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鎮農技中心獲悉,經材料審查、現場核驗、綜合評定,鐵場村被成功評定為2024年東莞市自然教育基地。根據相關規定,市級自然教育基地要積極推動自然教育進校園、入社區,提高周邊居民的參與度和支持度。
自然教育基地是指具有一定規模的自然或近自然環境、具有明確的運營管理機構、建設較齊全的配套設施、可提供自然教育活動的專業場所。為高位推進“百千萬工程”,2023年9月1日,《東莞市林業局自然教育基地評定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正式實施,這也是東莞出臺的首個自然教育基地評定辦法。據悉,今年首批認定的市級自然教育基地以省“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和綠美典型村為主要對象,鼓勵其他自然教育機構和村(社區)積極參與。根據該《辦法》,經材料審查、現場核驗、綜合評定等流程,清溪鎮鐵場村被成功評為2024年市級自然教育基地。
3月12日上午,鐵場村舉行“東莞市自然教育基地”授牌儀式。授牌儀式上,鐵場村相關負責人介紹了自然教育基地建設情況。東莞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聽取了工作匯報,對鐵場村的自然教育及基地建設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向鐵場村獲評2024年“東莞市自然教育基地”表示熱烈祝賀。
鐵場村是東莞市唯一一個沒有工廠的原生態行政村,被譽為莞邑第一峰——銀瓶嘴下的世外桃源。近年來,鐵場村深入貫徹落實《關于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的實施方案》等文件精神,高標準推進特色精品村創建工作,注重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齊步并驅,先后投資2605萬元推進28個項目建設,以保護和開發客家傳統文化為抓手,以突出“古色”“紅色”“綠色”為設計思路,逐步打造成為富有鄉愁印記的綠色、宜居、宜業、宜游的特色精品村。
《辦法》規定,被評定為東莞市自然教育基地的單位,應當著力提高基地質量,充分發揮市級自然教育基地的示范引領作用,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同時,推動自然教育進校園、入社區,提高周邊居民的參與度和支持度。此外,應積極參與東莞市林業局舉辦的各類自然教育活動和其他林業普法宣傳活動。
接下來,鐵場村將以示范引領的作用,利用本村較好的生態資源和文化底蘊,充分向市民,特別是青少年兒童展現生態建設成效和普及當地生態文化、人文文化等知識,增強公眾共建共享綠美家園意識,助力鐵場村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