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體彩繪來源于古老的壁畫藝術,結合了歐美的涂鴉,不僅可以提升城市公共空間的人文藝術氣息,也越來越多地走進街巷和鄉村,成為裝點城市、鄉村環境的“新寵”,獲得大眾普遍喜愛。一處處主題鮮明、顏色亮麗的墻繪,不僅扮靚了周圍環境,也給市民帶來不一樣的視覺感受。
今年年初,清溪鎮全面打響了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攻堅戰。全鎮各村(社區)在做好垃圾清理、廢品清運、路面修復、明溝改暗渠等工作的基礎上,更朝著“時時美”“處處美”的目標,全力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在順利完成第一輪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后,面對村民的點贊,浮崗村“兩委”干部清醒地認識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一場“持久戰”,要順利實現從“一處美”到“處處美”、“一時美”到“時時美”的蝶變,才算是真正打贏這場戰斗?!拔覀冋J為,要實現時時美、處處美,實現‘推窗見綠,起步聞香,一戶庭院就是一處風景’,不僅要從物質硬件上去著手,更要從精神文明這種軟實力上去發力,”浮崗村“兩委”干部張子雄表示,“我們發現,墻體彩繪這種藝術形式,不僅可以豐富鄉村色彩,而且因為其防潮防曬等特點,也符合村里‘花小錢辦大事’的需求?!?/p>
浮崗村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在進行了垃圾清理、廢品清運、路面修復、明溝改暗渠等工作后,浮崗村開始對新圍舊村祠堂外的墻上,以及村內巷道兩側的墻壁上進行了墻體繪畫。播種、插秧、豐收主題壁畫傳遞著濃濃的鄉土情懷和客家人最樸實的希冀,清風莞韻心有靈溪、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等主題墻繪更昭示著浮崗村整治農村人居環境實現鄉村振興的毅力與決心。
“墻壁本身是冰冷的,但穿上絢爛的‘外衣’,搖身一變便成為村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一道靚麗風景,不僅烘托了清溪鎮當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熱火朝天的氛圍,也彰顯出鄉鎮的活力和特色?!鼻逑傓r林水務局副局長朱惠民表示,在浮崗新圍老村的示范帶動下,漁樑圍、土橋、謝坑、鐵松、長山頭等村也紛紛加入墻繪大軍,以村小組為示范,彩繪總面積超3000平方米,讓老村煥發了新的活力。
在鐵松村,該村將鐵矢嶺李氏宗祠、黃氏宗祠墻體立面進行彩色涂鴉,添加勤勞、豐收、孝順等傳統文化元素,體現樸素民風,讓優秀的傳統品德代代相傳;在謝坑村,該村以庭院“小美”助力鄉村“大美”,聯合團鎮委等單位開展清溪鎮“美麗鄉村墻繪”活動,挖掘鄉村特色,為鄉村振興增添了鮮艷的色彩;在土橋村,該村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與深化土橋特色精品示范村成效工作結合起來,融入紅色基因,圍繞“村容整潔、生產發展、鄉風文明、生活和諧”主題,按照“建設美麗鄉村”“春華秋實,稻谷飄香”“記憶中的美好和家園的建設”三個篇章進行墻繪,傳承文明鄉風,共促鄉村振興。
“原來,這里是一片破舊外墻,周圍的環境又臟又差。經過整治,重新粉刷了墻面,畫上了精美的圖案,讓這條老村煥發出新活力。原本一塊塊污跡斑斑的墻壁,經過工作人員之手變得絢麗多彩,不僅為村民帶來藝術的享受,也傳遞了文明新風和道德禮儀?!本幼≡诟浇迕駨埮空f。
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漁樑圍村的墻繪工作。據悉,自清溪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行動開展以來,漁樑圍村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和強烈的政治擔當,一手抓商改一手抓人居環境整治,籌措資金200萬元對3個村民小組進行全面整治,通過硬底化漁樑圍舊村巷道和水溝、改造“四小園”、墻體彩繪等舉措,助力全村人居環境提質升級。
走進漁樑圍村,只見以往堆滿雜物的荒地被修繕成特色花園、舊屋外墻畫上了色彩鮮明的墻繪、排水暗渠被裝上“外衣”……據悉,該村在墻體彩繪上堅持最大限度發揮“山、水、田”特色,在規劃設計中,充分發掘優美的山水田園風光以及深厚的傳統鄉村文化底蘊。同時,該村還特別注意對老樹的保護,在墻體彩繪時,充分考慮了人與自然的和諧?!拔覀兇迕裥〗M在開展墻體彩繪的同時,堅持‘四小園’建設并舉,我們已經在這園里撒上了種子。等再過一段時間,村里的墻體彩繪也結束了,園子里也鋪了綠,那時候這里一定會呈現出一幅‘人在畫中游,畫在景中走’的美麗畫卷?!?/p>
“人居環境是美麗宜居鄉村的底色,只有鋪好底色,才能更好繪就鄉村美麗畫面”。接下來,清溪鎮將在引導各村(社區)按照“一村一品”特色方式謀劃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范點建設的同時,鼓勵村(社區)從物質硬件上著手,從精神文明上發力,朝著“時時美”“處處美”,實現家家戶戶皆風景目標,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