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門鎮生態科普暨寧洲污水處理廠二期游學活動
-
提示:您已進入導航區1,本區域含有7個鏈接,按下Tab鍵瀏覽信息
-
2021-10-21 17:27 -
來源: 虎門生態環境分局 -
【字體: 大、中、小】 打印 -
分享到:
提示:您已離開導航區1
水是生命之源,為提高學生對水環境的保護意識,接受環境教育,提高生態環境保護意識。10月20日下午,虎門鎮生態環境分局聯合虎門鎮宣傳教育文化旅游辦公室、鎮河長辦到東莞市環境教育基地寧洲污水處理廠二期舉辦題為“守護碧水清流·共建品質虎門”水生態科普游學活動,捷勝小學4年級約50名師生參加了本次活動。
本次活動邀請了中國科學院大學環境科學博士、東莞理工學院生態環境與建筑工程學院副教授李衍亮老師和國家清潔生產高級審核師、東莞市清潔生產科技中心常務副主任紀傳偉老師以及寧洲污水處理廠多名技術人員進行講解。
活動現場首先由虎門生態環境分局支部委員李燦文講話,對今天參加活動的老師和同學們表示歡迎,希望同學們能在參觀過程中,了解污水處理廠的基本運作,以及雨污分流、污水處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義,提高環境保護的意識。隨后在導師的帶領下,同學們分成兩組,實地參觀了污水處理廠的處理工序。第一道工序粗格柵,在這里污水中的大個垃圾會被篩檢出來,通過泵房,第二道工序——細格柵,經過粗檢過的水再來到這里,把那些漏網的小東西再做進一步篩檢,經粗、細格柵過濾后的污水會進入第三站沉砂池,在重力的作用下,無機顆粒物如比重較重的砂石等將慢慢沉入池底,無機顆粒與污水分離排出系統,上清水則進入下一個處理設施;接著進入——生化池,這也是整個污水處理的核心部分,接著再進入——二沉池,進一步凈化水質,而后要再加入化學藥物進行處理,加完化學藥劑后的水經過濾布濾池和紫外消毒渠,這樣一圈下來,原本烏黑發臭的污水就變成了清澈透明達到排放標準的水。
在參觀過程中,技術人員在進水口和出水口分別提取了水樣,讓學生們進行觀察?,F場參觀完畢后,還進行了進出水樣對比、絮凝實驗、神水顯字等實驗,讓學生親自參與,在實驗中了解相關的環境知識,在環境知識問答環節,學生們踴躍回答,大膽分享今天的收獲活動最后,工作人員向師生們派發宣傳資料、環保袋、環保鉛筆和筆記本等禮品。
參加活動的學生們表示很開心,這次參觀活動能讓他們了解到人們日常的生活污水是如何處理的,經處理后又是以什么樣子重回大自然的。通過本次活動,他們意識到保護水環境和水資源的重要性,明白到大家必須要從身邊小事做起,采取措施節約用水,絕對不能隨意亂排污水,對虎門的水環境造成污染。
▲圖為活動現場
▲虎門生態環境分局支部委員李燦文講話
▲老師對展板知識進行講解
▲師生在導師帶領下到生化池察看水質情況
▲到二沉池進行參觀
▲到綜合池進行現場講解
▲技術人員向學生展示絮凝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