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鎮“百千萬工程”2024年度工作要點
2024年是推動“百千萬工程”全面深化的關鍵一年,為全面推進我鎮“百千萬工程”向縱深開展,現制定工作要點如下: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以及市委、鎮委工作部署,錨定高水平城鄉融合發展這一方向,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兩大戰略,突出產業高質量發展、鎮村人居環境提升、常住人口共生共榮。集中力量抓好環境衛生保潔、鎮村綠化美化、停車秩序治理、農房風貌提升等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形成全域推進、全面鋪開、全員參與的濃厚氛圍,以頭號工程力度推動“百千萬工程”取得新進展、實現新突破。
二、工作目標
2024年要為“百千萬工程”“三年初年成效”目標打下堅實基礎,城鄉融合發展機制更加完善,鎮村高質量發展提檔升級,“1610”典型引領成效初現,90%以上村(社區)集體凈資產超1億元,美麗宜居村實現全覆蓋,完成鎮村植樹9.21萬株,農房風貌品質提升50戶,增加停車位3300個,省內對口幫扶協作有效推進,全社會深度參與、共同發力的工作格局不斷深化。
——綜合片區起步成勢。高水平建設青湖融合發展綜合片區,建立健全指揮架構,開展概念建設規劃,加大改革創新力度,推動一批重大項目、“工改工”項目加快建設,推進一批環境整治、道路升級、綠美生態建設項目,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典型鎮村提質增效。聚焦省典型鎮“1+4+7+9+N”建設要求、市典型鎮建設工作重點任務要求,立足長遠、統一規劃、分布實施,加快推進清溪典型鎮建設,積極爭取我鎮村(社區)入選省典型村?!耙淮逡徊摺蓖苿游益?個典型村建設,打造各具特色的典型村,為各村(社區)高質量發展提供多元經驗借鑒。
——全鎮上下全面鋪開。各部門、各村(社區)全面動起來、干起來,堅持重點突破與整體推進相結合,堅持典型引領與廣泛動員相促進,培育一批全市、全省乃至全國一流的典型項目案例,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先進經驗做法,涌現一批助力“百千萬工程”的優秀人物事跡,帶動面上工作的整體躍升。
三、做強做優做大鎮域產業
1.培育清溪特色主導產業。圍繞“投資年”主題,加大新項目、大項目投資力度,集中優勢資源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力爭全年完成重大項目投資20億元。鼓勵電子信息、玩具嬰童、紡織服裝等傳統制造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大力推廣中科錙云等服務商智改數改方案,推動電子信息從單一企業數字化向產業鏈數字化系統升級,推動傳統物流向智慧物流轉型發展,推動傳統玩具產業向潮玩文創產業發展。加快新能源產業全域規劃、全產業鏈布局、全要素集聚,推動一批傳統企業加速向新能源產業轉型,吸引一批重大項目在清溪布局新型儲能產業。(責任單位:經濟發展局、投資促進中心)
2.連片拓展優化發展空間。加大力度推進產業空間連片拓展,以現代化產業園區建設為牽引,強力統籌連片土地整備和連片“工改工”。爭取年內完成現代化產業園拆除整備用地500畝;推動明門一廠、翠林、予緣等6個“工改工”項目加快建設,完成“工改工”拆除750畝;推動青湖富士工業城項目盡快動工,打造49萬平方米低成本高品質產業空間。(責任單位:現代化產業園指揮辦、城市更新中心、清溪控股集團)
