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黨管一切”貫穿城管工作始終
清溪城管系統持之以恒抓好支部堡壘建設、意識形態、黨風廉政、作風建設、主題教育,把黨建融入到城市管理工作中,確保黨建工作不偏、不虛、不空,激活城市管理的“紅色動能”。
黨建引領明方向,扛起使命責任。清溪城管系統緊緊抓住黨的政治建設這根生命線,始終堅持“黨管一切”貫穿城管工作始終,建立每月一次主題黨日活動制度,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作為班子例會的第一議題,將黨建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引導廣大黨員干部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扛起黨和人民賦予的神圣使命。
黨建引領強思想,提升干部素質。清溪城管系統積極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組織黨員干部學習黨的歷史、黨的理論知識,努力營造知行合一我爭先的氛圍,并通過組織參觀紅色基地、“黨史學習進一線”“干部帶頭學黨史”“主題黨課”、重溫入黨誓詞等主題黨日活動,使黨史學習教育落實到每位黨員身上,印記在心中,把干部的思想統一起來,把干部隊伍的素質提起來。
黨建引領筑堡壘,凝聚城管力量。在疫情防控、城鄉環境整治、“兩違”治理等急難險重工作中,清溪城管系統特別注重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不斷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升組織力。2021年兩次全鎮大規模核酸檢測工作中,城管系統組織黨員和志愿者81人下沉到疫情防控一線,其他黨員干部則始終奮戰在重點區域消毒消殺、核酸檢測場所周邊環境保障、集中隔離場所垃圾專項處理等工作中,主動把黨建工作貫穿城管領域的各個崗位和各項工作中。
黨建引領正風氣,強化廉政建設。清溪城管系統定期組織黨風廉政專題學習,以案說法開展警示教育,切實喚醒黨員的紀律意識、規矩意識和組織意識。黨支部與全體黨員簽訂了廉政責任書,明確了黨支部班子和黨員干部的廉政責任,形成了誰主管誰負責、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黨建引領立標桿,干出擔當作為。作為引領城管工作的“關鍵少數”,清溪城管系統領導班子以身作則,帶頭踐行“一線工作法”,堅持黨員干部在一線工作、問題在一線解決、業績在一線成就、干部在一線考評、形象在一線樹立,形成頭雁引領群雁齊飛的局面。運用“例題效應”樹立“干事”標桿,積極培樹宣傳“兩違”治理、垃圾分類、文明城市創建、城市管家等工作典型。通過舉辦講座、安排骨干分享經驗、參加上級培訓等方式,增強黨員干部“干事”本領,為城市管理工作提供強大力量。
把黨建活力轉化為內生動力
在城市管理領域,要以改革創新的精神,運用“黨建+”這個法寶,通過串聯、融合、延伸,實現中心工作與黨建“雙促共贏”的良好局面,把黨建活力轉化為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增強服務能力的內生動力。在此基礎上,還要樹立系統思維,把黨建工作真正融入城市管理各方面、全過程,探索黨建工作與城市管理融合新模式,構建以黨建為引領、統籌推進城管工作的新機制。
黨建引領謀創新,打造“精細城管”。為解決村級城管力量分散、環衛作業監管脫節等問題,在全鎮建成9個城管工作站,同步推行環衛清掃作業網格化包干制,將環衛工人移交屬地村城管工作站進行網格化雙重管理,由黨員干部任站長分片包干,有力促進各類基層城市管理問題及時發現、上報、處置和聯合治理。與此同時,作為創新環衛保潔工作模式的典型案例,清溪城管系統首創“30分鐘一般垃圾處理機制”,快速響應、快速處理、快速反饋的馬上就辦、即時整改機制在“潔凈清溪”建設中作用明顯。
黨建引領優服務,打造“人民城管”。清溪城管系統嚴格執行“721”工作法,想百姓所想,解百姓所憂,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求,我有所為”,建立完善24小時值班備勤制度,城市管理工作一直在線不斷檔,準確高效解決人民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如堅持以“疏與堵結合”“管近與謀遠結合”為要求規范建設的臨時擺賣區,讓城市更加鮮活,更富人情味,更具煙火氣。
黨建引領強融合,打造“智慧城管”。清溪城管系統以構建感知、分析、服務、指揮、監察“五位一體”的智慧城管為目標,推動政務熱線12345、數字城管、智網工程、“行走清溪”等智能化體系深度融合,由“人工監管”向“數字化監控”邁進,由“路面巡查”向“無人機和監控巡查”突破,由“單一機制”向“多維模式”拓展,建立應急人員隊伍、快速處置模式與數字化城管智慧平臺三位一體的處理機制,努力把城市管理工作延伸到市民身邊。
