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寮步鎮接待游客165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25億元,帶動全鎮社消零總額突破360億元?!?月1日,東莞寮步鎮黨委書記趙智佳接受南方日報、南方+專訪時表示,作為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鎮之一,2024年,寮步鎮將錨定“打造科創智造強鎮、香韻文旅名鎮、產城人融合典型鎮”的發展目標,堅持高位統籌,強化要素保障,以頭號之力推進“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

南方日報、南方+:寮步鎮地處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中樞,位處東莞地理幾何中心。2024年,寮步將如何以“百千萬工程”為牽引,在哪些領域展現新作為、激發新動能,勇當高質量發展先鋒?
趙智佳:寮步是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鎮之一。2024年是寮步“百千萬工程”典型突破、引領全面的關鍵之年。我們將錨定“打造科創智造強鎮、香韻文旅名鎮、產城人融合典型鎮”的發展目標,堅持高位統籌,強化要素保障,以頭號之力推進“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主要是從“四個突出”方面著力。

一是突出以產聚勢,激發鎮域經濟新動能。堅持以新型工業化為引領,做強新一代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新型儲能、新材料、聲學光學等戰新產業集群,壯大人力資源服務、檢驗檢測、電商直播等生產性服務業,搶占文創潮玩、高端食品等國潮新賽道,力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5%,為全鎮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
二是突出以城提級,繪就綠美寮步新圖景。整合莞香、籃球、汽車、古村、生態等資源,聚力打造總長23公里、覆蓋21個村(社區)的“莞香飄溢”典型風貌帶,包括稻香村韻環、香車長街環、籃球客廳環、莞香雅市環、佛嶺田園環等“一帶五環”典型節點,串珠成鏈。全域推進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建成美麗庭院300戶、帳篷公園5個,新增碧道6.7公里,打造岸綠水清生態環境。
三是突出文旅融合,煥發古韻香市新活力。打造香市古鎮、籃球中心集裝箱夜市、汽車城升級改造首開區、西溪古村、佛靈湖露營區等載體,擦亮“香市、車市、夜市”三大文旅IP。
四是突出以人為本,打造民生幸福新標桿。加強補齊民生“五個位”,新增公辦學位3100個、新增停車位不少于3500個。加快寮步醫院新院選址建設,年內推動2個城中村改造,啟動500套保障性住房建設,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以高質量民生服務托起群眾“穩穩的幸?!?。

南方日報、南方+:寮步鎮文化遺產豐厚,是廣東歷史上的香市所在地,面向2024年,寮步將如何促進文旅深度融合,提高文化惠民水平,進一步打響文化強鎮名片?
趙智佳:寮步是中國沉香之鄉、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擁有國家4A級旅游景區2個、國家3A級旅游景區1個,2023年全鎮接待游客165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25億元,帶動全鎮社消零總額突破360億元。
2024年,寮步將以創建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為目標,加強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文旅融合發展高地。

擦亮“香市、車市、夜市”三大文旅IP。串聯牙香街、香江公園連片打造香市古鎮,做強莞香抖音電商直播基地QIC質檢倉一體化運營中心,促進“香市”復興。推進汽車城升級改造,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布局,打造二手車出口基地,帶動“車市”煥新。整合籃球中心集裝箱夜市、西溪古村等資源,支持酷拼超級工坊、哈一代總部基地等項目建設,推動山姆會員店和云上店建設營業,引領年輕消費新風尚,激活“夜市”魅力。
打造公共文化新空間。加快推進寮步文化藝術中心、12個“書寮”新型閱讀空間等文化陣地建設,推出西溪古村“元宇宙”項目、香博館“云參觀”等公共文化服務。高標準舉辦國際沉香文化產業博覽會、國際汽車文化節、“粵韻香市”粵劇等節慶活動。依托名師名家工作室賦能鄉村文化振興,做好寮步香市、潮繡、豆醬等非遺項目的傳承推廣,爭創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鎮、廣東省文化和農業休閑示范鎮。
南方日報、南方+:2024年,寮步將如何以“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為引領,以“投資年”行動為突破,推動鎮街產業制造實現跨越式發展?
趙智佳:寮步將緊扣“投資年”工作主線,緊盯“項目、空間、效率”,全力打好四大攻堅戰,力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以上。
一是打好空間拓展攻堅戰。以香城現代化產業園和籃球中心片區兩大片區為“拓空間”主戰場,完成統籌整備土地720畝。全面開展“清地行動”,推出掛榜招商產業用地380畝。加快25宗“工改工”項目建設,力爭拆除整備750畝。

二是打好招商引資主動戰。實施“大招商”2.0版行動,建立土地庫、廠房庫、項目庫“三庫”聯動,用好4000萬元產業發展專項資金,聯合行業商協會、招商機構、園區平臺、產業基金等多點發力,力爭招引10億元以上項目2個、30億元以上項目招引再突破。
三是打好產業升級突圍戰。完善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全鏈條協調解決項目落地問題。力爭全年完成工業投資43億元、工業技改投資18.7億元。搶抓“智轉數改”和國產替代風口,深入推進新一輪“大技改”,推動50家企業完成數字化轉型,推動高偉光學等13個增資擴產項目新增工業產值超40億元。
四是打好項目落地提速戰。加強重大項目的儲備和滾動接續,形成“洽談一批、落地一批、動工一批、儲備一批”的良性發展格局。用好“企莞家”等平臺,落實重大項目領導包干制和“首席服務專員”,營造“拎包落地”式的投資環境。(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