3.發展現代都市特色農業。依托省級清溪農業產業園等現有特色設施農業基礎,放大設施農業的引領優勢,大力發展設施農業產業,打造國家級現代化特色設施農業園區。依托莞香、蝴蝶蘭、玫瑰等農村特色產業基礎,進一步擴大規模,培育研發、生產、加工、展銷、旅游全產業鏈閉環,打造一批高端品牌。依托荔枝產業優勢,以美景山、石壁山、容記等3處荔枝種植示范基地和5個示范家庭農場為龍頭,擴大荔枝種植規模,完成2千畝荔枝高接換種和低效果園改造任務,形成特色鮮明、要素齊全、鏈條完善的荔枝集群生產區。(責任單位:農林水務局、清溪控股集團)
4.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農文旅融合發展提升產業附加值,優先發展休閑農業、景觀農業、創意農業等服務型農業新業態,積極策劃鄉村旅游、工業旅游精品路線。延伸拓展農業產業鏈,做強與農業相關的制造業、服務業。推動首批“百千萬工程”點狀供地項目及清溪湖酒店、悅溪谷戶外研學體育公園、玫瑰谷生態科普農業園、魅力星空網紅集市、銀瓶山森林樂園等一批項目加快落地建設,多維度策劃舉辦賞花文化節、旅游登山節等一批“農文旅+促消費”活動,鼓勵云溪·桃花源、耕山小寨、契爺石濕地公園等打造一批以“小聚集、大空間”為主要特點的休閑打卡地。(責任單位:農林水務局、旅游領導小組辦、經濟發展局)
四、對標中小城市提升城鎮建設水平
5.推進“百千萬工程”建設規劃全覆蓋。堅持高水平規劃引領,立足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審工作,進一步完善、提升典型鎮、典型村建設規劃,鼓勵有條件的村(社區)同步開展“百千萬工程”建設規劃,更好指導未來5到10年建設,促進空間格局優化和城鄉風貌提升。(責任單位:住建局、規劃管理所、農林水務局)
6.打造美麗圩鎮“七個一”升級版。因地制宜建設彰顯清溪本土特色的城鄉風貌帶,以更高標準推進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提升鎮中心區主次街道沿線、商業繁華地段、旅游景點、交通樞紐、產業片區等景觀,建設一批美麗圩鎮示范項目,塑造高品質城鎮風貌。(責任單位:黨建工作辦、城管分局、公用事業服務中心、住建局、市場監督管理分局、水務工程運營中心)
7.加速培育高品質商圈街區。大力引進首店、美化街區環境、優化交通組織、完善停車設施等措施,提檔升級重點商圈、步行街區,滿足群眾高品質生活需求。創建一批特色文化商業街區、夜經濟示范區,挖掘植入籃球、麒麟、潮玩、古村等特色文化內涵,營造多元化、體驗式消費場景,為城市聚人氣、添活力、促消費。(責任單位:經濟發展局、城管分局、公用事業服務中心、交通分局、文化服務中心)
8.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加快編制城中村改造專項規劃,加大重點項目謀劃力度,儲備2個近期項目,力爭年內實施1個項目。(責任單位:住建局、城市更新中心)
五、釋放農村集體經濟活力
9.探索集體經濟多元發展。加強制度設計和項目對接,引導集體資金投向基金開發、股權投資等產品,持續優化集體經濟收益結構。推動有條件的村組成立獨立項目公司或與其他企業合作開展混合經營,進一步發展物業管理、停車服務等服務經濟。統籌整合村組富余資金,推動村組資金更多參與市鎮重大項目、轄區成長企業、金融理財投資等,更好統籌兼顧金融投資與實業投資。(責任單位:農資領導小組辦、清溪控股集團)
10.推動集體物業提檔升級。支持村組采取獨自、合作等方式或聯同清溪控股集團穩步回購已流轉的土地或廠房,為土地集約開發集中產權。鼓勵村組統籌整合低效土地、物業資源,通過改建裝修、完善配套等方式,推動村級工業園更新改造和老舊物業提檔升級。引導村組盤活利用閑置低效資源,建設公共充電樁、戶外和融媒體廣告等,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責任單位:農資領導小組辦、城市更新中心、經濟發展局、清溪控股集團)
11.積極培育鄉村人才。加大力度培育懂規劃、善經營、會管理的鄉村人才,積極引導鄉賢、返鄉創業青年人才回家鄉發展,進一步提升鄉村建設運營、集體經濟管理、農文旅融合發展等領域的專業水平,為集體經濟多元化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責任單位:農資領導小組辦、黨建工作辦)
