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廣東省生態環境廳關于進一步做好產業園區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通知》(粵環函〔2021〕64號)、《關于進一步加強產業園區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意見》(環環評〔2020〕65號)、《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我省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改革指導意見的通知》(粵辦函〔2020〕44號)和《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工業園區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的通知》(粵環發〔2019〕1號)中的有關要求,沙田鎮積極開展2023年度東莞虎門港綜合保稅區規劃環評與環境管理情況評估工作?,F將評估工作報告如下:
一、綜保區建設情況
虎門港綜合保稅區選址東莞港西大坦商貿主港區后方,由東莞保稅物流中心(B型)升級而來。保稅物流中心于2008年12月批復設立,2010年5月正式封關運作,虎門港綜合保稅區規劃面積2.237平方公里。目前,綜保區招商可利用土地面積約1040畝,其中一期約830畝,二期約210畝,一期圍網內已建成倉庫倉儲總面積約25萬平方米。截至2023年年底,園區內進駐企業共34家,主要業務類型包括保稅倉儲、簡單加工、全球采購分撥、供應鏈配送等的保稅物流業務,以及跨境電商、保稅檢測維修、保稅展銷等的保稅服務業務?;㈤T港綜保區是我市外向型經濟發展的重要平臺,輻射服務全球超過3500家加工制造企業,涉及世界500強知名品牌包括華為、三星、杜邦、佳能、宜家、小米、三菱、聯想等,服務陸遜梯卡、偉易達、京瓷、華碩、藍星科技等知名品牌的東莞制造企業。除制造業外,服務范圍涉及跨境電商知名平臺天貓、網易考拉、小紅書等。
綜合保稅區在保稅物流中心基礎上,疊加了更多的功能政策,是一個集保稅加工、保稅物流、保稅服務、保稅貿易等各類功能政策于一體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屬于國家級開發區。
二、規劃環評情況
2019年12月,東莞虎門港綜合保稅區發展規劃環評獲得生態環境部審查同意。這幾年來,綜保區一直堅持綠色發展和協調發展理念,根據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堅持生態優先、高效集約發展。在規劃實施過程中,根據區域開發實際情況,每隔五年左右進行一次環境影響跟蹤評價。目前為第五個年頭,近期將籌備跟進有關跟蹤評價工作。
三、綜保區三廢落實情況
綜保區嚴守環境質量底線。根據國家和地方關于大氣、水、 等污染防治相關要求,嚴格落實污染減排,采取有效措施減少主要污染物和特征污染物的排放量,確保區域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目前保稅區內截污管網全覆蓋,園區內目前污水為生活污水,生活污水須經處理廣東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時段三級標準后排入市政截污管網,引至沙田鎮福祿沙污水處理廠處理。
園區內主要為冷鏈行業、一般物流中轉行業,經營過程無廢氣產生。
園區內的一般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或交資質單位按照分類收集和綜合利用的原則,處理處置各類固體廢物,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或委托有相應資質的單位處理處置,生活垃圾送環衛部門統一處理。
四、環境風險管理
1、風險源
聯想增益供應鏈華南總部基地項目、聯想增益供應鏈華南總部基地項目二期(冷鏈三區)冷庫制冷系統涉及液氨的貯存和使用。聯想增益制冷系統包括貯氨器、低壓循環貯液桶、蒸發器、蒸發式冷凝器、壓力管道等。整個制冷系統設計液氨貯存量均已超過《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169-2018)中的危險物質臨界量(5噸)。
2、風險管理
根據《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管理辦法(試行)》要求,聯想冷鏈三區等項目涉及液氨的使用和儲存,已制定企業《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到生態環境部門備案。
3、園區環境應急預案落實情況
綜保區一直注重提升綜保區環境風險防控和應急響應能力,嚴格規范各項環境風險措施落實。目前綜保區已完成園區環境應急預案初稿編制,報告待修改到位后,將組織相關領域專家召開評審會。
五、區域環境質量定期監測
上一階段綜保區已開展環境監測工作,對環境空氣、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噪聲等進行全面監測,便于及時掌握基地區域環境質量?,F階段在申請經費,籌備下一階段年度環境狀況檢測。
虎門港綜合保稅區作為東莞承接廣東自貿試驗區復制推廣政策和融入廣東自貿試驗區的重要平臺,將有力促進東莞加工貿易轉型升級,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推動東莞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同時,在環境管理方面,嚴格入區項目生態環境準入,落實《報告書》生態環境準入要求,引進項目的生產工藝、設備,以及單位產品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和資源利用等均需達到同行業國際先進水平。
在過去一年,園區各項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得到有效落實,沒有出現環境信訪案件,沒有出現環境應急事故,風險可控。在2024年繼續加大對環境質量的跟蹤,確保園區各項污染物長期穩定達標排放。
東莞市沙田鎮人民政府
2024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