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打開行政區劃_中國東莞橋頭街道欄目頁面,本頁面是由15個視窗區共計15個區域組成,操作幫助請按Alt加問號鍵。
提示:您已進入視窗區1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中國東莞橋頭街道欄目”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提示:您已離開視窗區1
提示:您已進入視窗區4
提示:您已離開視窗區4
明清時期名人
提示:您已進入視窗區6,本區域含有2個鏈接,按下Tab鍵瀏覽信息

  羅中

  羅中,男,橋頭逕貝人。明朝弘治六年(1493年)中進士,江西左參議。

  羅一道

  羅一道,字貫卿,名中山,男,橋頭逕貝人。明朝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中舉人,同年登進士。曾拜湛若水為師,在天關精舍攻讀,精通諸子百家和歷史,稟性直率誠摯。

  他在朝廷上對皇帝說話時,言語往往激烈爽直,曾對皇上說道:“君王的品德沒有比‘敬天’更重要,但祈禱酬神并作敬天的實質;君王治理國家的辦法沒有比教育百姓勤勞生產更好,但求神拜佛并作使百姓勤勞的意思?!贝髮W士徐階認為羅一道是個奇才,打算帶頭倡導他的主張,但同僚卻因此而不滿,壓制了他兩次甲科(最高級)考試。

  羅一道當刑部主事時,正當嚴嵩掌一國之權,其子嚴世藩以仗權勢,營私舞弊。他曾贊賞羅一道的才華,有意提拔他,但要財物為條件。有人勸羅一道賄賂嚴世藩,可得高官。羅一道說:“官職高低是命運安排,讀書人應知難而進,知界而退,豈能靠行賄以求升官晉爵呢?”因此,嚴世藩懷恨在心,箝制他十余年,使其不得調用。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嚴世藩被殺,嚴嵩被革職,羅一道才升任郎中。當時,禁衛軍錦衣校尉郭從科恃勢殺人,犯下大罪。冢宰、司寇想為他開脫罪責,暗中送銀子千兩賄賂羅一道。羅一道堅決不予寬容,將兇犯繩之以法。浙江有個在朝廷當高官的貴族,誣陷良民盜賊,收監受審,羅一道查明此事,秉公辦案,立即釋放含冤受屈的百姓。那時,經羅一道平反的冤假錯案甚多。

  羅一道治政有方,政績斐然,被提升為福建按察副使,署學政事,管理學政事務。不久,又晉升為湖廣參政,領導、監督湖南、四川、貴州省三省的田賦及糧食儲備。按慣例,農民在納糧的同時,必須額外加納成串的錢給糧官作手續費,稱之為“滴珠”。羅一道就任后,首先帶頭革除這種不合理的制度,為萬民所稱道。重慶府有個著名的官吏,由于平時得罪當權者,結果被革職還鄉,羅一道曾安撫他,并為他先后多次向上舉薦,但終不起用。

  柘林地區發生兵變,近郊平民想到城中避難,但當時城門已關閉,羅一道便對縣令舒應龍說理,終使其開門接收百姓,一萬多平民的性命得以保存。

  督學余立是羅一道于壬戌年(1562年)分校所取的士子,兩人從沒通過一信。羅一道的兒子參加歲試,名次被排在下等,但不久便被余立排到優等。羅一道得知此事后,馬上寫信嚴肅批評余立,說為國取士,不該存有私心。羅一道辦事就是這樣公正嚴明。

  羅一道為官五十年,兩袖清風。他有7塊荒田共20余畝,歉收之年,連喝糊粥都不夠。他卒年84歲。著有《卹刑疏藁》、《中山存稿》等書。

  (摘自《東莞縣志》卷58第13頁)

  莫大綸

  莫大綸,男,橋頭人。清代嘉慶戊辰年(1808年)中舉人。

  羅順之

  羅順之,號愚谷,男,橋頭土橋人,清代嘉慶年間布衣、詩人。存詩三首:

