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是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也是我國批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周年。當天上午,一場“保護傳承非遺 賡續歷史文脈 譜寫時代華章”主題活動在清溪百子書院舉行。
此次主題活動以“全員參與、互動性強”為特點,讓客家山歌、客家童謠、古琴彈奏、茶藝展示、詩歌吟誦、民間樂器演奏技藝等清溪非遺代表性項目集中亮相,讓市民近距離、全方位感受清溪獨特的藝術魅力,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促進文化多樣性和可持續發展。
琴音裊裊,動人心弦,一曲《滄海一聲笑》古琴演奏表演拉開活動序幕。隨后,非遺項目客家山歌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劉國權、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劉慧佳與其客家山歌童謠隊”聯袂帶來清溪原生態客家山歌《永遠跟著共產黨》,客家童謠《鄉村振興紅旗揚》《幸福歌聲唱清溪》,客家版《數字歌》等曲目,向觀眾充分展示清溪客家山歌的魅力。秋之韻民樂團則用中國傳統民族樂器,接連奉上多首經典曲目,為活動畫上句點。
清溪百子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次活動不僅為公眾提供了一個了解非遺、體驗非遺的平臺,也進一步推動了清溪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創新,下來會繼續舉辦相關活動,讓更多人參與非遺保護中來,共同守護我們的文化根脈。
據了解,被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清溪客家山歌,是清溪傳統的民間藝術精華之一,直接用本土語言來演唱,頗具原生態特色,展現了清溪客家人勤勞善良的傳統美德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近年來,清溪文藝工作者以創新的思維充分挖掘客家山歌獨特的文化底蘊,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客家山歌這種古老的民間藝術煥發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