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停車供需矛盾,是超大城市治理中的共性問題。近年來,清溪鎮車輛保有量、車流量持續上升,市民的停車需求日益增長。
清溪鎮堅持以“百千萬工程”為統領,錨定“三年初見成效”目標,將停車治理作為民生實事關鍵突破口,創新構建“靶向攻堅+系統治理”雙輪驅動機制,通過示范引領與全域提升相結合,打出“全盤統籌、立體攻堅、多元共治”組合拳,多措并舉增加停車設施供給,改善停車供需矛盾。
全域統籌,激活存量資源
清溪制定《清溪鎮公共停車設施項目投資建設實施方案》,進一步強化統籌協調,落實“一項目一專班”工作機制,加快推進全鎮公共停車設施項目建設。
今年已初步完工停車泊位19019個,全年計劃新增2萬個停車位、24個路外停車場、4個停車規范管理典型村(社區)。同時,鼓勵機關單位、國企民企、村(社區)等將內部停車設施錯時對外開放,推動市政公司、清溪控股集團、村(社區)等辦公樓實現停車資源共享。
立體攻堅,突破供給瓶頸
全面排查各村(社區)閑置地、邊角地、橋下空間等資源,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大力推進停車場建設,著力緩解停車難題。目前已建成九鄉村東風路林下空間3000平方米生態停車場,正加緊推進羅馬村惠塘高速橋下空間、三中村閑置地塊以及長山頭村橋下空間改造為停車區。
加快鎮中心區立體停車設施建設,計劃在文化廣場、鹿湖休閑廣場以及鹿湖商業中心地塊打造集約型立體停車樓。推動24個路外停車場建設,建成后新增停車位4793個。
多元共治,筑牢長效機制
聚焦重點學校、醫院等重點領域,梳理形成7個交通秩序整治項目,積極與中鐵十五局結對共建,穩步推進清溪第一小學跨街人行天橋項目。
從嚴查處交通違法違規行為,加大整治清理“僵尸車”。今年以來共勸離或處罰168輛亂停亂放車輛,清理“僵尸車”25輛。此外,積極推進2455個停車泊位經營權收回工作,公開招引社會資本參與解決“停車難”問題;加快推進盛和新都會、麗景名門等小區外圍停車收費系統的建設和運營,促進停車規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