六、全域提升人居環境品質
12.塑造農村建筑特色風貌。加強新建農房把關、既有農房提升、特色農房保護,因地制宜推進“平改坡”、立面改造等農房品質提升試點,加快農房建設試點工作,全年推動不少于50戶農房風貌品質提升,建設或改造不少于250戶綠色農房。(責任單位:住建局)
13.提高精細化環衛保潔水平。深入推進鄉村“臟亂差”整治,聚焦背街小巷、閑置地、房前屋后等重點區域加大環衛保潔力度,打造6個環衛保潔示范村(社區)。完善環衛行業管理規范,制定環衛保潔規范化作業“負面清單”及標準要求,支持鎮屬企業積極擴大環衛業務。提升生活垃圾收運頻次,完善垃圾分類全鏈條收運處理系統,推動村(社區)垃圾分類全覆蓋,引導形成低碳生活新時尚。(責任單位:城管分局、公用事業服務中心、清溪控股集團)
14.推進生活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建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集成管理系統,“一村一策”探索農村生活污水收治及建管運維模式,有序推進源頭雨污分流工程建設,提升污水管網“一張網”運維效能,推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實現全覆蓋,基本消除農村黑臭水體,積極爭創“市美麗生態村(社區)”。(責任單位:生態環境分局、水污染治理現場指揮部、水務工程運營中心、各村社區)
15.強化“六亂”整治提升。全面完成各村(社區)“三線”整治,深入整治樓頂大型違規戶外廣告設施。升級美化一批城市家具,開展人行道路“三好三提升”創建行動,打造不少于3條、不少于5.3公里人行道“安全有序”示范路,消除“高低差”路口165處,打造“干干凈凈、整整齊齊、長長久久”城鎮面貌。(責任單位:經濟發展局、城管分局、公用事業服務中心、交通分局、各村社區)
16.提升停車秩序治理水平。持續加大停車設施供給,推動一批生態停車場、立體停車場、共享停車場建設,充分挖掘閑置地、邊角地建設停車場,力爭全年新增3300個停車位。推行“均等服務、規范收費”農村停車管理模式,推動執法力量向基層末端覆蓋,打造4個停車規范管理典型村(社區)。(責任單位:交通分局、公安分局交警大隊、各村社區)。
17.著力推進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圍繞“詩畫山水·智美清溪”主題推進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統一沿線道路鋪裝、建筑外墻、廣告招牌及引導標識風貌,打造鄉村振興“1+1+8”空間格局。結合鄉村振興示范帶布局,深入挖掘生態、產業、文化、休閑觀光等資源促進鄉村振興。(責任單位:鄉村振興辦)
七、推進綠美清溪生態建設
18.大力推動鎮村添綠添美。突出以“黨建”帶“林建”,掀起全民愛綠植綠護綠熱潮。實施鄉村綠化美化行動,充分開展“四旁”植樹、“五邊”增綠、“五個一”植樹行動,大力推廣垂直綠化、屋頂綠化、陽臺綠化、橋梁綠化,鼓勵“認捐認種認領”,推動全鎮種植喬木樹種不少于10500株,每個村(社區)種植喬木樹種不少于100株,培育不少于6條綠美典型村。全年完成綠化面積1.18公頃以上,綠化長度4497米以上。(責任單位:黨建工作辦、農技中心、公用事業服務中心、各村社區)
19.擴大綠美生態空間供給。加快推進大王山森林公園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示范點建設,全年新增“四小園”48個、口袋公園10個。開展藍綠通道建設,新增碧道6.8公里。推進公園綠地開放共享試點,探索“公園+”多元化發展,推出更多親近自然、融入自然的綠色公共空間。(責任單位:農技中心、公用事業服務中心)
