬神、答地頭等祭祀活動。等神像安座后,當晚還舉行盛大的“千人宴”,來自海外族人、親朋好友一起聚餐,品嘗家鄉美食,增進團結友誼。晚上村里主持活動的心誠社又開始了每年一次的“神燈競投”活動,把一年一度的“康王寶誕”活動推向高潮,等到三只神燈都拍出之后,便組織族人敲鑼打鼓,鳴放鞭炮,眾人簇擁將競投成功者連同他們投得的燈籠逐一送到家中,而一年一度的“康王寶誕”民俗活動也正式落幕。

寶潭康王廟“康王出巡”在石排鎮,與塘尾“康王寶誕”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還有寶潭康王廟的“康王出巡”。據村中老人回憶,廟里的康王神像已有500多年歷史,古時的康王出巡每3年舉行1次,在農歷十月初一至初十舉行,目的是祈求康王保佑風調雨順,五谷豐收??低醭鲅睬耙e行“菩薩出位”儀式,出巡時,一人舉著帥旗在前面開路,一些人舉著彩旗緊跟后面,還有人舞著獅子,打著鑼鼓,而信眾則跟隨其后,場面相當熱鬧。清朝時的康王出巡以當時的石岡鄉為主,即包括現在的橫山、田邊、燕窩、中坑、塘尾、埔心等村,并沿襲到現在??低醭鲅惨宰匀淮鍨閱挝?只能在本村范圍內進行,在村內可停留讓群眾供奉,并由本村的工作人員負責相關事務,等到了自然村之間交界處則舉行交接儀式,由下一條村的人負責康王出巡的相關工作。按照古時的巡游路線,農歷十月初一由康王廟出發,初十必須返回廟中安坐。


2020年8月12日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中國東莞石排街道欄目_中國東莞石排街道欄目
版權所有: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承辦:東莞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網站標識碼 : 4419000098
備案號:粵ICP備19114884號?????? 粵公網安備 44190002000375號 ??????技術支持:開普云?????? 網站地圖??? 聯系我們
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