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以“五持”為抓手
全力推進鄉村振興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審時度勢壯大集體經濟
為深入貫徹實施鄉村產業振興戰略,三中村結合集體經濟情況,一是引進優質企業,2018年三中村企業租金率在2017年的基礎上普遍上升30℅,廠租提升至18元/平方米以上;二是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淘汰高污染低效能落后企業,大力打造高質量經濟發展模式;三是梳理現有村組資源、購買廠房物業、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等,實現村組經濟保值增值;四是根據上級相關文件精神,進一步規范廠房、物業租金價格,完善合同管理,調整開展租金代扣工作;五是堅定不移推進三中城市更新工作,本項目總規劃面積150余萬平方米,規劃居住人口3萬余人,并將建設學校、醫院、活動中心等完善的配套設施,建成后將使三中村徹底改善居住環境,極大提升物業價值。2021年底,三中村集體經濟總資產45203萬元,集體經濟總收入7095萬元,集體經濟凈收入5347萬元。
秉持尊重人才好初衷 樹立長遠目標培養人才
為深入貫徹實施鄉村人才振興戰略,三中村高度重視,切實落到實處。一是加強干部隊伍素質提升工作,嚴格優化兩委班子成員隊伍結構,加強后備干部培養工作,招聘優秀年輕人為群眾服務等。二是制定完善《三中村籍學生獎學暫行獎勵辦法》,每年對考上大學的學生進行獎勵。2018年,獎勵16人,金額為72000元;2019年,獎勵7人,金額為26000元;2020年,獎勵20人,金額為81000元;2021年,獎勵25人,金額為90000元。
保持推陳出新大勁頭 營造文化興村良好氛圍
為深入貫徹實施鄉村文化振興戰略,三中村不斷挖掘文化資源優勢,融入新時代文化元素,推陳出新。一是開展村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2018年以來,三中村主要協助開展了3次“賞花行”活動、開展了2次“三八”婦女節活動等;二是充分運用三中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各項功能,開展每一季度老人生日會活動等一系列惠民活動;三是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加大宣傳力度,加強整治手段,凈化社區環境;四是編纂《三中村志》,形成最終文本,并按戶派發給村民;五是推出三中村影像文化工程項目,賡續傳統文化精神。其中,三中村先后投資約40萬元,大力推進該村影像文化工程項目建設工作,建成后將全面系統展示三中村的歷史面貌、整體形象、視覺畫面。同時,三中村還將全面建立電子族譜和鄉村影像APP,并持續更新,為子孫后代留下一份珍貴的史料,也便于群眾查閱。
執持綠水青山新理念 加快推進生態振興進程
為深入貫徹實施鄉村生態振興戰略,三中村決心以此為契機,不斷改善人居環境。一是加大宣傳力度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針對“臟亂差”區域、臭水溝、雜物亂堆放等諸多問題,全力以赴進行“地毯式”排查,以清走垃圾雜物、建設“四小園”、土地硬底化、明溝改暗渠等方式逐一整改落實,掀起全民參與氛圍,并不斷細化深化。二是推進湖篤尾村美麗宜居村工程。在鎮委、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入約570萬元,其中鎮財政投入200萬元。目前,該工程已完成招投標環節,正在施工中。三是推進順峰路彩繪工程,通過在順峰路兩旁房屋立面進行防水處理、上畫等,提升村容村貌。
心持黨建引領首方向 開啟組織振興嶄新局面
為深入貫徹實施鄉村組織振興戰略,三中村嚴格全面系統地加強組織建設,加強黨員日常管理,堅持做好黨建臺賬,扎實開展黨員相關活動。一是重點加強黨組織規范化制度建設,全面系統重新整理黨員信息并歸檔,完善黨員活動室、制度上墻、黨員閱覽室、黨務宣傳專欄等黨建設施。二是推進黨員教育常態化建設,通過“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方式,加強學習教育。三是強化班子建設,提升末端執行力,狠抓重大時政理論集體學習,嚴抓廉潔紀律教育,堅持問題導向,不斷提升為民服務執行力。
近年來,鐵松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牢牢把握中央、省市、鎮關于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部署要求,注重從實處著手、從關鍵處突破,推動鄉村振興各項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2021年,村組兩級總收入5542萬元,同比增長9.61%;總資產40626萬元,同比增長25.42%;村集體長期保持穩定發展。
鐵松:“五個堅持”
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堅持擴量提質 大力培育產業發展
鐵松村著力培育品牌經營主體,結合“一村一品”特色產業理念,依托東莞維康生態園,借力省財政專項資金,建設了東莞市農技推廣服務驛站;積極落實農村電商扶貧興農,在驛站內設立農產品電商網絡直播間,通過企業主代言推薦和專業電商運營團隊操盤,推廣清溪本土及清溪對口幫扶德江縣農業企業的產品,推動優質農產品、工業品和旅游產品的“網上消費”,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2021年,驛站實現產值1200萬元;維康生態園先后被認定為“廣東省菜籃子基地”“廣東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東莞市休閑觀光農業示范點”等,為探索農業生產與休閑觀光旅游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有效路徑。此外,鐵松村還牽頭創辦峻銀蜂蜜合作社,以“農戶+合作社”的模式生產優質的蜂蜜產品,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推動實現農產品增收,農業增收。