20.精準提升森林質量。大力推進林分優化、林相提升,建設一批綠色通道林、生態風景林等,積極探索林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有效形式,全年開展林分優化提升1500畝、森林撫育8000畝,種植一批鄉土闊葉樹種、珍貴樹種,讓多層次、多色彩的森林植被成為最美清溪秀美山川的鮮明底色。(責任單位:農技中心)
21.推進美麗田園建設。建設不少于300畝美麗田園,創建一批“五個有”美麗田園示范點,依托美麗環境發展美麗經濟,打造可復制借鑒的美麗田園和田園綜合化體樣板。大力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500畝,推動更多“糧田”變“良田”。(責任單位:農林水務局)
八、促進常住人口共生共榮
22.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扎實辦好兒童撫養教育、老人就醫養老、民生保障兜底等民生實事,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常住人口的急難愁盼問題。鞏固學前教育“5085”攻堅任務,落實義務教育“8595”工作硬任務,加快推動清溪新高中項目建設,進一步提高集團化辦學水平。建設1個以上居家社區養老示范點,打造一批長者飯堂或配餐點。持續提升對新就業形態人員、靈活就業人員、困難特殊群體的就業、社保、救助、幫扶等服務效能。(責任單位:公共服務辦、教育管理中心、衛生健康局、人社醫保分局)
23.健全常住人口多元共治機制。堅持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創新,推動黨組織向更多產業工人、新階層等延伸覆蓋,以構建“1+6+N”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建設為契機,進一步發揮網格管理、科技支撐及義警、社工、志愿者等力量參與平安清溪建設的效能,推動基層治理扎根社會各行業各領域,力爭在年內增創2000棟平安出租屋及13個平安住宅小區,并持續深化新時代“楓橋經驗”清溪實踐,依托“非警務矛盾糾紛處置平臺”,推動基層矛盾糾紛全鏈條閉環處理,全力實現“事要解決、源頭化解”目標。(責任單位:黨建工作辦、綜治辦、信訪辦、各平安清溪建設成員單位、各村社區)。
24.強化高品質公共文化供給。建設2個以上新型公共文化空間,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達標率85%以上。鼓勵村(社區)盤活祠堂、舊民居等資源建設村史館、文化館,打造一批特色精品村文化示范點。(責任單位:文化服務中心、各村社區)
25.加力培育提升市民家園意識。深入推進鎮村文明創建、公民道德建設、鄉風民風建設,推進企業員工和出租屋2個“文明共享計劃”。以群眾文體活動凝聚身份認同,促進“QBA”等活動蓬勃發展,大力營造“清溪是我家”良好氛圍。(責任單位:宣教文體旅游辦、文化服務中心)。
九、凝聚社會參與強大合力
26.積極發揮群團和社會組織優勢。推動工青婦、工商聯、僑聯、文聯等創新“百千萬工程”參與路徑,深入打造職工療休養、“美麗庭院”、巾幗創富百村千企行動、青年志愿突擊隊等活動品牌。全面動員黨員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社會組織等參與,有效調動各界參與熱情。(責任單位:黨建工作辦、人大辦、統戰辦、公共服務辦、總工會、團委、婦聯、工商聯、僑聯)
27.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推進村(社區)“百千萬工程”項目按照“四議兩公開”程序決策實施,促進民主與民生的良性互動。鼓勵村集體和農戶按照“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原則,出資投勞認種認養花木。建立健全“垃圾分類積分制”“門前三包”“美麗庭院”拼比機制,激發村民群眾主人翁意識,主動參與美麗家園建設。(責任單位:黨建工作辦、公共服務辦、城管分局、公用事業服務中心、農技中心、婦聯、各村社區)
