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欧美综合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街鎮 > 中國東莞清溪鎮欄目 > 走進清溪 > 鹿城管家 > 潔凈清溪

干凈,讓鄉村的美實實在在

來源: 本網 發布時間: 2022-04-15

  這樣的村落,也曾有過難以解決的頑疾。轄區老村舊村垃圾堆積、雜物阻塞巷道,排水溝散發出陣陣臭味,更有村民在房前屋后圈養家禽,噪音和異味影響到村民的生活……種種亂象讓村干部和附近村民頭疼不已。

  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以來,在清溪鎮委鎮政府的動員部署下,清廈村堅持黨建引領、群眾參與,抓重點、攻難點,補短板、強弱項,累計投入經費18萬元,清理垃圾18噸,整治黑點6個,整改問題218個,為鄉村美顏,為村民提氣,為產業賦能,奏響著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最強音”。

  統籌謀劃  譜好黨建引領“示范曲”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須整體推進,加強統籌協調。今年2月份,清廈村黨組織書記曾偉鋒召集“兩委”干部及村小組長召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動員部署會,在全村轄區內打響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的“第一炮”。同時,對標現存問題和短板,清廈村成立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專班,村“兩委”干部負責聯系城管片長,對接相關職能部門,上協下調,攻堅克難,確保整治工作順利推進。

  為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示范帶動作用,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清廈村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雙報到”活動相結合,聯合鎮經濟發展局黨支部開展以“黨員作先鋒,鄉村換新顏”為主題的志愿服務活動,機關黨員、村組干部共同攜手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貢獻紅色力量?;顒又?,黨員干部身穿“紅馬甲”來到鹿湖壩村老圍,化身清潔員、監督員、宣傳員,對村道小巷、綠化帶、河道岸邊等進行垃圾大清理,對環境整潔情況開展巡查,并動員村民群眾自覺落實“門前三包”,實現房前屋后潔凈美麗?;顒赢斕旃睬謇砝鴶盗?8噸,整治人居環境黑點6處。

  緊盯頑疾  奏好重點整治“進行曲”

  農村人居環境狀況關系群眾生活品質,事關群眾根本福祉。怎樣才能真正將人居環境整治做進群眾心坎呢?清廈村經過深入走訪群眾,廣泛摸底調研,決定先從群眾呼聲最高的頑疾著手——城鄉環境衛生品質提升。

  清廈村轄區內有3個老村舊村,共有房屋708間,大部分用于出租。其中,鹿湖壩、老圩、廈屋村小組的舊村,長期租賃給收廢品等流動人員。廢品經常被隨意堆放在門前屋后、巷道、邊角地,不僅影響村容村貌,還阻礙車輛、行人通行,給居民出行帶來不便。特別是廈屋的老村舊村,問題最為突出。

  對此,清廈村聯合鎮城管、再生資源等相關部門,多次深入3個舊村開展廢品專項整治行動,及時督促整改亂堆亂放等違規行為,清理占道堆放的廢品,并督促屋主自覺落實“門前三包”。此外,廈屋村小組自行出資約1萬元,對老舊農房進行統租,共計收回老舊農房20間,撤走廢品站點8處。

  老村舊村的生活污水問題,同樣長久困擾著廣大村民。舊村的排水基本是通過明溝排出,而恰恰南山曾公祠周邊的明溝較多。這些排水溝存在積淤嚴重的現象,水溝內還有不少垃圾,水體發臭,再加上地勢低洼、狹窄,每逢枯水期都會散發難聞氣味?!拔覀兘洺8粢欢螘r間就把這些明溝進行徹底沖洗,但治標不治本,截污管網不能覆蓋到舊村,問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鼻鍙B村主任陳貴和無奈地說道。

  為解除村民“心病”,清廈村“兩委”人員積極協調多方力量,對南山曾公祠周邊的明溝開展集中清理工作,清理排水溝里面的垃圾、漂浮物甚至淤泥,為下一步鋪設蓋板打基礎。之后,迅速開展明溝改暗排工程,截至目前共鋪設了400多米的蓋板,解決了老村舊村多年的生活污水難題,同時也更好展現了曾公祠客家古建筑的風采。

