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清溪鎮第一小學迎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文化課”——2019年莞脈傳承之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當天的活動通過節目展演和親身體驗的方式,讓學生們近距離接觸本土“非遺”文化,感受其藝術魅力及豐富內涵。
在展演環節中,清溪麒麟舞和醒獅表演受到學生們的熱烈歡迎。伴隨著喜慶歡快的鑼鼓聲和嗩吶聲,臺上的麒麟和醒獅時而騰起撲閃,時而撓頭搔耳,時而俯身靜臥,把喜、樂、猛、驚、動、醒等神態表現得惟妙惟肖。隨后,客家山歌和粵曲的悠揚旋律在校園上空久久回蕩,給全場師生帶來一場聽覺盛宴,贏得臺下連連掌聲。
接著,學生們迎來了豐富多彩的“非遺”課程。筆者在現場看到,當天的課程分別在6個場地同時進行。在階梯教室內,合唱隊的學生們正跟著大師們學習客家山歌和粵曲的唱法及技巧;在升旗臺旁,五年級的學生在麒麟隊師傅的指導下,舞動麒麟頭,感受傳神的舞麒麟技藝;在操場上,五年級的學生們排著長隊,競相與醒獅隊師傅學習敲打樂鼓,品味舞獅運動的空間感和節奏感;在莞草編織技藝、茶山公仔制作現場,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帶來了許多手工作品,這些作品形象逼真、活靈活現,三、四年級的學生們深深地被這些傳神的藝術作品所吸引,認真地跟著學習制作,享受了一次愉快的藝術創作過程。
據了解,莞脈傳承之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是由東莞市文化館和東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聯手打造的東莞“非遺”品牌活動之一,旨在普及“非遺”傳統文化知識,增進青少年對“非遺”文化的了解和喜愛,使“非遺”文化得以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