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四月,石龍大地春意盎然、風景秀麗。每天早晨,總能看見許多市民迎著和煦的陽光,悠閑漫步在滿眼翠綠、充滿生機的碧道上。在漫步過程中,他們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欣賞碧道兩旁水清岸綠的優美風景,盡情感受著優美生態環境所帶來的舒適與愜意。放眼望去,一幅天藍地綠水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躍然眼前,這是石龍鎮持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所帶來的“綠色福利”。
近年來,石龍鎮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著力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不斷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和治理體系完善,切實為高質量發展營造更優質的綜合環境。石龍鎮在2023年度東莞市環境保護責任考核中繼續獲評“優秀”檔次,是全市唯一的在環境保護責任考核工作中實現“十一連優”的鎮街。
用生態“底色”描繪發展“綠色”
一直以來,石龍鎮持續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制度,統籌推進環境保護各項工作,著力解決重點難點環境問題,統籌推進大氣、土壤、水、固廢、生態等治理保護,答好綠水青山“生態卷”。
2023年,石龍鎮空氣質量指數(AQI)為95.34%,PM2.5為22微克/立方米??諝赓|量持續向好的背后,主要得益于石龍鎮黨委、鎮政府的高度重視,持續統籌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2023年,石龍鎮全力抓好涉氣企業VOCs深度治理,嚴格管控污染物排放,重點開展柴油車路檢、柴油車用車大戶入戶檢查,以及工地非道路移動機械檢查,全年共檢測柴油車137臺,非道路移動機械24臺,柴油車用車大戶15家次,未發現柴油車輛及非道路移動機械存在超標排放現象。另外,石龍鎮還推動轄區8家涉鍋爐企業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鍋爐提標改造任務完成率達88.24%。
興水治水,步履不停。石龍鎮持之以恒做好“水文章”,水污染治理工作成效顯著。一方面,石龍鎮切實推進入河排污口整治,對轄區25個入河排污口整治成效進行復查、查漏補缺,并完成污水廠入河排污口規范化建設,推動污水廠完成入河排污口登記審批手續。另一方面,石龍鎮持續做好飲用水水源和斷面水質保障工作,2023年,東江石龍段的國、省考核斷面水質均值達到Ⅱ類標準,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
在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方面,石龍鎮深入推進固廢(危廢)規范化管理,推動475家一般固廢產生單位和146家危險廢物產生單位完成系統申報,全年轄區未發生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傾倒等環境違法行為。同時,加快推動“無廢城市”建設,年內推動69項“無廢城市”建設任務落實。其中,石龍生活垃圾分類主題宣教館獲評“廣東省環境教育基地”,石龍生態環境分局、石龍城管分局獲評“東莞市‘無廢機關’”,金凱悅酒店獲評“東莞市‘無廢酒店’”,仙溪福地歐公文化景區獲評“東莞市‘無廢景區’”;石龍鎮西湖片區制衣廠廢布碎規范化集中收運體系試點建設取得成功經驗。
多措并舉保障轄區環境規范有序
為進一步提升轄區環境綜合治理水平,石龍鎮實行“環境專管+雙隨機抽查”柔性執法,落實“執法+服務”理念,對污染輕、風險低、環境管理好的8家企業實施柔性執法措施,納入環境監管正面清單管理,減少現場執法,讓優質企業更好地發揮社會效益。同時,常態化開展專項執法幫扶行動,年內對轄區企業開展日常檢查及指導幫扶共3084家次,發現一般問題331個,整改完成率達96.07%。
此外,石龍鎮還依托石龍鎮金沙灣生態環境教育基地開展線上線下同步教學活動,累計舉辦環境教育活動24場次,約1600人次參與。結合“無廢城市”建設要求,持續推進“日常小行動,降碳大作為”公民生態文明實踐行動,累計開展各類主題宣傳活動12場次,約1500人次參與,派發生態文明宣傳資料21000份,并充分利用各級宣傳平臺推送環保信息100余條次,積極引導全民參與節能降碳,傳播節能理念,提高市民節能意識,讓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
建設生態文明,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接下來,石龍鎮將堅持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縱深推進全鎮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攻堅工作,助力“百千萬工程”,以高水平生態環境保護推動石龍高質量發展,讓綠色逐漸成為這片土地上最鮮明的底色、最亮麗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