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清溪鎮鐵場村深入貫徹落實《關于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的實施方案》文件精神,高標準推進特色精品村創建工作,注重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齊步并驅,先后投資2605萬元推進28個項目建設,以保護和開發客家傳統文化為抓手,以突出“古色”“紅色”“綠色”為設計思路,打造成為富有鄉愁印記的綠色、宜居、宜業、宜游的特色精品村。
高度重視壓實責任 下好創建“先手棋”
鎮村兩級高度重視創建工作,鎮主要領導多次實地考察多次督促指導鐵場村兩委干部、設計單位和施工團隊明確目標、把握節點、真抓實干,確保高質量完成創建工作。凝聚各部門工作合力,靠前提供服務,協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鄉村人文風貌等一系列工作,努力實現人居環境有效提升。村兩委嚴格按照工作時間節點,在施工一線現場指揮協調,如期完成各項工作。
真抓實干整治提升 出好創建“組合拳”
編制規劃藍圖,以“古韻鐵場”為總體定位、以突出“古色”“紅色”“綠色”為設計思路統籌推進各項工作。一是精心打造景觀小品,升級改造好客廣場、鐵場村兒童公園,增設文化宣傳畫板,建設一批具有觀賞性、鄉土性、文化性、生態性元素的街頭景觀。二是著力改造建筑景觀,結合鐵場革命老區的紅色文化特色,對東江縱隊原活動舊址、宗祠及部分舊古房進行修葺,打造美麗鄉村紅色樣板風貌。三是提升改造基礎設施,新建西門河岸邊特色公廁和鐵場村游客服務中心,升級改造全村主干道和鐵場文化活動中心。四是統籌打造人文元素,在鐵場村頭、巷道等重點路段、街景制作墻繪、展板等作品,將黨建元素和鄉村振興有效結合。五是突顯本地人文特色,增設具有鐵場文化特色的指示牌、宣傳欄及鄉村振興內容的宣傳牌。六是全心打造美麗田園,對西門農田和下圍新村農田進行梳理和平整,并利用閑置地打造美麗“四小園”,建設“小菜園”6個、“小花園”4個、“小公園”2個。
產業擴容文旅融合 打好創建“主動仗”
據悉,鐵場村是全市50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對象之一,鐵場村沒有選擇“等靠要”,而是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積極抓住發展機遇,主動出擊,打好創建市級“特色精品村”主動仗。堅持把產業振興作為特色精品創新的應有之義,積極探索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機制,加大用地盤活力度,逐步擴大農業空間,依次引進東莞耕山小寨、御茗香茶園、莞香文化產業園項等文旅項目,提升本村土地租金,促進本村經濟發展,帶動更多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堅持在現代農業發展做文章,積極引導規?;?、產業化發展,驅動農業生產向智慧型轉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力。截至2022年12月,鐵場村組總資產1.5億元,凈資產1.11億元,村組兩級租金等各項總收入為1380萬元,實現了集體經濟穩步提升,村民收入增收致富。
鐵場村黨組織書記韓志亮表示,百尺竿頭思更進,策馬揚鞭自奮蹄。鐵場村將持續加大投入,鞏固提升特色精品村取得的成效,在文旅產業、項目招引和農業增效等方面精準發力、充分用力,走出一條適合本村高質量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
據了解,地處清溪鎮北面、銀瓶山腳下的鐵場村,面積7.3平方公里,是惠州、東莞、深圳三市交會之地,同時也是東莞市唯一一個沒有工廠的行政村,轄區內擁有山脈、峽谷、林地、河流、湖泊、濕地、水庫等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近年來,鐵場村依托較為深厚的客家傳統文化、紅色文化,發揮優越的區位優勢和自然生態優勢,以保護和開發客家傳統文化、紅色文化為抓手,以突出“古色”“紅色”“綠色”為設計思路,通過升級村內道路、街頭小景、精品四小園和鄉村旅游配套設施等,打造成為富有鄉愁印記的綠色、宜居、宜業、宜游的特色精品村,大力推動鄉村振興工作深入扎實開展,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2021年鐵場村獲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授予(盆栽花卉)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村,2022年獲評為“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同時,積極響應鄉村振興政策,立足本土實情,積極探索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機制,加大用地盤活力度,逐步擴大農業空間,引進東莞耕山小寨、御茗香茶園(云溪·桃花源)、莞香文化產業園等文旅項目,有效帶動了文旅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