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
ico
ico
日韩欧美综合
當前位置: 首頁 > 聚焦東莞 > 東莞要聞
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東莞市代表團舉行開放團組活動 韋皓呂成蹊等代表回答媒體記者提問
中國東莞政府門戶網站      2025-01-16 11:02:55  來源: 東莞+
【字體:

  1月15日下午,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東莞市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審查計劃報告和草案、預算報告和草案,并面向媒體開放,多家中央、省、市媒體到會旁聽采訪。在發言環節結束后,媒體記者對代表進行集中采訪,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穩住外資外貿基本盤、推動產業科技互促雙強、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科研成果產業化、發展文旅產業等關系東莞長遠發展和社會各界關心關注的話題進行提問?! ?/p>

  央廣網:東莞是外貿大市,2025年將采取哪些舉措全力穩住外資外貿基本盤?

  省人大代表、東莞市委書記韋皓:東莞是外貿大市、制造業大市。經過多年發展,東莞與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合作越來越緊密。2025年,東莞將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部署要求,打好“五外聯動”組合拳,出臺和實施“穩外貿30條”,以更大的力度穩外貿穩外資,推動全市外貿進出口保持平穩增長。

  一是全力支持企業拓展國際市場。一方面,繼續穩住傳統優勢市場份額,支持企業通過產品更新、技術升級提高核心競爭力,通過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獲取穩定的外貿增長。另一方面,深度開拓“一帶一路”等新興市場,加強對東南亞、中東、拉美、中亞等市場的營銷力度,助力莞貨莞品銷往更多國家。

  二是大力發展跨境電商,加強海外倉建設,多層次對接國內外重點電商平臺,服務跨境電商在通關、電子信息、倉儲等方面提供便利條件。全力推動“跨境電商+產業帶”發展,打造跨境電子商務完整的產業鏈和生態鏈。

  三是打通物流堵點,創新打造東莞-香港國際空港中心。東莞-香港國際空港中心有效幫助企業產品通過香港“直飛全球”,節省物流成本和時間超過30%。自2023年4月正式運行,2024年便完成168億元進出口貨值,發展態勢迅猛。下來,我們將持續加強對東莞-香港國際空港中心貿易通道建設、規則機制銜接的支持力度,為大灣區制造業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進出口通道。

  四是以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東莞將促進本地企業增資擴產,引導企業加快轉型升級,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賦能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強化靶向招商,大力吸引先進制造業企業投資東莞。拓展優化產業空間,近年來規劃建設了總面積80平方公里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未來還將整備10萬畝連片產業空間,招引更多全球知名企業來莞投資人工智能、先進材料、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高端產業重點環節。

  東莞擁有180多萬戶市場主體、22萬家工業企業、近1.4萬家外資企業、超過1萬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2025年,東莞將在國家、省的正確領導下,扎實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更好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推動經濟持續向好。

  南方新聞網:東莞是廣東4座GDP超過萬億元的城市之一。2025年,東莞經濟發展優勢體現在哪些方面?如何加快補短板、尋找新的增長點?

  省人大代表,東莞市委副書記、市長呂成蹊:過去一年,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東莞全面完成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面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壓力和挑戰,我們有信心、有底氣應對。這股信心和底氣來源于東莞“一優三強”的比較優勢。一是優在區位,東莞是中國唯一一個被三座一線城市包圍的城市,地理優勢得天獨厚;二是強在制造,東莞工業占比全省第一,產品覆蓋8成以上的工業門類,產業生態完善;三是強在開放,東莞與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經貿合作關系,進出口總量連續多年走在全國前列;四是強在成本相對較低,適合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

  2025年,我們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加快強優勢、補短板、增動能,努力實現今年經濟增速與全國全省同步。重點做到“四個奮發有為”:一是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中迎難而上、奮發有為。加強企業梯度培育,實施倍增計劃,重點推動與廣深的產業創新協同發展,以毗鄰深圳的塘廈、鳳崗鎮為突破口打造先行區,率先實現莞深同城化、一體化、協同化。二是在全方位擴大內需中迎難而上、奮發有為。一方面是大力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搶抓國家加力擴圍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的機遇,出臺消費分層供給、首發經濟、銀發經濟等政策;另一方面是全力提高投資效益,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推進城中村改造項目和現代化產業園建設。三是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中迎難而上、奮發有為。加快推動八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壯大八大新興產業,超前布局四個未來產業,大力實施“人工智能+”行動,加快打造濱海灣人工智能新區,推動人工智能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四是在提升政府服務效能中迎難而上、奮發有為。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統一對企服務平臺,加快打造與廣深一體化的營商環境,以更加厚實的硬實力擔負好挑大梁重任。

  羊城晚報:近年來,東莞大力推進文化強市建設,城市品質不斷提升,對年輕群體的吸引力持續增強,來莞過節、留莞過節成為新趨勢、新常態。請問東莞各級各部門如何搶抓這一機遇?在發展假期經濟、發展文旅產業方面有何新動作?