黨建引領抓治違,打造“高效城管”。清溪城管系統抽調黨員骨干組成無人機飛行隊,利用無人機對全鎮進行高空全景航拍巡視查控,實施“天上巡”。同時,建立融合數字城管和“智網工程”的巡查發現-現場核查-實施管控的“兩違”監管體系,依托鎮網格管理中心、各村(社區)、村小組等建立一線巡查隊伍進行“地上查”,實現了違法建筑全方位嚴查、全過程嚴控、全領域嚴拆和全覆蓋嚴管。全鎮21個村(社區)劃為146個網格,222名網格員參與“兩違”線索巡查,實行巡查全覆蓋,而以黨員為骨干的城管執法人員堅持做到腿勤、口勤,第一時間上門與當事人進行溝通勸阻,將違法建設遏制在萌芽狀態。
黨建引領除隱患,打造“安全城管”。清溪城管系統堅持落實黨員干部帶隊每周一三夜巡排查隱患等工作的基礎上,還在2021年結合路燈安全新要求采購了路燈防觸電監控系統,在清鳳路、北環路及村主干道等59條路段安裝了路燈防觸電報警裝置,可及時發現線路漏電或短路浪費電能問題,有效解決路燈用電安全問題,減少觸電風險。全年不間斷開展出租屋、餐飲等重點場所燃氣熱水器專項整治、燃氣安全入戶檢查、送氣工入戶檢查,常態化燃氣安全“萬人敲門”行動,防患于未“燃”。
把群眾訴求當作頭等大事
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是黨建引領城管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清溪城管系統把群眾關切的“問題清單”變成“履職清單”,把群眾的訴求當作頭等大事,時刻瞄準那些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為群眾多辦事、辦好事、辦實事中踐行城市管理工作的初心使命。
黨建引領轉作風,服務基層出了實招。清溪城管系統選取一批黨員干部和業務骨干擔任城管片長,以此幫帶村(社區)、凝聚合力推動鄉村環境衛生整治提升。分布于文化廣場等地的城市服務驛站致力于為城市一線工作者提供多元化服務,助力城市管理,開展志愿服務。玉蘭女子城市執法服務隊也是“城管進一線、服務面對面”的擔當之一,一批業務精、善溝通、形象佳的柔性執法服務隊伍走上街頭,走到群眾中去,成為城市管理共建共享共管的一道靚麗風景。
黨建引領惠民生,服務群眾干了實事。清溪城管系統把城鄉人居環境整治與城市精細化管理相結合,把提升城市品質和服務功能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相結合,努力提升清溪的美麗指數和群眾的幸福指數。如清鳳路廈坭段和土橋段兩側舊瓦房特色建筑改造,老瓦房煥發了新活力,多了一個極具本土特色和文化內涵的“網紅打卡點”。清溪在全市比較早地建成了鎮級廚余垃圾處理中心,正式運行一年來,政府出資累計處理各類機構廚余垃圾1萬多噸。
黨建引領惠民生,服務群眾暖了民心。清溪城管系統在為群眾辦實事的生動實踐中,努力補齊影響群眾生活和公共品質的短板。如協調有關村委會建成了多個符合市有關標準的口袋公園,將“零碎地”變成“金角銀邊”。通過拆舊重建、選址新建等方式,建成國家二類標準公廁25座、星級公廁1座。2021年全年推進“人行道暢通”專項行動,非機動車道與路面連接梯級高低差、人行道上廢舊設施等一大批問題得到整治。
黨建引領“微改造”,繡花功夫美了城市。除了建設“口袋公園”,為群眾提供更多更豐富的休閑活動場所外,清溪城管系統扎實推進街頭小景、植花造景、“小微綠地”、林蔭大道、千箱美化、樹池修整等一大批“微改造”項目。2020-2021年清溪先后有10個此類項目獲評東莞市第一二屆“繡花獎”,土橋等6個村也各自施展繡花功夫實施各類“微改造”,先后成為“全市城市精細化管理示范村”?!拔⒏脑臁睅砹恕按笞兓?,“小確幸”變成了“大幸?!?,也是城市管理造福百姓的真實寫照。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重要時期,也是東莞邁上“雙萬”新起點的關鍵階段。在鎮委、鎮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清溪城管系統將繼續堅持黨建引領,緊緊圍繞“掃干凈、擺整齊”部署和“美麗清溪、平安清溪、幸福清溪”建設要求,以人民為中心貫穿城市管理服務的全過程,下足精細功夫和繡花功夫,扎實推進城市環境、城市品質和服務功能提升,努力辦好群眾關心、基層需要、社會關注的實事好事,努力讓“干凈、整潔、有序、安全”的城市環境成為清溪新常態。
展望新征程,清溪城管系統將認真下足“五個功夫”:下足“凈”字功,全力打造“潔凈清溪”;下足“細”字功,打造垃圾分類示范鎮;下足“繡”字功,努力建設“美麗清溪”;下足“管”字功,提升運行保障能力;下足“養”字功,提升園林綠化品質。另一方面,將努力實現“四個變化”:以美麗圩鎮建設為抓手助推人居環境蝶變,以系統性微改造推動城市環境品質裂變,以有溫度城管鐵軍推動城管基層治理嬗變,以科學規范治理推動城管領域安全管理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