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以前,這里還是一片汪洋大海,只有蛇仔山(阇西山)屹于大海中。清雍正《周志》記載蛇仔山“在城西(即莞城西)四十五里的大海中”。清嘉慶《彭志》記載“斜海中屹若長城”。隨著時光流逝,江河的沖積,至清初才開始出現白坦。至二百多年前,廣州府中堂司(麻沖人)在立沙洲筑圍造田。二百年前厚街軍鋪人在楊公洲筑圍造田,厚街橋頭人在西太隆、義沙等地筑圍造田,虎門鎮口人在稔洲等地筑圍造田。此后,逐步吸引一些水上人家(疍家)和番禺、中山、順德等地農民到沙田定居立村。因筑圍造田均由業主自行管理。所以沙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是由虎門、厚街、麻沖等地多方管治的。
1949年10月解放。
1953年1月將原來的九區,改為11區(即萬頃沙南沙等地)。同年7月劃給新建的珠??h。
1954年6月30日,在東江口一帶劃定一個區域成立新的11區。
1955年9月將11區改稱為沙田區。
1957年3月撤區并大鄉,撤銷了沙田區,將沙田劃入虎門鄉管轄,其中立沙劃入彰澎鄉管轄。
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沙田屬虎門人民公社管轄,其中立沙屬麻涌公社管轄。
1960年4月至1961年6月將沙田片,新沙片,大洲片劃到厚街公社。稔洲仍屬虎門公社。立沙仍屬麻涌公社。
1961年6月21日成立沙田人民公社。管轄沙田片,新沙片,大洲片和立沙片等。
1966年5月中國開始“文化大革命”。
1968年3月成立沙田公社革命委員會。
1983年9月撤銷人民公社建制,設立沙田區公所。下轄15個大隊稱為鄉人民政府橫流圩成立橫流鎮人民政府。(鄉級)
1985年9月東莞撤縣建市。
1987年4月撤銷區建制設立鎮建制,成立沙田鎮人民政府,下轄15個鄉改稱為管理區,橫流鎮人民政府改稱為橫流居民管理區。
1988年1月7日東莞升格為地級市,沙田鎮政府直屬市領導。
1998年撤銷屬下管理區名稱,改稱為村(居)民委員會。
2024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