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您已進入導航區1,本區域含有5個鏈接,按下Tab鍵瀏覽信息
提示:您已離開導航區1
|
|
|
|
提示:您已進入視窗區3
提示:您已離開視窗區3
近日,厚街幼兒園內經常傳出稚嫩的厚街話童謠。依托80%本地師資優勢,厚街幼兒園積極構建“全年齡段浸潤式”粵語教學體系,讓特色文化教育成為學前教育新亮點。
上午9時,大一班教室里,孩子們正用粵語演繹《數字兒歌》,稚嫩的發音中透著地道韻味。據介紹,厚街幼兒園通過“三階浸潤法”和角色扮演、節慶活動等場景化教學,讓兒童在幼兒園階段,自然掌握500多個厚街話及粵語詞匯。
厚街幼兒園園長杜小芹說道:去年開始,小班孩子們就開始接觸本土的厚街語言,我們同時也在推廣粵語。小朋友從剛開始的詞匯開始,慢慢地到學說句子,到現在孩子們讀兒歌、唱粵語歌,一路循序漸進地學習,孩子們在學習當中,都收獲了很多家長的贊譽。
據介紹,有家長用短視頻記錄小朋友用厚街話介紹紅薯糖水的制作過程,獲3萬點贊。超六成家庭自發組織“粵語角”,跟孩子們用厚街話互動。
厚街幼兒園大一班 龐栩淇說道:我和爺爺奶奶在家里講厚街話。
厚街幼兒園大一班 葉楷熙說道:我喜歡講厚街話
隨著“90后”本地教師群體崛起,方言傳承正從“搶救性保護”轉向“創新性發展”。教學過程中,該園還組織退休教師、本土媽媽團構成的“方言智庫”微信群,協助老師開展方言普及課程。
杜小芹說道:我們厚街幼兒園,本地的老師占了80%以上,所以我們現在是每個班級都有本地的老師。
厚街幼兒園大一班班主任黃海茵說道:每一次的粵語課堂,小朋友都很感興趣,和我一起去學粵語和厚街話,學起粵語來有模有樣。同時,我和小朋友都很喜歡用厚街話來溝通,這樣可以讓小朋友更好地欣賞粵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