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百千萬工程”?對話“一把手”丨林屋村:以“頭號力度”落...

訪談嘉賓

鄧惠釗

訪談日期

2024-03-25 15:28

訪談來源

石龍融媒體中心

本期熱點

“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簡稱“百千萬工程”)是廣東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當前,石龍鎮聚焦東莞市“科技創新+先進制造”城市特色,以“1279”典型引領體系為牽引,沿著建設“精致石龍、魅力名鎮”的奮斗目標,依托“百千萬工程”九大行動,按照“三城兩村五精”的思路,進一步做好產業、城市的精心規劃、精品建設、精細管理。同時,石龍鎮重點加快推進“1+2+1”產業布局,即在穩住全鎮經濟基本盤的同時,大力發展生物醫藥和數字經濟兩大新興產業,振興商貿業,做優“存量”、做大“增量”,推動產業結構提質升級,煥發石龍新魅力、新活力。
2023年以來,各村(社區)、部門單位迅速行動,積極推動“百千萬工程”實現良好開局。為更好地宣傳石龍鎮推動“百千萬工程”實施的生動故事,近期,石龍鎮融媒體中心推出《聚焦“百千萬工程”?對話“一把手”》系列報道,展現石龍鎮推進“百千萬工程”的新思路、新舉措、新亮點,營造奮勇爭先的工作氛圍。

  自“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石龍鎮林屋村“兩委”班子審時度勢、團結一心,以“頭號力度”落實“頭號工程”,緊盯鄉風文明、生態宜居、治理有效等方面,為鄉村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奮力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黨建引領畫好為民服務“同心圓” 

  記者乘著“百千萬工程”實施的東風,林屋村是如何通過“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破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鄧惠釗:近年來,林屋村積極發揮黨員先鋒力量,堅持黨建引領凝聚工作合力,用心用情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為了方便村民群眾關注、參與村內事務,我們村建立黨群協商會議室,以“有話當面說,有事大家議、有難眾人幫”的方式,搭建黨群緊密聯系的“連心橋”。2023年全年舉行協商會議8次,協商決策事項20多件,包括鄉村建設、村民福利、公共服務等多個方面,落實了民主決策制度,進一步拓寬民生“服務圈”,推動黨群服務駛入“快車道”。

1.jpg

  林屋村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模式,急群眾所急、解群眾所憂,始終把村民群眾急難愁盼的事記在心中。2023年,我們村共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15場次,參加黨員達180余人次,服務群眾達1200人次。同時,我們還通過黨員干部駐點聯系群眾,積極收集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及時為群眾排憂解難,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2023年,林屋村共走訪接訪村民群眾和企業商戶296戶,收集到的意見建議共11件,其中當場解答或解決的11件,解決率達100%。

2.jpg

  奏響文化賦能鄉村振興“協奏曲” 

  記者:聚焦“百千萬工程”,請介紹今年林屋村在賦能鄉村振興方面有哪些具體做法?

  鄧惠釗:鄉風文明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所在,是鄉村振興的“靈魂”,建設村史展覽館是林屋村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之一。林屋村村史展覽館位于林氏宗祠內,展覽面積約900平方米。村史展覽館共分“溯源”“家風”“鄉情”“今韻”“幸福林屋”5個主題展廳,詳細介紹了林屋村立村歷史、家風傳承、歷史名人、古今風貌等方面的內容,有利于鞏固黨群紐帶,厚植家國情懷,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與此同時,林屋村借著林氏宗祠的重修和村史展覽館的建成,精心打造“一村一品牌”精品黨課——“祠堂里的黨課”,把講黨課的教室“搬”至林氏宗祠里,充分利用其深厚的歷史底蘊,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進一步提高黨員的思想認識和黨性修養。下來,我們計劃培養選拔一批中小學生為主的小小解說員,在為學生們提供參加社會實踐的平臺的同時,也加深他們關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林屋村歷史源流的認識,在他們心中播撒下文化傳承的種子。

6.jpg

  多點發力按下人居環境“美顏鍵” 

  一是大力開展村內環境整治行動。一方面,林屋村嚴格按照要求開展“三線”(即電力線、通信線、電視信號線及其他通信網絡線)整治,對村內不符合規范、存在安全隱患的舊線路和設備進行拆除與整理,讓林屋村原有亂搭亂架的“蜘蛛網”變為架設有序、線路分明、安全美觀的新圖景。另一方面,我們村加強與環衛公司的溝通和監督,針對村內衛生黑點,合理分配人手,確保日常保潔工作到位。同時,積極向村民普及垃圾分類等環保知識,向大家倡導綠色低碳、健康環保的生活理念,讓大家的居住環境由“一時美”向“一直美”轉變。

  二是全力推進“四小園”建設。林屋村充分利用村內邊角荒廢空地,開展“植綠擴綠”“補綠增綠”“見縫插綠”等植樹活動,因地制宜打造“四小園”(小菜園、小果園、小花園、小公園)生態景觀。在美化村內環境的同時,也為村民提供休閑娛樂的場所。

3.jpg

  三是完善公共交通設施。車輛違規停放不僅影響人居環境、正常交通秩序,還有可能造成安全隱患,為此,林屋村大力實施村內巷道停車位和消防通道劃線標識工程,主要對林屋舊村、林屋新村等主要巷道的停車位進行重新規劃和劃線,并添加消防通道標識,引導村民規范停放車輛,全力暢通“生命通道”,加強村內交通秩序,營造文明、安全、有序、規范的道路環境。

  號角吹響,沖鋒不止,“百千萬工程”里藏著致富密碼、藏著發展良機。2024年,林屋村將深入貫徹落實上級“百千萬工程”的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結合本村特點,堅持規劃引領、統籌推進,在實施集體產業升級、人居環境提升、公共空間優化、鄉村文化提質、基層治理完善等方面做好文章,重點推動“1號停車場升級改造工程”“三防應急庇護站建設項目”“源林路人行隧道提升項目”“園林綠化景觀提升項目”等重點工程項目落地見效,以實干為筆,繪就人民幸福生活新畫卷。

4.jpg

典型案例

  為加快推進“東莞市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助力“百千萬工程”提質增效,林屋村充分整合閑置用地和升級配套設施,把村內小公園改造成為兒童友好公園。通過升級改造地面、增添戶外兒童游樂設施、增加安全護欄、移除修剪綠化等,用“繡花功夫”打造“家門口”的兒童友好公園,進一步增加村內的休閑娛樂場所和兒童游玩設施,讓村民的幸福感、獲得感油然而生。

  在林屋村的兒童友好公園,孩子們可以在滑梯、攀爬架等各類色彩繽紛的兒童游樂設施間穿梭玩樂,鍛煉身體的協調性;一旁的家長也可以在這里與孩子們一起玩游戲、做手工,進一步拉近親子間的距離?!昂⒆犹貏e喜歡這里的游樂設施,我有時間都會帶他來這里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睅е鴮O子前來游玩的吳奶奶笑著說。

5.jpg

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