  山中月

  翠巒青嶂玉精神,獨群乾坤滿一輪。

  萬頃琉璃開碧澗,九霄風露湛紅塵。

  涼侵鶴夢先驚曙,白透梅魂欲嫁春。

  記得羅浮香雪夜,好笛清影證前身。

  舟中月

  垂陽如發集昏鴉,月傍孤舟到海涯。

  亂港漁燈光化水,半天蜃氣結為霞。

  影連芳渡迎桃葉,白映蓬窗散荻花。

  多少潯陽司馬意,青衫今夕泣琵琶。

  茅店月

  雞聲咿喔出山莊,一宿行人又戒裝。

  星辨有無連馬眼,路分高下轉羊腸。

  編籬疏密燈如豆,煙樹朦朧葉著霜。

  遙憶故園今夜白,板橋風露正他鄉。

  李輝揚

  李輝揚,男,橋頭李屋人。清代道光庚子恩科武舉。

  李汝龍

  李汝龍,男,橋頭李屋人。清代同治三年甲子科武中式第二十三名,武舉。

  莫大森

  莫大森,男,橋頭鎮大洲人。清代同治壬戌行已未恩科武舉。

  羅應元

  羅應元,男,橋頭田新人。清代同治丁卯科武舉。

  鄧安邦

  鄧安邦,字保臣,男,橋頭湴湖人。清代咸豐、同治、光緒年間武將,歷任廣協左營都司、撫保中軍參將,廣州副將,與當時提督方耀、鄭紹忠齊名,有“粵東三將”之稱。

  鄧安邦自小家貧,年輕時隨父居住廣州,服勞役,供奉養。他體力很強,好練技擊,遇事喜歡仗義扶助,有古代俠士風范。咸豐皇帝即位初期,粵東有盜賊為害,他應征當上練兵長官。咸豐四年,小刀會李文茂集結數萬人進攻廣州北門,政府軍隊戰敗,鄧安邦率300兵士在小磨盤山抵抗,所向披靡,李文茂盜賊敗走。廣東都督葉名琛在五層樓上觀戰,見鄧安邦勇敢抗賊,派人傳詢姓名,后被提拔任廣東協左營都司,同僚稱他為“鄧勇士”。

  咸豐七年,英軍侵廣州,鄧安邦率500名粵東勇士,在東郊抵抗,在三室墟戰斗中打退英軍,中英議和成功。英軍在人群中看見鄧安邦,被視為“勇將”。不久,因屢次戰敗小刀會、“土匪”和海盜,積功升任都司,賞戴花翎。隨克復順德、和平、鎮平、嘉應等城。調援福建,收復武平,詔安各縣,先后攻破埽九嶺、茶園等賊營七座。安仁老墟賊營十余座及坑口、超竹、大柘等賊巢,用“全股蕩平”來陳述鄧安邦的功績,封“游擊加參將”官御,賞賜銳勇(最勇敢的)巴圖魯(滿族語,即“勇士”)稱號。

  同治六年(1867年),跟隨廣東巡撫蔣益澧去剿新寧、曹沖匪賊。剿平后,封“參將加副將”官御。

  光緒四年(1878年),剿平盤踞佛岡、廳城的匪賊,以記功稱之“總兵”。

  光緒九年(1883年),法軍依靠優越的裝備,入侵越南,挑起中法戰爭。次年(光緒十年,即1884年),鄧安邦駐防魚珠,創造出炮臺、地雷、地營等軍事設施來加強防衛力量。不久,晉升潮州鎮總兵。1887年9月10日《申報》刊載:鄧安邦督造魚珠炮臺,和廣東軍民一起,一心投入抗法。法軍沒法進攻廣東。鄧安邦從記名總兵,“升授潮州鎮總兵,(七月)初七啟程履任。官船三艘,用火輪拖帶。時炮同若連珠,各炮船亦開炮相送,極其熱鬧?!?/p>

  鄧安邦卒年68歲。1889年3月6日《申報》刊載:“前任潮州鎮總兵鄧保臣鎮軍,于上月十九日、二十日開吊。省中文武各官均行禮,素車白馬,絡繹于途。鎮軍有子九人,孫十余人,福壽兼隆,一時無兩?!?/p>

  鄧安邦為官清廉,寬待士卒,禮讓士大夫;處理問題客觀公正,不偏不倚,故部下服從指揮、堅強勇敢,即使野蠻成性的人,只要經過他教導,亦樂于盡己所長。他嚴厲整頓捕務,多次擒斬大盜,維護了各縣社會治安。凡屬他管轄之區,過去如有打斗、搶劫、抗交公糧等現象,只聽到鄧安邦的名字,便銷聲遁跡。兩廣總督張之洞把鄧安邦的情況奏,光緒皇帝賜恤,宜付清史館,為鄧安邦立傳,記以存世。(摘自《東莞縣志》,內容有補充)

  莫雄謀

  莫雄謀,字洛臣,男,橋頭石水口人。清代光緒二年丙子科見進士;光緒六年(1880年)庚辰科武進士,藍翎侍衛,云南曲尋守備。

  羅龍驤

  羅龍驤,字宇寅,男,橋頭逕貝人。清代光緒九年(1883年)癸未科武進士,藍翎侍衛。

  莫大奎

  莫大奎,男,橋頭大洲人。清代光緒十五年武舉。

  鄧禮賢

  鄧禮賢,男,橋頭湴湖人,鄧安邦之子。光緒乙酉(1885年)中舉人。

  鄧仕康

  鄧仕康,男,橋頭湴湖人,鄧安邦之子。光緒己卯(1879年)副貢,官刑部朗中。

提示:您已離開視窗區6

附件:

中國東莞橋頭街道欄目_中國東莞橋頭街道欄目
提示:您已進入視窗區14,本區域含有4個鏈接,按下Tab鍵瀏覽信息
版權所有: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承辦:東莞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網站標識碼 : 4419000098
備案號:粵ICP備19114884號?????? 粵公網安備 44190002000375號 ??????技術支持:開普云?????? 網站地圖???? 聯系我們
提示:您已離開視窗區14
拼音 簡體
重置
聲音開關
聲音開關
語速
語速
閱讀方式
閱讀方式
配色
配色
配色
放大
縮小
鼠標樣式
十字線
大字幕
說明
更多服務
讀屏專用
退出服務
導航區 ALT+1
視窗區 (15) ALT+2
交互區 ALT+4
列表區 ALT+5
正文區 ALT+6
服務區 ALT+7
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