  小小水溝蓋板,暢通美麗鄉村;巷道干凈整潔,文明持續提升?!斑@是近五年來最干凈的一段時間了,村干部做了很多實事?,F在這么干凈,大家住得很舒服,希望我們清廈越來越美?!奔易∧仙皆舾浇脑鬆斦f道。

  宣傳發動  譜好全民參與“交響曲”

  人心齊,泰山移?!爸挥写蠹倚耐惶幭?,勁往一處使,自然就事半功倍;我們堅持黨建引領的同時,還積極動員廣大群眾參與,凝聚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強大合力?!鼻鍙B村黨組織書記曾偉鋒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扎實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僅要提升“外在美”,還要積極營造“氛圍美”。黨員們以身作則,主動整理房前屋后的堆放物;村干部共同發力,進村入戶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讓村民自覺落實“門前三包“;依托廣播、宣傳欄、標語等多種方式進行立體式宣傳,以“小細節”彰顯“大形象”……清廈村以一整套宣傳“組合拳”,努力營造“整治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幸福家園”的濃厚氛圍。

  村民主動參與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不少村民因地制宜,在自家房前屋后的空地上建起了小菜園、小花園、小果園、小公園,創建美麗庭院,帶動農村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

  開闊清爽,田園詩意,各有特色的小菜園、小花園點綴在房前屋后,這是人們走進清廈廈屋村的第一印象。以前,不少村民貪圖方便,在閑置地搭建小型的雞棚養雞,堆放柴草雜物,噪音和異味影響生活。通過“四小園”建設,小組自行出資約1萬元對村祠堂周邊老舊農房進行統租,共計收回老舊農房20間,撤走廢品站8間;廈屋村小組黨員帶頭示范,共引導6戶村民撤掉雞棚,改造為“四小園”。

  繡花功夫  彈好文旅發展“協奏曲”

  美麗環境,孕育美麗經濟。清廈村精細化管理水平較高,曾于2021年榮獲市“精細化管理示范村(社區)”榮譽。該村通過打造“清溪水-文化廣場-清溪圩-曾公祠等”精細化管理精品示范路線,推進鄉村文化振興、產業振興、生態振興。

  “清溪水”項目實施后,清溪水鐵矢嶺河道整治防洪標準可達50年一遇,同時通過截污、治污可實現“水更清”,兩岸景觀與人工濕地相結合,讓“一河兩岸”向外拓展和延伸。如今,漫步在午后的碧道,“河水清清,綠草悠悠”“魚在水里游,鳥在草中鳴”,一幅靈動秀美的清溪上河圖,讓街坊們有了更多享受慢行“綠生活”的好去處。

  清溪圩文旅項目啟動后,美食街吸引了一眾品牌入駐,各種系列自主經營店鋪迅速成為網紅打卡點。良好的交通位置,獨具優勢經營條件,讓清廈的老村舊村煥發新的生命。然而,該景點偏重商業運作,在一段時間內忽略了環境品質打造,樹池裸露黃土,物品擺放凌亂,店鋪門口油污、垃圾垃圾分類不徹底……清溪圩急需通過“繡花功夫”,優化提升環境衛生,擴大其旅游影響力。

  為進一步擦亮鄉村游品牌,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清廈村會同清溪城管分局、水務工程運營中心、河長辦等有關部門,以清溪圩為龍頭,重點打造“清溪水-文化廣場-清溪圩-曾公祠等”精細化管理精品示范線路,不斷提升美食街及周邊老村舊村的環境衛生整潔度,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督促商戶自覺維護門前環境秩序,強化垃圾收運管理,確保生活垃圾日產日清;此外,會同鎮水務工程運營中心、河長辦壓實水體的管護、巡查等工作,做好水體保潔,落實排水設施巡查,實現河長制全覆蓋。

  鄉村美麗宜居、文化底蘊豐厚,發展后勁夯實……如今的清廈村,正奮力行進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的征途上,步履堅實,足音鏗鏘。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