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
ico
ico
日韩欧美综合
關于印發《東莞市2021年義務教育校內課后服務工作指引》的通知
中國東莞政府門戶網站      2021-10-28 08:59:59  來源: 本網
【字體:

各園區、鎮(街道)教育管理中心,義務教育階段學校:

  現將《東莞市2021年義務教育校內課后服務工作指引》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東莞市教育局

2021年10月27日 


 




東莞市2021年義務教育校內課后服務工作指引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和省雙減政策精神,進一步推進我市義務教育校內課后服務工作,根據《廣東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做好義務教育校內課后服務工作的通知》,結合我市義務教育校內課后服務實際,制定本工作指引。

  一、工作目標

  義務教育校內課后服務工作是我市教育為民服務的重要民生實事之一,以解決家長急難愁盼問題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出發點,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發揮學校主渠道作用,切實減輕學生過重學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努力實現有需求的學生都能享受有質量的課后服務。2021年9月起,推動所有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校全面開展課后服務,確保義務教育學校全覆蓋,確保有需要的學生全覆蓋。進一步健全課后服務工作機制,強化制度保障和監管措施,豐富課后服務內容,提高中小學課后服務質量。

  二、實施主體

  承擔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教學任務的學校是校內課后服務工作的實施主體。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包括獨立的小學、初中學校,九年一貫制學校,完全中學、十二年一貫制學校的小學部和初中部。各園區、鎮街教育管理中心是轄區內學校課后服務工作的主管單位;市教育局是市直屬學校課后服務工作的主管單位。

  義務教育學校應充分利用校內師資、場所、設施設備等資源,開展課后服務;將課后服務活動(課程)研究開發作為教研活動的重要內容,與校本特色課程開發緊密結合,充分挖掘利用校內外資源,豐富課后服務活動內容形式。

  義務教育課后服務是教育教學管理的重要延伸環節,以內部供給為主,購買服務為補充。課后服務一般由本校教職工承擔,主要由本校教師組織實施,充分發揮教師專業特長,做好相關培訓,提升課后服務能力。學校師資不足的,可聘任退休教師、具備資質的社會專業人士或志愿者參與,也可通過購買服務的形式購買第三方機構的課程。學校不得把課后服務工作完全交給第三方機構,嚴禁學校與校外培訓機構聯合開展面向中小學生的有償課程輔導(學科類等應試提分、升學考試類型的課程輔導)。

  園區、鎮街教育管理中心要加強第三方機構等教育資源的引入和管理,明確入口審核、過程監管、效果評價等辦法,建立退出機制。實行白名單管理制度,由園區、鎮街教育管理中心建立第三方機構白名單,供學校選擇使用。

  三、服務對象

  課后服務對象是部分家庭按正常放學時間接送困難的義務教育階段在讀學生。堅持需求導向和學生、家長自愿原則,學校不得強制、拒絕學生參加課后服務。

  四、服務時間

  推行課后服務“5+2”模式,即學校每周5天都要開展課后服務,下午課后服務每天至少開展2個學時,其中不少于一個學時的基本托管課后服務,每天課后服務結束時間原則上不早于18:00。

  學校對有特殊需要的學生,應提供延時基本托管服務,切實解決好家長接學生困難問題。

  實行彈性離校機制,不得強制有自主學習需求的學生在課后服務時間結束前離開學校。

  五、服務內容

  課后服務包括早、午餐,午休及下午課后服務。學校要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教育規律,合理安排課后服務的時間及內容。下午課后服務以基本托管服務為主,與素質拓展服務相結合。

  基本托管服務。強化作業管理,包括學生自主作業、自主學習、自主閱讀、教師答疑等學習活動,每天至少安排一個學時,指導小學生在校內基本完成書面作業,初中生在校內完成大部分書面作業。在指導學生自主完成作業基礎上,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輔導與答疑,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

  素質拓展服務。學校結合課程改革、教學改革、辦學特色、學生學習和成長需求,積極開發設置豐富多彩的文藝、體育、勞動、閱讀、興趣小組及社團活動,努力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