  省人大代表、東莞市莞城街道黨工委書記陳釗:東莞是一座充滿希望、充滿活力的城市。近年來,面對人民群眾更加迫切的文化需求,我們大力推進文化強市建設,提出打造城景交融、主客共享、近悅遠來的“灣區潮流生活休閑集聚地”,接連推出東莞草莓音樂節、東莞馬拉松、潮流東莞火柴盒城市藝術TIME等文化活動,深受群眾熱愛和追捧。

  我所在的莞城街道,是東莞的老城區。我們利用歷史文化資源打造東莞記憶項目,去年12月首開區一期對外開放,市民反響熱烈、爭相打卡,日均客流量近4萬人次。東莞記憶這個項目不只是一個文旅項目,更是一個老城活化的項目,除了采取微改造的方式,我們還對建筑進行修繕保護,呈現它原來的歷史面貌。與此同時,對整個街區的地下管網、市政設施、消防設施進行整體更新,切實提升生活品質。

  在履職過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人民群眾對于優質文旅項目的需求和期盼,也感受到各級黨委、政府近年對發展文旅經濟的重視。相信在各級政策措施的支持下,全省、全市的文旅產業將迎來更美好的未來。

  南方日報:制造業是東莞的立市之本,也是加快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依托。在推動產業科技互促雙強、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上,東莞企業享受到哪些政策紅利?新的一年,企業將如何落實響應省、市的有關工作部署,助力地方高質量發展?

  省人大代表、廣東先知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科學家余旸:我是一名數據科學家,也是一家人工智能和數據科學企業的負責人,在走訪企業的過程中,深深感受到東莞近年來圍繞“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在持續提升科技創新能級、加快形成具有東莞特色的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體系、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等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例如去年,散裂中子源二期、先進阿秒激光設施在莞啟動建設,東莞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產值增長10%,新增數字化轉型企業近2000家,全市R&D投入強度接近4%。

  在東莞從事研發工作已有7年時間,我們團隊從小到大,真真切切感受到省、市各種政策紅利。我也了解到,2025年東莞將深入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推進人工智能與東莞制造深度結合、賦能千行百業。我們將緊抓東莞作為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這一機遇,積極為東莞、為廣東建立起屬于自己的跨境電商平臺。企業作為創新主體,一定會在這樣戰略風口和政策支持下,不斷釋放創新動能。

  香港大公報:東莞擁有中國散裂中子源、正在建設先進阿秒激光設施等國之重器,香港正在加快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在科技創新資源共享和大科學裝置開放合作方面,莞港之間、大灣區之間是否存在新的機遇?新的一年,將如何推動科研成果產業化?

  省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黨委委員、中國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副總指揮陳延偉:作為一名長期在東莞工作、生活的省人大代表和科技工作者,我關注到東莞近年來認真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要求,努力為粵港澳科技創新資源共享和大科學裝置開放合作對接創造有利條件。比如去年,東莞積極謀劃與香港共建粵港科創制造開放合作區,推動OPPO-香港理工大學聯合創新實驗室等一批莞港合作項目落地,松山湖、濱海灣兩個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累計引進287個港澳項目,香港城市大學(東莞)正式開始招生。

  我所在的中國散裂中子源(CSNS),是落戶在東莞的大科學裝置,建成至今,港澳地區共有7所高校用戶積極申請CSNS實驗機時,完成了76項實驗課題。我們持續深化與港澳高校合作,組建了“中國科學院高能所-香港城市大學-中子散射科學技術聯合實驗室”,共建了“粵港澳中子散射科學技術聯合實驗室”。未來,我們將依托中國散裂中子源相關技術,助力莞港之間、大灣區之間合作持續深化,推動相關產業發展和技術革新,助力科技成果轉化跑出“加速度”。



附件:

相關稿件
媒體報道
音頻視頻
文件
部門解讀
圖解類
新聞發布會
訪談
其他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文章關鍵詞:
 
相關新聞
主辦單位: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東莞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 : 4419000098
備案號:粵ICP備19114884號    粵公網安備 44190002000375   技術支持:開普云   網站地圖   聯系我們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東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