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百千萬工程”?對話“一把手”丨中山東社區:與“百千萬工...

訪談嘉賓

黃金華

訪談日期

2024-07-09 13:30

訪談來源

石龍融媒體中心

本期熱點

“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簡稱“百千萬工程”)是廣東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當前,石龍鎮聚焦東莞市“科技創新+先進制造”城市特色,以“1279”典型引領體系為牽引,沿著建設“精致石龍、魅力名鎮”的奮斗目標,依托“百千萬工程”九大行動,按照“三城兩村五精”的思路,進一步做好產業、城市的精心規劃、精品建設、精細管理。同時,石龍鎮重點加快推進“1+2+1”產業布局,即在穩住全鎮經濟基本盤的同時,大力發展生物醫藥和數字經濟兩大新興產業,振興商貿業,做優“存量”、做大“增量”,推動產業結構提質升級,煥發石龍新魅力、新活力。

  近年來,中山東社區堅持圍繞鎮黨委、鎮政府的中心工作,保持“拼”的狀態、鼓足“干”的勁頭,讓社區建設與“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展同頻共振,在基層治理、人居環境、文化建設等方面推進社區各項工作提質增效。社區先后獲得“2023年東莞市‘美麗庭院’典型社區”“2023年東莞優秀家長學?!钡葮s譽;“美麗社區行動者”志愿服務項目入選東莞市優秀環保公益項目培育行動。社區黨委書記黃金華被評為2023年東莞市最美村級河長。

2.png


“黨建紅”賦能社區發展

  記者:2023年,中山東社區在黨建引領賦能“百千萬工程”方面做了哪些舉措?

  黃金華:2023年以來,中山東社區黨委吹響黨建引領“百千萬工程”紅色號角,發揮“黨建+”協同效應,在22個物業小區完成了小區黨支部建設全覆蓋。其中,帝景灣小區成功創建成為全市首批“莞香家園”住宅小區。同時,中山東社區有序推行小區黨支部和業委會“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機制,成功推動兩個小區業委會順利換屆,以超三分之二支持率實現交叉任職,并不斷建強帝景灣、中央豪門、正龍豪園等小區黨群陣地建設,形成多元一體“15分鐘黨建服務圈”。

3.png

  此外,中山東社區不斷提升黨員志愿服務集市品牌內涵,激活“雙報到、雙服務”效能,圍繞“幸福紅領居”“學雷鋒”“基層立法普法”等主題開展各類惠民政策宣傳和便民服務。今年4月,社區還成立了“百千萬工程”志愿服務隊,創新啟用“志愿星巴士”的方式招募志愿者,不斷擴大志愿服務隊伍。目前已開展生態環保、科學普及等便民志愿活動69場,切實為社區居民提供走心、暖心、貼心的便民服務,充分發揮黨員志愿者聯系、服務群眾的作用。為助力“綠美石龍”建設,中山東社區黨委還組織動員了12個黨支部和民營企業參與黨群認捐認種活動等,參與人數612人次,共種植樹木157棵。

3.jpg

  今年,中山東社區還正式聘用3名黨員為社區“大黨委”兼職委員,進一步充實社區黨建力量,為群眾提供文化、體育、公益等方面的服務。接下來,中山東社區將繼續吸納各方力量,有序推進聯合廣場、惠如新村等2個條件成熟的無物業小區黨支部建設。在成功創建“莞香家園”和“平安住宅小區”的基礎上,中山東社區計劃選取帝景灣和中央豪門小區創建東莞市黨建引領物業管理樣板小區,以黨建引領賦能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共建睦鄰友好、共治共享的美好家園。

6.jpg


讓“住有所居”邁向“住有宜居”

  記者目前全鎮上下正在聚焦“百千萬工程”,中山東社區在提升人居環境方面又有哪些具體做法呢?