著力促進集體租賃經濟。村組共有集體物業約17.7萬平方米,進駐企業 283家,主要涉及電子、五金等行業。通過加大對農村集體資產交易平臺和農村集體管理平臺的應用,2021年共推進閑置資產、土地平臺交易19宗。
著力提升產業發展空間。不斷盤活更新舊廠房,探索清水路集體工業廠房和金龍工業區廠房進行“工改工”項目建設,計劃以拆除重建的方式對鐵松村千秋嶺、松元圍、禾長崗等共約32.05萬平方米舊村舊廠房進行改造升級,全力謀劃推進鐘圍、水尾塅等兩個村民小組產城融合類更新單元項目。
堅持共建共享 推動生態長足發展
強化規劃引領。為進一步強化示范引領美麗鄉村建設,委托北京景觀園林設計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編制《東莞市清溪鎮鐵松村環境改造提升設計方案》,對千秋嶺商業街、社區服務活動中心、鐵松市場小公園等區域進行升級改造,打造富有文化內涵的特色活動空間。項目總預算為650萬元,其中村級資金350萬元,鎮補貼300萬元。
強化風貌提升。對鐵松市場入口進行整治、G228 沿線周邊建筑進行統一改造,并將鐵矢嶺李氏宗祠、黃氏宗祠墻體立面進行彩色涂鴉,添加勤勞、豐收、孝順等傳統文化元素,體現樸素民風,讓優秀的傳統品德代代相傳。完成了村內外主干道、“四沿”廊道總體實現亮化美化,通過綠化改造、打造街頭小景等方式見縫插綠,綠化美化村內環境,累計改造“四小園”12個。
強化環境治理。在全力配合鎮開展鐵矢嶺河綜合治理和景觀提升工程的同時,全面完成10個村民小組的截污管網建設,生活污水統一收集到清溪污水處理廠;積極開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等人居環境整治行動。
強化基礎建設。開展10個村民小組的主干道路及村內部道路硬底化升級工程。落實全市“供水一張網”整合工作要求,全部接駁粵海水務有限公司供水管網。在農貿市場和村委會旁設立兩個垃圾分類示范點,完成鐵松村大件垃圾臨時存放點及垃圾壓縮站升級改造。開展“廁所革命”專項行動,全村 1075戶家庭實現無害化衛生戶廁。
堅持開拓創新 推動文化發展繁榮
強化特色文化推廣。辦好清溪黃家班麒麟文化培訓中心,系統傳授麒麟舞文化及傳統武術的相關知識,面向廣大青少年以及麒麟舞愛好者進行麒麟制作、麒麟文化展示、麒麟舞等項目培訓;該培訓中心成功創建為2021年東莞共享文化年100個共享文化空間之一。充分利用村內5支麒麟隊帶動作用,積極培養傳承麒麟舞的后備力量,全力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優化公共服務配套。成立公共衛生委員會,標準化建設鐵松社區衛生服務站,納入全鎮社區衛生服務系統管理,為村民群眾提供便利優質的醫療服務。建成鐵松村黨群服務中心,內設黨務服務、政務服務、公共法律服務、自治互助服務、計生婦聯服務、國土資源服務、勞動就業服務等7大類職能窗口,配備“莞家政務便民自助終端”,為村民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務。建成綜合性文化活動中心、10個社區休閑公園等公共服務設施,并全力打造籃球文化品牌,自2014年以來鐵松籃球隊連續包攬清溪鎮籃球聯賽冠軍。
深化鄉風文明培育。完成村規民約修訂,結合鄉村治理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完善獎懲機制。建成鐵松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功創建為市級文明標兵村,同時積極開展村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五好家庭等創建活動,已創建星級文明戶1戶、五好家庭3戶、最美家庭2戶。
大力實施“十百千萬百萬”人才工程和人才回鄉創業計劃,做好村內重點企業、重點人才的宣傳推廣工作,著力引才育才留才;積極參與“一鎮一品” “南粵家政”“粵菜師傅”“廣東技工”三大工程,進一步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養培育,提升就業創業的能力。
堅持黨建引領 抓好基層組織建設
抓好聯系群眾工作。充分發揮村黨委以及3個黨支部89名黨員(含2名預備黨員)模范帶頭作用,實施鐵松村“黨員聯系農戶”方案,按照就近就便、分類聯戶、動態管理的原則,通過分類摸底排查、黨員結對安排、劃分服務網格,落實好疫情防控、為群眾辦實事、動員群眾參與建設等各項工作。抓好基層治理工作。在2017年成功創建省級“民主法治村”的基礎上,落實“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建有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結合鄉村治理數字化建設工程,安裝高清視頻監控點62個、聯網鎮公安分局慧眼320個,完成“智網工程”建設,分成8個網格,配備智網員12人、黨員志愿者42名,通過鎮網格化管理平臺對環境衛生、疫情防控、出租屋、三小場所進行網格化管理。抓好“三公開”工作。全村共有70名村民代表,定期聽取村民委員會工作報告、村股份經濟財務工作、財務收支情況報告,審議決定本村建設規劃、經聯社會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以及有關公共事務、公益事業的重大事項,并嚴格按照上級要求和村規民約做好黨務、政務、財務民主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