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諾如病毒?
諾如病毒是急性腸胃炎最常見的病原體,以前也叫諾瓦克病毒,屬于杯狀病毒科,有40多種的不同病毒株,主要分為5個不同基因組(GⅠ-GⅤ),其中GⅠ、GⅡ和GⅣ 3個基因組主要感染人類,而GⅢ和GⅤ分別感染牛和鼠。1995年以來,全球諾如病毒胃腸炎暴發大部分(>85%)都由GⅡ.4引起。GⅡ.4以每隔2-3年為周期出現新變異株并且可能引起世界范圍內的諾如病毒暴發流行。
感染諾如病毒主要癥狀是什么?
諾如病毒感染后24-48小時出現癥狀,通常持續1-2天,主要癥狀是惡心、嘔吐、腹痛和腹瀉。兒童患者嘔吐普遍,成人患者腹瀉為多,此外,部分人還有頭痛、輕度發熱、寒顫和肌肉疼痛等癥狀。
諾如病毒是通過什么途徑傳播?
傳播途徑可分為三種: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感染,食源性傳染和水源性傳染。其中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傳染主要可以通過糞口途徑、吸入或攝入混有病毒顆粒的氣溶膠、間接暴露于污染物或接觸其表面,是大部分諾如病毒暴發流行的主要傳播途徑。其次,食源性傳染是指以受污染的食物為病毒載體,從而導致人群感染。水源性傳播是以水為病毒載體,若水源被污染,容易造成暴發流行。
如果感染了諾如病毒,應該怎么辦?
如果感染了諾如病毒,應盡快就醫,并喝大量的水以補充因嘔吐和腹瀉而流失的水分,防止脫水的發生。如重度脫水須住院輸液治療。
在發病至痊愈期間,應注重個人衛生,經常洗手,不要為他人準備和加工食物,或者照料他人。
及時對嘔吐物或糞便進行清理,對有可能受污染的物體表面進行徹底清洗消毒。
公眾應該采取什么有效措施?
公眾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預防:
(1)注意個人衛生,飯前便后和處理加工食物前需認真洗手;
(2)注意飲食衛生,所有食物(特別是貝殼類海產)均應徹底煮熟才食用;
(3)有嘔吐或腹瀉征狀的人士,切勿上班或上學,并應及時就醫;
(4)患者不應加工處理食物或作陪護,避免污染食物或傳染別人;
(5)應及時清理患者的嘔吐物或糞便,徹底消毒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單,并做好個人的防護,徹底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