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清溪鎮在土橋村舉行美麗圩鎮建設攻堅行動“示范圩鎮”代表掛牌儀式,為全鎮19個村(社區)頒發“示范圩鎮”牌匾,正式開啟深入推進鄉村振興、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
市城管局副局長葉志鋒,清溪鎮黨委副書記李勝堂,以及市城管局、清溪城管系統、各村(社區)相關負責人參加了掛牌儀式。
儀式上,葉志鋒宣讀了獲評東莞市美麗圩鎮建設攻堅行動“示范圩鎮”的村(社區)名單。據了解,美麗圩鎮建設是鄉村振興“九大攻堅戰”行動之一,是提升農村人居環境的有力抓手,也是增強廣大人民群眾幸福指數的“落腳點”。2022年,清溪鎮認真落實美麗圩鎮建設攻堅行動要求,積極補短板、微改造、提亮點,其中,19個村(社區)工作成效顯著,獲評市級“示范圩鎮”。
隨后,出席領導為土橋村“示范圩鎮”揭牌,并為其余18個村(社區)頒發了“示范圩鎮”牌匾,勉勵各村(社區)再接再厲,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葉志鋒對清溪鎮美麗圩鎮建設成果表示充分肯定,認為清溪突出了高位統籌、內外兼修、監管結合,引導各村(社區)因地制宜,結合自身實際,深度挖掘自身文化資源,逐步形成了具有清溪特色的精細化管理模式,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葉志鋒要求,清溪鎮要持續推進美麗圩鎮建設工作,從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水平、特色品質等多方面實施“補短板、提品質”,爭創美麗圩鎮省級示范樣板,進一步提升城市綜合環境,讓廣大市民感受到城市環境常凈、城市景觀常美、城市溫度常留、城市文明常在。
李勝堂表示,清溪鎮將乘勢而上,在抓好“美麗圩鎮”建設和環境整治等工作上,做到政治站位更高、對標看齊理解更深、落實落地行動更快、走在前列示范更好。清溪城管系統、各村(社區)將立足新的思想起點、工作起點和發展起點,以更新的工作思路、更大的工作熱情、更高的工作效率,持續提升城鄉精細化管理水平,全力打造產業高素質、城市高顏值、民生高水平,進一步鞏固“美麗圩鎮”建設成果,為我市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
當天下午,市鎮相關領導一行實地參觀了土橋村美麗圩鎮建設工作情況,并深入土橋燃氣安全示范街,開展“五一”節前安全生產督導。
延伸閱讀
據了解,過去一年,清溪鎮把創建美麗圩鎮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堅持三個“突出”,緊緊圍繞“掃干凈,擺整齊”標準,凝心聚力,通過微改造、小提升,串珠成鏈,以點帶面帶動美麗圩鎮提質升級,全面扎實推進美麗圩鎮建設攻堅行動。
高位統籌“系統抓”
清溪鎮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大力推動“美麗圩鎮”建設和城鄉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黨委會議常研究、專項工作常部署、日常工作常過問,做到“美麗圩鎮”建設工作布置任務有內容、檢查督促有要求、考核評比有項目、表彰先進有名額,形成了思想統一、責任共擔、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全鎮各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為第一責任人,清溪城管系統作為“美麗圩鎮”建設的統籌協調機構和主體力量,緊緊圍繞“掃干凈,擺整齊”標準,積極發揮城管片長的帶動作用和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凝心聚力,扎實推進美麗圩鎮建設。
提升品質“深入抓”
清溪鎮鼓勵各村(社區)立足實際,統籌“微資源”,實施“微改造”,將閑置零星土地改造成小花園、小菜園、小公園、小果園,并串珠成鏈,2022年僅建設群眾身邊的“口袋公園”就有12個。在大力整治人居環境的同時不忘挖掘當地特色資源、豐富美麗圩鎮文化內涵,精心打造以三中順峰路沿線墻體彩色涂鴉、漁樑圍傳統鄉村文化彩繪為代表的“一墻一文化,一墻一美景”特色景觀,留住美麗鄉愁。各村(社區)還積極建設“一村一品”美麗鄉村風貌帶,如土橋村突出紅色文化主題,充分融合本地歷史建筑元素,修復了老圍舊村莊瓦房及東江縱隊活動遺跡、古井。長山頭村完成了荷花池及周邊環境升級、打磨嶺整體景觀提升和長山頭公園景觀升級改造等多個景觀工程。
補齊短板“長效抓”
清溪鎮嚴格對標“美麗圩鎮”建設標準,堅持問題導向,強化監督考核,定期對村(社區)美麗圩鎮建設工作情況進行督導檢查、考核排名、通報約談,進一步壓實村一級屬地管理責任。清溪城管系統還成立了督導組,細化三級監管責任,突出村(社區)屬地責任,扎實推動美麗圩鎮建設往深處走、細處抓、實處干。環境衛生督導、“三邊三地”整治提升、小微執法等鎮中心區與村(社區)同一標準、同一要求,補短板強弱項,切實加強全鎮域環境衛生品質提升,把一處美變成一片美、全域美,實實在在地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