28.鼓勵引導廣大企業參與。深入實施“千企幫千鎮、萬企興萬村”“建筑企業結對幫扶”專項行動,拓展企業參與面,打造2個以上落地品牌。積極加強與市屬國企的結對幫扶,豐富民企、外企參與形式,發揮工商聯、商協會等組織平臺作用,支持引導廣大企業、企業家、鄉賢、僑胞投身清溪“百千萬工程”,每個村(社區)至少與1家企業結對。(責任單位:農林水務局、住建局、統戰辦、工商聯、資產管理中心、清溪控股集團、經濟發展局、各村社區)
29.用好專家智庫和高效資源。積極對接市“百千萬工程”專家智庫資源,舉辦“百千萬工程”專家咨詢座談會、沙龍,與各領域專業機構、高校院所等智庫智囊合作開展重點課題研究,為“百千萬工程”出謀劃策、建言獻策。積極對接在莞高校和中職院校,結合清溪實際開展結對共建。(責任單位:黨政綜合辦)
十、推進省內對口幫扶協作
30.深化拓展產業幫扶。深化產業對接合作,結合揭西縣棉湖鎮、坪上鎮資源和清溪鎮市場優勢,加強招商引資幫扶協作,促進農業、文旅資源對接,鼓勵支持我鎮企業到被幫扶鎮村投資建設優質產業項目、基地。(責任單位:經濟發展局、幫協辦、投資促進中心、經濟發展局組團幫扶工作組、農林水務局組團幫扶工作組、駐棉湖鎮工作隊、駐坪上鎮工作隊)
31.全力做好駐鎮幫鎮扶村。加大對口鎮村組團式幫扶力度,協助用好幫扶資金,扎實開展產業、勞務、消費、教育、醫療等領域幫扶協作,支持對口鎮村深入開展鄉村治理。大力發展小微工業、特色農業、鄉村商業,助力對口鎮村集體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通過自籌及籌集社會各界捐贈資金(含捐贈物資折價)優先用于重點村建設;優先采購和幫助銷售揭西棉湖鎮、坪上鎮農畜牧產品、特色手工藝品等;組織開展學校、醫院結對幫扶,采取“師帶徒”“校地院地共建”“名師+”等方式,促進教育、醫務人員業務技能水平提升。(責任單位:幫協辦、經濟發展局組團幫扶工作組、農林水務局組團幫扶工作組、駐棉湖鎮工作隊、駐坪上鎮工作隊)
十一、深化集成式改革創新
32.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根據市統一部署安排,扎實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立鎮級經濟發展統一指揮協調平臺,調整優化鎮級經濟發展部門職能分工和有關事業單位設置。健全事權下放動態調整機制,強化與事權相銜接的技術、編制、資金等保障,增強基層發展動力。(責任單位:黨建工作辦、政務服務中心)
33.健全鎮域產業發展動力機制。積極對接市屬國企平臺導入產業資源,探索與市屬國企合作設立科創基金等模式,促進優質項目招引。優化營商環境,完善項目建設審批制度,深化審批流程“一張圖”改造、資源要素“一張表”配置,推動項目建設提速、服務管理提效。(責任單位:資產管理中心、黨政綜合辦、政務服務中心)
34.構建鎮村建設和人居環境提升動力機制。創新差異化的財政激勵機制,對“百千萬工程”人居環境提升等重點項目采用競爭性分配和差異化獎補方式,引導提升項目規劃建設品質。建立企業結對幫扶激勵機制,探索在優質企業評選、資質審批等方面對企業投身“百千萬工程”予以傾斜和支持,推動建筑企業公益性幫扶增長。(責任單位:黨政綜合辦、財政分局、住建局)
35.深化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探索低效建設用地整理新路徑,完善拆舊復墾、增減掛鉤機制,引導耕地集中整治,開展河湖濕地保護、礦山修復等生態修復,推動城鄉土地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全年拓展耕地整備空間950畝,完成耕地恢復200畝。(責任單位:自然資源分局)
36.建立共性問題解決機制。堅持以改革開放、以創新賦能,建立健全鎮村建設共性問題解決機制,研究深化相關改革措施,在項目審批提速等方面拿出一批務實管用的實招。(責任單位:黨政綜合辦、各相關部門)
十二、健全完善指揮服務體系