  提供延時托管服務。對有特殊需要的學生,由家長或監護人提出申請,學校提供延時托管服務。

  充分發揮愛國教育基地、研學實踐教育基(營)地以及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青少年宮等校外活動場所育人作用;探索學校就近利用青少年宮、科技館、博物館、企事業單位等實踐場所,組織學生開展公益性研學實踐活動等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及素質提升的其它活動。

  嚴禁利用課后服務時間違規辦學或開展影響學生身心健康的活動,嚴禁開展商業推廣性質的活動,不得組織開展危險性較高的活動,不得集體教學或“補課”。

  六、經費保障

  采取財政補貼、收取服務性收費或代收費等方式多渠道籌措課后服務經費。鼓勵有條件的園區、鎮街對課后服務工作予以財政支持。課后服務經費主要用于購買社會機構服務,支付參與課后服務教師和相關人員的補助。

  課后服務采取服務性收費或代收費方式保障的,應堅持學生自愿、普惠非營利原則,按成本收費(目前尚無統一的收費標準,需待省市發改等相關部門制定新的政策文件進行明確)。在新的政策文件下發之前,由各園區、鎮街教育管理中心根據現行收費政策落實“一鎮一策”,對課后服務收費標準作出合理指引,對參與課后服務的人員報酬補助標準做相應要求。學校要通過致家長一封信的形式明確課后服務的政策依據、服務內容、收費項目、收費標準等內容,由家長自愿報名參加,并簽名確認;并定期將課后服務經費的收支情況向家長公開。

  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常規性開放教室、圖書室、運動場地供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活動的,不得向家長收取費用。鼓勵學校提供免費基本托管課后服務;學校提供用餐的按實際支出收取伙食費。提供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參加課后服務的,應減免相關費用。

  嚴禁以課后服務名義亂收費。民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寄宿學生的課后服務,或是在上一年度已免費開展的課后服務項目,視為課后服務費用已納入學校辦學成本,不得再向家長收取。

  七、其他要求

  1.壓實工作責任。各園區、鎮街要成立課后服務工作專班,各學校要成立校內課后服務工作小組,落實學校校長第一責任人制度,一鎮一策、一校一案制定課后服務實施方案或工作方案,明確服務時間、服務內容、服務組織、責任分工、制度要求、保障措施、教職工激勵辦法等內容。開學第一個月各園區、鎮街和學校將課后服務實施方案或工作方案報送上級教育主管部門。

  2.落實激勵監督。各學校根據實際對參與課后服務教職工完善有關激勵措施,在工作量計算、評先樹優、職稱評聘中予以傾斜。建立健全意見征集反饋機制,及時聽取家長關于課后服務的意見建議;引導家長委員會積極參與學校課后服務工作,組織熱心家長到校內開展志愿活動,對學校課后服務開展情況進行監督。

  3.加強督導評價。市政府教育督導部門將課后服務開展情況納入對各鎮街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評價的內容體系,把課后服務開展情況作為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工作的重要任務,責任督學要加強對學校課后服務工作的經常性督導,定期組織開展課后服務工作督導評估,相關評價結果納入鎮街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中。各園區、鎮街教育管理中心要對學校課后服務覆蓋保障、質量內容、學生及家長滿意度等情況進行評價,評價結果作為學校評先樹優和校長職級評價的重要依據。 探索從2021年起,每年認定一批課后服務示范校和示范單位。

  4.強化安全防控。各園區、鎮街教育管理中心應指導學校健全完善課后服務安全管理制度,強化人防、技防、物防措施,定期開展安全排查,防范安全風險。學校要采取積極舉措,做到確保五個安全:一是加強課程內容審核,把好外聘人員資格關,確保意識形態安全;二是做好家校無縫對接,做到出入管理有序, 確保學生人身安全;三是做到服務供給張弛有度,確保學生心理安全;四是做到老師教導有方,確保學生活動安全;五是做到市場監管有力,確保學生食品健康安全。此外,嚴格落實校園疫情防控的相關要求,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校園衛生安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附件下載:附件1-2.doc




附件:

相關附件
媒體報道
音頻視頻
文件
部門解讀
圖解類
新聞發布會
訪談
其他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文章關鍵詞:
分享到:
 
相關新聞
主辦單位: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東莞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 : 4419000098
備案號:粵ICP備19114884號    粵公網安備 44190002000375   技術支持:開普云   網站地圖   聯系我們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東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