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欧美综合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街鎮 > 中國東莞清溪鎮欄目 > 文旅清溪 > 文化惠民 > 文藝副刊《鹿鳴崗》

為人處世話讀書

來源: 本網 發布時間: 2022-10-14

  近幾年來,在與一些老人朋友、同學及鄉村的同齡兄弟品茶閑聊中,不時聽聞到社會上個別人在為人處世中不文明、不禮貌、不豁達、不近人情味之事。間中談及到家庭的婆媳關系、老年人同年輕人、左右鄰居間不和諧、不親近、不融合的事為多。

  “養兒防老,積蓄防饑?!贝嗽捵怨胖两褚恢痹诹鱾?,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在現實的生活中,出現一些年輕人不贍養、不尊重老人的事。諸如此類之事,無不與不讀書、情商低、法律知識淺薄有關。不贍養老人或打罵老人之事,多出于文化知識低下的家庭。又如個別家庭的婆媳不和諧、不團結、不溝通,甚至出現三日一小吵,五日一大吵,互相藐視、貌合神離、時日舌戰等。據調解人員分析,大凡婆媳關系較為緊張,經常吵架斗毆的婆媳,都是文化素質低下、個人修養短缺、不知書識字、不互相尊重、互忍互讓而所至。

  現實中很多事實足以說明,讀書能提高人們的道德素養,能減少和滋生各種不文明、不和諧、不團結、不明禮的現象發生。一句話:讀書是一劑治愚治蠢的良方。故此,身處新時代物質富足、生活富庶的人們,應常以書為伴,多點讀些為人處世富有哲理性的書。從中汲允營養和智慧,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高調做事、低調做人、胸襟寬闊、以和為貴地處事做人的優良公民。

  常言道:“家有一老,勝過一寶?!毙形闹链?,作者想起人到老年時之事宜。人退休步入老年階段后,會遇到一系列問題或矛盾需要解決。諸如有的老人容易產生自卑、郁悶、失落、焦慮、孤獨感等。如此諸多的問題存在,若不及時調理解決,則容易產生老人癡呆癥、抑郁癥或健忘癥等。而這一處理化解,除了靠親人或朋友的勸說陪伴外,很多人都靠讀書學習,或靠某種娛樂活動去修身養性,來調理自己。故而,筆者認為,讀書是修身養性、調養情緒的一劑良方。通過閱讀書報、刊物,從中能產生滿足感和幸福感,從而可驅散那些不良思緒糾結,使自己心志平衡,身心健康。

  筆者正基于這種認識和感悟,自內退到退休后,每天都堅持兩個小時左右讀書看報,找喜歡的章節、標題瀏覽一遍,對有吸引力的文章直至看完;對能引起思考、教育的句段,還圈點劃上紅線,便于重讀翻閱。當看到有啟發性、有重要性、有參考價值的文章,還細心地剪輯下來貼在大本上保存收藏下來,以便日后翻閱和參考。自內退至今已十六七年了,我一直堅持讀書或習作,與書報的感情越來越深。此外,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在讀書看報之余,還結合自己的人生感悟與工作生活實踐,撰寫一些有教育性、啟迪性或共鳴性的“火柴盒”“豆腐塊”之類的隨筆雜文。退休至今,已出版5本隨筆雜文集,若加退休前出版的4本,共有9本,另還與老友立新同志共同出版過兩本小詩扎。這一小小的收獲果實,讓我能油然而生也產生一種滿足感和幸福感,心中派生出一種欣慰和喜悅。

  白駒過隙,書報陪伴。在退休下來這十幾年的歲月中,是書報陪伴我度過了美好的每一天,是讀書讓我增長一點為人處世的知識,是讀書改變了不良的習性,化解了心中的孤寂感和失落感。故此,我深感讀書是治療化解身心各種不良怪癖病的良方,成了我流連忘返的精神“家園”、生活“伴侶”;成了我朝夕相處、親密無間的良師益友。讀書會使人忘卻年齡、改變性格、增加樂趣、呵護精神家園。尤其是老年人,退休之后,時間充足,天天放假、日日休息,裝飾晚年生活的最好方式是與書結緣,從中尋找晚年精神生活的快樂。讀書能摒棄心中一切煩惱,忘掉所有的憂愁,使自己過得灑脫自在,樂在其中。

  再說,讀書的樂趣是無限的,若以此來計分的話,每讀到一本好書,這種樂趣就增加一分。每當明月高懸的夜晚,若能讀幾頁老舍的小說,在幽默詼諧的言談中,你會忘卻一天的疲勞和困頓,帶著微笑進入香甜的夢中;當旭日東升,黎明過去時分,若能讀幾篇魯迅的雜文,在那犀利冷峻的字句中,你會進一步懂得人生的價值和生活的真諦……一句話,讀書能治愚、治悶、治煩、治燥,能增進家庭和諧與和睦,增加人際間禮儀友善,促進團隊間的團結合作,化解恩怨誤解的一劑良方。

  《左傳》中說:“有德則樂,樂則能久?!弊x書正是如此,干一切事情也是如此,能使自己或家庭或周圍的人快樂,才能長治久安。

  身心不言老,讀書樂自找。但愿諸君同仁,猶為老者,都能身心不言老,讀書找快樂。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以使在晚年生活中,以文章書報相伴,讓黃昏更加燦爛……

 ?。ɡ钣^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東莞市作家協會清溪分會名譽會長。已出版《暮鼓之聲》等10余本著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