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山就有家,有家就有客,有客就有情,有情就有歌?!庇幸皇卓图疑礁枥?,這樣闡釋客家山歌的美好存在。
山青水美的清溪,早在800年前,就吸引了客家人的遷徙落腳,繁衍生息。伴隨著客家人普通的勞作和休憩,客家山歌自然而然產生了。清溪的老客家山歌,主要有男女對唱的情歌,唱苦情的羅食歌,在勞動中產生的放牛歌、割草歌以及四六聯、百口聯、平民山歌和山歌小戲。隨著改革開放工業化進程,放牛歌、割草歌等與田間勞作有關的演唱形式逐步淡出了歷史舞臺?,F時的清溪客家山歌主要有獨唱、對唱和山歌小戲等幾種演唱形式,演唱內容也更加豐富多彩。唱山唱水、唱愛唱情、唱變遷唱發展……信手拈來、瑯瑯上口、韻味悠長?! ∏逑?,作為東莞市客家山歌的主要流傳地區之一,早在1997年,就成立了清溪客家山歌協會,積極致力于這一傳統民間藝術的傳承和發展。協會會員常年組織或參與客家山歌的創作、展演活動,成為傳承發展客家山歌的中堅力量。近年來,協會大膽對客家山歌傳統唱腔進行了改革,創作了一大批曲調更加優美,老年人喜歡演唱,年輕人也更樂于接受的客家新山歌。這些新創作的客家山歌在省內外一系列比賽中頻頻獲獎。 2013年,清溪被廣東省音樂家協會批準為“廣東省客家新民歌創作基地”。
“阿哥瀟灑走四方,風流倜儻妹向往。商海不畏風和雨,敢立潮頭氣軒昂……”客家新山歌《比翼雙飛奔小康》采用舞伴歌的新形式,既有男女對唱,又有新穎獨特的舞蹈,還改進了配器,大大增強了觀賞性。這首山歌先后摘得首屆泛珠三角優秀客家山歌邀請賽和粵、贛、閩、桂山歌邀請賽金獎,也在“古風新韻唱小康”廣東省客家山歌擂臺賽中名列前茅。根據客家新山歌《甜》改編的舞蹈,獲得了東莞市青年舞蹈大賽銅獎。2007年,清溪鎮被定為東莞市客家山歌創作基地。如今,山歌組織者、創作者和參與者劉國權、曾福興以及楊玉文、劉漢娣、劉秀英等一批山歌“老歌手”依然活躍在舞臺,劉志才、黃文開、曾炫皓等一批年輕人又唱響了客家新山歌。古老的客家山歌煥發出了新的活力。
“火樹銀花映鹿城,‘最美小鎮’出曬名,清溪山水美如畫,吸引游客‘萬萬聲’?!边@不,馬年的元宵佳節、也是西方“情人節”的當天,清溪的阿哥、阿妹們又在文化公園對起了山歌。
優美的山歌,從清溪百姓的心中流淌出來,唱過去、唱今朝、唱未來。愿這優美的山歌越唱越響、越唱越遠,代代承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