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鎮麒麟制作(彩扎)項目引起了當地民眾的濃厚興趣
近日,2019第四屆中國鳳凰民俗攝影雙年展在湖南鳳凰古城開幕?!鞍l現東莞非遺之美”影像展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代表之一受邀參展。筆者了解到,期間,包括清溪的麒麟制作技藝等多個東莞國家、省級非遺項目也在現場亮相和展演,讓現場觀眾切身領略到東莞非遺魅力。
10月26日,第四屆中國鳳凰民俗攝影雙年展在湖南鳳凰古城隆重開幕。于開幕當天驚艷亮相的“發現東莞非遺之美”影像展,由東莞市文化館、市非遺保護中心、市攝影家協會主辦,精選了120幅由東莞攝影家深入本土非遺項目一線創作的佳作進行展出,突破了過往單一非遺項目展演“走出去”的局限,以影像的形式傳播東莞非遺,既是東莞非遺保護的新探索,又是東莞非遺跨界融合發展的新嘗試。
期間,除了東莞非遺影像,東莞清溪的麒麟制作技藝、道滘的莞草編織技藝、石排的明德醒獅等國家、省級非遺項目也在現場進行了展演,讓現場觀眾切身領略到東莞非遺魅力。
據悉,麒麟是客家人的吉祥圖騰,在清溪已有400多年的歷史。麒麟制作是扎制麒麟舞道具麒麟頭與麒麟被的傳統手工技藝,已于2014年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在此次活動中亮相的我鎮國家級“非遺”項目——麒麟制作(彩扎)風格獨特,影響甚廣。其構圖講究對稱、均衡等形式美,顏色搭配講究,具有較高觀賞性和藝術性,是研究客家先民的民俗習慣和活動變遷的有效見證與重要依據,對客家文化和中華文明的傳承與發揚有重要作用,同時也具有宗教、民俗、歷史等多方面的研究價值。
筆者從現場傳回來的圖片中看到,我鎮麒麟制作(彩扎)項目引起了當地民眾的濃厚興趣,不少民眾圍聚在清溪麒麟傳承人黃鶴林的周圍,欣賞麒麟頭的制作過程,一些對麒麟文化頗感興趣的“粉絲”還邀請師傅黃鶴林一同合影?!按舜?,清溪麒麟亮相中國鳳凰民俗攝影雙年展,讓更多的人喜歡上了麒麟,為了解‘中國最美小鎮’的生態旅游文化增加了一個更高的傳播平臺和途徑,也為清溪麒麟文化發揚光大增添了新的動力和活力?!秉S鶴林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