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欧美综合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街鎮 > 中國東莞清溪鎮欄目 > 政務公開 > 重點領域信息公開 > 教育信息公開

支教路上老黃?!涊附胰趶饺轿蝗谌胧浇Y對幫扶支教老師程旭升

來源: 本網 發布時間: 2023-03-24

  2022年8月28日,新學期開學在即,東莞市清溪中學年屆55歲的程旭升老師,打點好行裝,告別家人,與來自東莞4個鎮的33名教師,驅車300余公里,來到粵東革命老區揭西縣,開始了他教師生涯新一段為期兩年極具挑戰意義的支教工作。

  莞揭協作“山盟之約”,是一項東莞對揭西全口徑融入式教育幫扶工作,是落實省委省政府對廣東教育均衡發展重大舉措的一項為期十五年的大工程。得知消息,程老師心潮澎湃,主動報名。學校領導本來也舍不得讓他去,一是考慮他是經驗豐富、德高望重的學科帶頭人,二是畢竟是上了年紀的老教師,去條件艱苦地方工作,于心不忍。但程老師說:“這個造福老區人民的大工程,是一項使命光榮意義重大的政治任務,我是黨員,我先上!”領導被程老師深深的教育情懷感動,確實他為開啟這項任務的首批人選。

  好些朋友說:“你臨近退休年齡的高級教師,在原單位輕輕松松干完幾年,便可光榮退休,何苦呢?”

  程老師笑笑:“生是教師命,樂為學生苦!”

  妻子也是教師,剛退休不久。她與程老師是大學同學,幾十年就沒分開過,夫妻情深意篤。她深深理解丈夫的教育情結,想讓自己教育生涯畫上更圓滿的句號,雖然內心不舍得,但還是笑笑說:“你想好了,就去吧!”

  “東莞來的教師就是水平高”

  程老師被安排到條件較為艱苦的山區學校龍潭中學,擔任龍潭中學副校長一職,同時承擔七年級數學教學任務??吹揭幻辖處焷碇Ы?,學校領導深感不安,盡管生活上多有關照,但客觀條件有限,也只能將就而為。學校老師皆為本地人,下午一放學,校園空空,一片肅靜。多一個說話的人都沒有,自己做飯、洗衣,夜深人靜時,常有《故鄉的云》涌上心頭。

  作為黨員,深知支教工作是黨中央“鄉村振興”偉大工程的重要一環,選擇了來支教,就想到了可能面臨的困難。程老師常說,我是來工作的,所有困難都能坦然面對,這讓受援方領導無比感慨,或許這就是東莞教師的優秀品格吧。

  第二天,程老師精神矍鑠,笑呵呵迎接同學們的到來。程老師上數學課,已是輕車熟路。但一番摸查后,發現同學們普遍基礎不扎實,講授新課總是反應遲鈍,消化不良。眾所周知,數學課不同文科類科目,前后知識銜接性特強,前面知識點沒弄懂,后面怎么用功也白搭。但是,課程進度是安排好的,不能停下課程去補前面的課啊。想來想去,程老師說,還得用笨辦法:“補”。他便用每節課前面十分鐘進行補課,復習講授與本節課有關的知識點,再進行新課講授。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驗,果然“消化不良”的現象大大減少。精準施策,再加上老教師多種教學手段淋漓盡致的運用,學生嘗到了甜頭,興趣就上來了,一些原來一上課就睡覺的學生也能主動提問了。

  作為副校長,不能只教好自己的班級就算了。他關注學校的教學理念、整體教學情況、師資水平的提高……思考各項工作、各個環節的存在問題和解決方案。他與領導班子座談,盡可能了解學校的歷史與現狀老師,通過深入課堂、參與學科教研組活動等方式,詳細了解學校教育教學生態,盡可能掌握教師隊伍的狀況、學生的學習、家庭情況,甚至當地的民情風土……

  如是,夜深人靜時,他思如泉涌,筆底生花,一個個有針對性、建設的計劃方案流諸筆端:《走進揭西龍潭中學幫扶計劃》《東莞市清溪中學結對幫扶揭西縣龍潭中學工作報告》《月考分析明問題、精準把脈促思維轉變》,并寫出5篇工作簡訊、3篇支教團隊推文。

  為提高教學教研水平,程老師通過上示范課,開講座、交流、踐行等形式帶動,多次介紹東莞學校的評價管理機制。學校教研風氣日益濃厚,龍潭中學數學科組被推薦參加揭西縣示范教研組評選。同時,推出《規范學生早讀習慣方案》,早讀的瑯瑯書聲為“書香校園”增添了不少韻味。

  程老師積極協調東莞各方,為龍潭中學捐贈15臺價值約20000元的二手電腦,緩解龍潭中學教學設備緊缺的問題。他選出5位家庭條件較差,好學上進的少年做為愛心助學的對象,經常找他們談心,力所能及解決他們生活上的困難,給學生精神上很大的鼓勵,也感動了家長。

  程老師的工作獲得受援學校師生的高度認可。龍潭中學鄧苑彬校長握著程老師手激動地說:“老程,您幫了我大忙,東莞來的教師就是高水平,幫扶到點子上了!您的愛心傳遞,真是教育典范!”

