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百千萬工程”?對話“一把手”丨中山西社區:以“頭號力度...

訪談嘉賓

列玉梨

訪談日期

2024-07-18 15:42

訪談來源

石龍融媒體中心

本期熱點

“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簡稱“百千萬工程”)是廣東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當前,石龍鎮聚焦東莞市“科技創新+先進制造”城市特色,以“1279”典型引領體系為牽引,沿著建設“精致石龍、魅力名鎮”的奮斗目標,依托“百千萬工程”九大行動,按照“三城兩村五精”的思路,進一步做好產業、城市的精心規劃、精品建設、精細管理。同時,石龍鎮重點加快推進“1+2+1”產業布局,即在穩住全鎮經濟基本盤的同時,大力發展生物醫藥和數字經濟兩大新興產業,振興商貿業,做優“存量”、做大“增量”,推動產業結構提質升級,煥發石龍新魅力、新活力。

  自“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中山西社區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團結社區“兩委”班子成員,積極探索實行社區治理新模式,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提升人居環境、培育文明鄉風、完善社會治理體系,促進社區服務管理精準高效,營造溫暖和諧的社會氛圍,讓居民群眾共享高質量發展成果。

1.jpg

聚力人居環境提升

擦亮鄉村秀美底色

  記者:乘著“百千萬工程”實施的東風,中山西社區在提升人居環境方面做了哪些具體的做法呢?

  列玉梨:近年來,在鎮黨委、鎮政府的關懷和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中山西社區以“百千萬工程”為牽引,下足“繡花功夫”,在轄區內大力開展一系列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進一步提高居民居住環境品質,刷新鄉村振興“新顏值”。

2.jpg

  今年上半年,中山西社區結合“綠美石龍”建設要求,積極整合多方資源,動員轄區鄉賢、企業代表、“雙報到”黨員通過捐贈物資、栽種認領等方式參與到“綠美石龍”建設中。截至目前,成功鏈接多方資源,籌集資金12.2萬元,種植喬木269棵、花卉800余株,先后建成“先鋒林”“僑心林”“同心林”,拓寬綠化面積約1400平方米,累計建成13個各具特色的“四小園”,有效改善社區生態環境。

3.jpg

  此外,我們結合社區實際,以“好家風好家訓”為主題,融合“孝、善、禮、誠”等傳統文化元素,對新廟街心公園周圍老舊樓宇立面進行設計彩繪,讓原本“冷冰冰”的墻面變得溫馨靈動。主題文化墻與公園景觀融為一體,為傳承好家風好家訓營造濃厚氛圍的同時,也為群眾提供了更為舒適、更有品質的生活環境。

6.jpg

7.jpg

奏響鄉村文化“協奏曲”讓鄉村振興更有底蘊

  記者:聚焦“百千萬工程”,中山西社區在賦能鄉村振興方面有哪些具體做法?

  列玉梨:鄉風文明建設既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推動力量和軟件基礎,建設紅色文化館是中山西社區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之一。

8.jpg

  中山西社區紅色文化館位于綜合服務中心三樓,展覽面積約500平方米。該館分為黨史展示區和村史展示區,通過文字、照片、實物等形式,展示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和偉大成就,講述中山西社區的黨建工作、歷史變遷、風土民情、文化特色等內容,進一步豐富鄉村文化生活,培育鄉村文明風尚。

  中山西社區以紅色文化館為陣地,把黨課和主題黨日活動的教室“搬”至館內,充分利用其深厚的歷史底蘊,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進一步鞏固黨群紐帶,厚植家國情懷,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黨員的思想認識和黨性修養。

9.jpg

  全力支持和配合鎮黨委、鎮政府舉辦石龍商埠騎樓文化節,是中山西社區推進鄉村振興的另一重要舉措。中山西社區內的中山西路作為“東莞非遺第一街”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石龍商埠騎樓文化節舉辦的重要場地。為此,在石龍商埠騎樓文化節開辦前、中、后期,中山西社區積極參與、主動作為,協助做好與臨街商鋪協調溝通、交通疏導、衛生管理、用電用氣安全等工作,為活動順利舉辦保駕護航的同時,也立足自身的資源稟賦、發揮非遺和“老字號”的賦能優勢,為中山西社區臨街商鋪注入更多消費活力。


寫好“民生答卷”

擦亮“幸福底色”

  記者實施“百千萬工程”以來,中山西社區又是如何破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列玉梨:一直以來,我們社區堅持以居民需求和滿意度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把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變成高興事、舒心事、幸福事,助力“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

  一是積極探索“危房整治拓空間”的經驗,把危房改造成小公園,拓寬戶外休閑運動場所面積,結合“民生大莞家”項目建成書舍童樂園、百花橋公園、新廟街心公園,為居民提供了憩息、運動等休閑空間。

11.jpg

  二是結合“民生大莞家”項目,將中山西社區綜合服務中心二樓改造成社區綜合養老服務中心,以提升社區為老服務質量,滿足社區長者多樣化需求。該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將設有老人食堂、多功能活動區、認知障礙訓練室、休閑娛樂室、康復訓練室、閱覽室、午休室等功能。目前硬裝部分已完工,計劃于今年9月投入使用,讓社區長者在“家門口”安享幸福晚年。

  三是根據基層發展的重點工作內容,結合社區發展實際,成立中山西社區“大黨委”指導下的“善治聯盟”,吸納來自學校、企業、醫院等不同行業的黨員、群眾作為“善治聯盟”的成員,參與社區綠美建設、政策宣講、健康科普、公益課堂等工作,最大限度統籌各類資源,為社區治理配備專業力量,切實提升社區自治共治的治理能力。

12.jpg


  一線觀察

  為持續深化人居環境整治,推動“百千萬工程”建設加力提速,中山西社區持續加大民生實事投入力度,確?;菝裾呗涞綄嵦?。過去一年,中山西社區依托“民生大莞家”中的“民生微實事”項目對華景小區環境進行升級改造,為小區居民改造出優美、舒適、便捷的居住環境。

  “華景小區改造后,上樓有聲控燈,下樓有散步遛娃好去處,還有便民的充電樁,是一項惠民工程,我很滿意?!奔易∪A景小區的趙女士提到,社區在小區內增設休閑設施、樓道感應燈,對樓道墻面進行粉刷,解決了小區存在墻身破舊、缺乏休閑設施、樓道燈不足等問題,進一步提升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3.png

14.jpg


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