37.完善鎮村兩級指揮體系。健全鎮領導定點聯系、掛點典型和一線指揮部工作機制,鎮領導每月不少于2次到聯系點召開現場辦公會,鎮黨委會議定期聽取“百千萬工程”工作情況匯報。強化鎮村黨政“一把手”責任,健全“百千萬工程”干部駐村幫村工作機制,整合優勢資源力量,推動各項重點任務落實。(責任單位:鎮“百千萬工程”指揮辦、黨建工作辦)
38.健全協同聯動工作機制。強化專班工作統籌調度,在原有專班基礎上,根據工作推進需要建立相應工作專班。健全上下貫通、高效快捷的統籌協調、督導落實、信息報送等機制,推動鎮指揮部+部門專班+村(社區)指揮部的指揮體系提速增效。(責任單位:“百千萬工程”指揮辦、各專班成員單位)
39.建立信息綜合平臺調度機制。根據省、市統一部署安排,3月底前完成我鎮無人機視頻建設,通過實時視頻會議協調解決問題,項目化、清單化推進任務落實。(責任單位:“百千萬工程”指揮辦、政務服務中心)
十三、全方位落實資源要素保障
40.強化財政保障。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支持“百千萬工程”,重點用于典型培育、重點項目建設、重點工作開展、差異化獎補等。用足用好專項債支持,力爭80%以上新增額度用于“百千萬工程”項目。將財政基本公共服務資金的增量部分,統籌用于“百千萬工程”。(責任單位:財政分局)
41.強化用地保障。全面梳理我鎮“百千萬工程”項目,積極爭取市“百千萬工程”專項用地指標。(責任單位:自然資源分局)
42.強化金融支持。加強與各金融機構對接,組織鎮村力量配合金融機構創新開展“整村授信”等模式,鼓勵村(社區)申請、用好美麗鄉村貸、農房風貌貸等產品。用好“莞企轉貸”專項扶持資金,幫扶中小微企業解決臨時資金周轉問題。(責任單位:經濟發展局、農資領導小組辦)
43.強化人才支撐。落實“百舸計劃”人才行動,加強技能人才培養,促進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創業。加強對基層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審傾斜力度,引導各類專業人才服務鎮村發展,強化“鄉村工匠”隊伍建設。(責任單位:黨建工作辦、人社醫保分局、農林水務局)
十四、加大廣泛宣傳引導力度
44.強化社會輿論宣傳。創新主題宣傳,積極推動“百千萬工程”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進家庭。充分發揮傳統媒體、融媒體、自媒體矩陣作用,通過專欄頻道、創意產品、一線訪談等形式開展立體式、多角度、全覆蓋宣傳,展示我鎮重要政策、典型亮點和先進事跡。(責任單位:“百千萬工程”指揮辦、宣教文體旅游辦、黨政綜合辦、教育管理中心、經濟發展局、婦聯、新聞傳媒中心等)
45.強化政策理論宣講。舉辦“百千萬工程”專題宣講活動10場以上,開展“百千萬工程”系列專題展覽展示。將“百千萬工程”列為黨校干部培訓主體班固定主題。制作系列政策宣講視頻,擴大新媒體和自媒體社會傳播面。(責任單位:“百千萬工程”指揮辦、黨建工作辦、宣教文體旅游辦、鎮委黨校、新聞傳媒中心等)
十五、狠抓督查落實考核工作
46.開展村(社區)打擂比武活動。出臺鎮“百千萬工程”打擂比武考評方案,定期組織各村(社區)開展“百千萬工程”大比武等活動,每季度對各村(社區)工作情況在全鎮通報、上墻展示,營造爭先進位、比學趕超氛圍。(責任單位:“百千萬工程”指揮辦)
47.抓細重點任務落實。制定印發年度重點任務清單,細化分解工作任務,定期開展專項督辦。扎實做好年度考核工作,將省、市、鎮交辦的各類重點工作事項納入鎮年度考評,強化考核結果應用,發揮好考核指揮棒作用。(責任單位:“百千萬工程”指揮辦)
48.做好考核督查整改。對省、市、鎮指揮辦、紀委考核督查中發現的共性問題形成整改臺賬,明確責任部門、整改期限,逐條逐項抓好整改落實,推動整改成果有效轉化運用。(責任單位:“百千萬工程”指揮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