  黃金華:中山東社區深刻認識到實施“百千萬工程”是厚植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的重大戰略舉措,構建了“1136”工作體系,實行“清單化、項目化、節點化”的方式逐項攻堅。一方面,結合“民生大莞家”項目,中山東社區加快推進各項便民工程類項目,目前已完成位于聯合街一巷的居民樓翻新改造項目,為居民提供更為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同時,位于鄧氏民居附近的非遺文化小廣場項目已進入收尾階段,預計7月底可完工,屆時將為周邊居民提供更高品質的休閑娛樂空間。

7.jpg

  今年,社區以中國舉重博物館(籌)為核心向外延伸,計劃對人民廣場周邊居民樓進行風貌提升,通過對樓宇外觀、局部不安全位置進行修復和美化,助力社區人居環境改善。同時,社區將配合石龍鎮老城活化工作,以“中山公園—人民廣場—太平路”為中軸,結合石龍非遺特色,對沿街樓宇的樓道、平臺等公共空間進行翻新改造,打造非遺文化展示空間。

4.png

  另一方面,中山東社區堅持深入一線落實定期巡查河湖的“固定動作”,并安排專人“跟蹤式”處理群眾身邊突出的水環境問題。2023年,中山東社區引入無人機智慧巡河科技力量,進一步克服人工巡查的視角盲區,提升巡河效率和發現問題的能力。同時,社區推出“‘河’我一起,守護碧水社區愛河護河支持計劃”,推動河湖治理入戶宣講和意見收集工作的開展,持續舉行愛河護河活動。去年中山東社區舉行各類愛河護河活動累計25場,參與人數1670人次,宣傳覆蓋人數超過8000人,有效提升市民群眾愛河護河意識,助力改善石龍河湖環境。

5.jpg


以石龍非遺提升文化內涵

  記者聚焦“百千萬工程”,請介紹今年中山東社區在文化賦能鄉村振興方面有哪些具體做法?

  黃金華:近年來,石龍全力將中山路歷史文化街區打造為“東莞非遺第一街”。為讓石龍非遺更好地“傳”下去、“潮”起來,助力石龍文化事業發展,中山東社區圍繞“東莞非遺第一街”開發了4條研學路線,截至目前已開展以紅漆描花傳統木屐為代表的非遺研學11場,服務群眾4513人次,有效助力石龍非遺“出圈”、引流外地游客。

  今年6月,社區還結合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資源,正式推出“小東家手作”品牌,聯合紅漆描花傳統木屐、新昌鼓、“德和興”麒麟獅子等非遺店鋪,打造含有石龍非遺元素的牛皮書簽、獅子頭圖案方巾、皮影耳環、糕點禮盒等4項手作文創產品,并在紅漆描花傳統木屐店設有專門的展示窗口。推出文創手作品牌,不僅能為非遺項目找到新的應用場景,還為傳承人帶來與市場需求接軌的機會,以文化力量助力石龍鎮“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

已編輯圖片

  接下來,中山東社區將持續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認真履行職責,切實把“百千萬工程”抓緊抓好、抓出成效,凝聚合力縱深推進各項工作,集中力量辦成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為建設“精致石龍、魅力名鎮”努力奮斗。


  一線觀察

  改善居住條件,是居民的熱切期盼。為進一步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3年10月,中山東社區結合“民生大莞家”項目,實施中山東社區“煥新家園”社區居民樓翻新改造項目,通過翻新美化建筑外立面、改造排水管道、升級樓頂防水、加裝樓梯感應燈等方式,對聯合街一巷的居民樓進行翻新改造。其間,中山東社區還多次舉行民主協商會議,詳細記錄居民需求,真正“改”到居民的心坎上。

  升級改造后的居民樓,不僅融入了創意墻繪,讓居民更好地感受到石龍文化的魅力,還有效解決老年人易滑倒、行走不便等問題,為居民提供更為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在此居住的榮叔表示:“以前這里電線亂掛,不僅不安全還很不美觀?,F在的居民樓比以往漂亮多了,尤其對我們老人家來說方便了很多,很感謝鎮黨委、鎮政府還有社區為我們改造居住環境?!?/span>

已編輯圖片


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