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欧美综合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街鎮 > 中國東莞清溪鎮欄目 > 走進清溪 > 清溪概況 > 清溪簡介

清溪簡介

來源: 本網 發布時間: 2024-11-07

  清溪鎮位于東莞市東南部,東與惠陽市和深圳市龍崗區毗鄰,西、南分別與塘廈鎮、鳳崗鎮相連,北與樟木頭鎮、樟木頭林場、謝崗鎮以銀瓶山系相接。清溪鎮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東岸,處于深莞惠半小時經濟圈。從莞、惠塘、武深、深圳外環4條高速環繞清溪鎮四周,設有6個高速出入口。區域面積140.12平方公里,下轄1個社區20個村,常住人口35萬人,其中戶籍人口5.8萬人。清溪鎮先后獲評為 “全國重點鎮”“全國文明鎮”“國家衛生鎮”“中國最美小鎮”,并入選廣東省中心鎮、廣東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鎮。

  生態——一城山色半城湖。在清溪蔥郁的大地上,星羅棋布17座山間湖泊,縱橫交錯數十條休閑綠道。向北,銀瓶山青翠逶迤,飛瀑流泉;向南,大王山古木參天,花香四季;往中,城市綠肺串珠成網,延伸鋪展。全鎮森林覆蓋率達61.6%、綠化覆蓋率達67.03%、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高達91.8%,是珠三角負氧離子極高的稀缺之地,是大灣區涵養身心的生態秘境。依托豐富的生態人文資源,著力提升旅游發展全域化、旅游供給全季化、旅游服務精細化,成功創建“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

  區位——深莞惠幾何中心。清溪處于深莞惠半小時經濟圈,4條高速呈“井”字型環繞四周,6個高速出入口布局全鎮,內連虎門港,外接鹽田港、蛇口港、深圳機場,未來,中虎龍城際、東莞軌道等軌道交通貫穿南北。深入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主動對接深圳先行示范區建設,立足“雙區”視野,深入實施“一心兩廊三片區”城市空間發展戰略,積極構建“一核兩極三組團”現代產業體系空間布局,以灣區標準全面推進城市品質內涵提升,全力建設“融合先鋒、智美清溪”。

  產業——灣區先進制造重鎮。全鎮共有工業企業60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42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52家、本土上市企業3家(上市企業在清溪投資的22家),是國內最大的光電通訊制造基地之一,嬰幼童產品產業多項技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獲定為“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全國首批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示范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速引智引資引技,著力打造青湖灣科創中心、力合雙清創新基地、大利社區招商創智新城等重大平臺,推動清溪高質量發展,躋身大灣區先進制造業重鎮和科技創新強鎮。

  人文——宜居宜業幸福城。早在900多年前的宋朝崇寧年間,清溪已經立村,客家人聚居繁衍,客家文化傳承至今,與嶺南文化融合發展。南山曾公祠、客家圍屋、明清古碗窯,一座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古遺址,記錄了客家人的人文精神;麒麟舞、手工彩扎麒麟、客家山歌、客家釀酒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增添了這座美麗小鎮的文化自信。借全市打造“品質文化之都”的東風,清溪實施重大文化設施建設提速提質和傳統文化保育活化工程,推進張松鶴美術館、清溪展覽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等新文化地標建設,塑造與大灣區相匹配的文化形象。

  清溪鎮緊抓入選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鎮的重大機遇,依托臨深區位優勢、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高度城鎮化城鄉空間以及雄厚的產業基礎,以莞深融合、城鄉融合、產城融合、生態科創融合等四個方面突出典型引領角色,聚焦“產業美、生態美、人文美、田園美、人居美”,以“智能化賦能+智慧化治理”推動典型鎮建設,以高質量發展成果反哺“五美”建設,促進“最美小鎮”升級迭代,打造產業與生態協調融合、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型鎮,推進“百千萬工程”立體可感的“清溪實踐”。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