  “幫扶工作就像一場戀愛”

  “心系老區教育,一定要多為揭西教育做點什么!”這是程老師給自己這次支教定好的工作方向。在完成學校教學教育工作之余,他還與東莞教育幫扶工作隊趙炳權隊長到揭西不少學校調研教情學情。2022年9月初,受東莞駐揭西教育幫扶工作隊和揭西縣教育局委托,程老師參與創新教育基地3人調研小組,多次赴揭西縣4所創新基地學?!椅骺h第一中學、南僑中學、北山中學和棉湖第二中學,就基地學?!皠撔掳唷苯ㄔO情況專題調研。每到一處,程老師都仔細了解校園建設及環境、學校發展狀況、隨堂聽課、師生訪談、校園文化建設等工作。

  通過認真細致的考察調研,程老師對揭西教育教情有了總體認識和較為全面的了解。

  ——中小學教師結構性短缺現象普遍存在。鄉村學校存在生源減少,教師隊伍不穩定等問題較為嚴重,教師隊要伍均衡發展,短板如何補齊?

  ——部分教師專業能力不足,學科專業教師比例低,教科研意識不強,無法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等。

  ——加強實驗室建設,推進數字化、智能化的實驗室升級改造,以適應現代化教育的需要。中學理化生實操考試首度實施,開展理科教師實驗能力培訓迫在眉睫。

  ——建立健全課程設置,不斷完善校本教研,全面落實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通過完善制度建度和規范化管理提質增效。

  ——加強班級文化建設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不斷提升思想教育的質量與水平,不斷豐富思想教育的形式與內容。

  對當地教育的思考與探究,一個個問題在大腦中浮現,并烤灼著老教育工作者的心,他說這些問題需要一一探討,形成報告,供領導決策參考。

  調研考察的同時,他就“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加強校本教研,規范學生訓練題質與量”“豐富學生課余生活,落實“五育并舉”辦學方略”與各學校領導共同探討,建言獻策。

  每一次座談,都是滿懷教育豪情的教育工作者心靈的碰撞,加強了共識。作為支教方,程老師深深感到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教育幫扶工作更是一項需要無數人積極參與、主動作。廣東教育均衡發展戰略實施需要更多人掛在心上,放在心里,時不我待,責任重于泰山!程老師說:“幫扶工作就像一場戀愛,領導層面要多換位思考,多些交流互訪,多思考幫扶實效?!?/p>

  支教老師的主動幫扶意識深深感動著受援學校,受援學校也找到差距,提高了主動求變決心,內練素質、主動造血,逐步形成良性的教育生態。

  不待揚鞭自奮蹄

  莞揭協作“山盟之約”支教團隊的一項重要工作是要打造一所“種子學?!?,提升示范效能。這項工作重任自然離不開程老師這位“老教頭”參戰。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盡陽生春又來。2023年春節過后,程老師接到通知,這學期調到揭西縣第二華僑中學(簡稱二僑中)任副校長、兼授八年級數學課,參與打造“種子學?!?。一同抽調來的還有分散在其他學校的3位支教老師。加上原來在此學校支教的2人,共有6名支教老師,如此,程老師業余生活不會這么寂寞了,也有了更多一同探討工作的方便。

  二僑中,名字不錯,卻在遠離縣城40多公里的棉湖鎮貢山村,是典型的山區學校。上世紀80年代,由當地華僑熱心鄉梓籌資捐建。去年,當地教育部門將鄰居的貢山小學并入二僑中,成為一所九年一貫制的學校。

  又是一個新的挑戰,程老師感到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他第一時間融入學校大家庭,熟悉新的生活、工作環境,經過對學校的一番調研,結合上半年到揭西各校調研的經驗,制訂出種子學校建設工作安排行程表,并完成學校建設規劃初步方案。種子校建設成員一致認為,課題研究是實現種子校建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

  針對教育教研方面當前亟待解決的薄弱環節,在學校教學教研工作會上,程老師提出鄉村學校教學教研要把“以生為本”作為出發點,以“校本教研”為抓手,要充分發揮學科組的作用,以“課題研究”破解工作中的痛點、難點;不斷組織學習,研究課標,逐步提升對新課標的認識,充分發揮課標對學科核心素養和學科育人功能的指引作用,并主動把學科核心素養和學科育人功能內化于教學實踐之中,為國家培養適合新時代發展要求的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些觀點得到學校其他領導和老師們的高度認可。

  要打造好“種子學?!?,關鍵是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他要求學科組長、支教老師在教學研究中起引領作用,做到“四多”:多上“示范課”、多聽課評課、多參加課題研究、多撰寫教學論文。開學伊始,他便帶頭上了一節示范課,并對同事們說:“只要我上課,你們有空都可以來聽,互幫互學、共同探討?!币还山虒W教研的良好風氣在校園彌漫開了。

  作為二僑中支教小組的小組長,程老師在工作作風、工作紀律等方面去影響身邊的同事,業余時間也常與其他支教老師談心,共同探討工作中的問題,并以老大哥的身份關心他們的生活,共同克服客觀環境帶來困難。目前,二僑中支教小組已成為非常有戰斗力的一個團隊,在各個科組發揮著重要的引領作用,他們上示范課、開講座、搞教研,發揮所長,與學校老師們共同奮斗,盡情揮灑著自己的青春與熱血,成為二僑中一道靚麗的風景。

  二僑中有強烈事業心和教育責任感的楊虹校長,支教老師每每上公開課,都會來聽,聽完課還參與評課,對支教老師的教學理念、教法、教學功底等總是高度點贊。她對程老師說,你們的到來,我們確實看到了差距,我對辦好“種子學?!背錆M期待。

  “塊塊荒田水和泥,深翻細作走東西。老牛亦解韶光貴,不待揚鞭自奮蹄?!边@是著名詩人臧克家的詩。程老師就像這頭老牛,始終以共產黨員標準要求自己,自強不息,老當益壯。他說他要在有限的教育生涯中,為祖國和人民的教育高質量發展多做奉獻。

  作者簡介:陳建峰,東莞市作家協會理事、大嶺山作協分會主席。曾與人合作30集電視連續劇《東江魂》,有報告文學、散文、詩歌在報刊發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