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百千萬工程”統一部署要求,扎實推動百千萬工程落地見效,清溪鎮高度重視,依托清溪優越的自然生態、人文底蘊和產業基礎等資源稟賦,堅持規劃先行,全域布局,以打造樣板標桿示范帶動為突破口,積極探索新型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帶動村民增收致富,開創強鎮興村新局面。
全鎮域布局。全域規劃建設鄉村振興示范帶,以清溪萬里碧道為脈絡,打造1條示范帶主軸、1條示范帶游環、8大代表節點,形成全鎮鄉村振興“1+1+8”空間格局。以深度城市化為方向,大力推進羅馬、長山頭共4545畝現代化產業園區,鎮村聯動攻堅解決吉瓦森林、朗泰通、宜安科技等6宗約370畝項目歷史遺留征地問題,年內重點推動米德蘭、富士工業城、明門一廠等“工改工”項目,釋放超100萬平方米高品質、低成本產業空間。綜合“拆、治、興”多種方式,“一村一策”推進鵪鶉藪村、荔橫村城中村改造,制定改造專項規劃及總體方案,推動綜合整治、微改造等工作提質增效。
全景化建設。高標準建設“廣東省林長綠美園”,總投資約5138萬元打造大王山綠美生態建設示范點,在鐵松維康生態園試點開展美麗田園建設,逐步推動鐵場、大利、大埔、三中、長山頭等村建設一批美麗田園示范區??v深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傾力建設50個“四小園”、打造10個“碧塘”、開展210件農村人居環境“微實事”,全部村(社區)已達到“美麗宜居村”標準,實現公園普及率100%。以鐵場村上圍小組、清廈村老圩小組為舊村改造試點,實施“凈化、美化、亮化”工程,以點帶面推動其余19個村莊面貌整體蝶變升級。
全業態融合。依托全市面積最大的2200畝25萬株莞香群落,拓展延伸莞香產業品香制香、精品民宿、農事體驗、觀光度假等新業態,促成“莞香文化森林生態園項目”入圍市十大文旅招商項目,與寮步串聯形成的“莞香文化之旅”成功入選“廣東省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升級改造清溪生態農業產業園,組建鎮村兩級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農民合作社,打造3個示范基地、5處示范家庭農場,探索農文旅融合發展振興路徑。以風土文化為靈魂,深度挖掘鄉村價值,打造鐵場村“茶文化”主題田園綜合體、銀瓶山森林公園戶外體育主題營地、玫瑰谷、禾花谷等一批精品項目,設計開發清溪研學旅游課程,跨界創新產業業態,推進農業結構轉型、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