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版
  • 無障礙版
  • 關懷版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 首頁 > 街鎮 > 中國東莞黃江鎮欄目 > 走進黃江 > 文化建設 > 文化風俗
分享到:
民間習俗
  • 2021-08-03
  • 來源: 本網
  • 發布機構:東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 【字體:    

祝壽習俗


祝壽也稱“過生日”或“做生日”,它是流傳于東莞市黃江鎮的民間習俗。在農村“出生日”亦叫做“壽日”或叫“記壽日”,為老人祝壽一般是從60歲開始。

歷史淵源


    黃江鎮梅塘區人口5000多人,主要姓氏有陳、李、黃、翟等,廣東省南雄珠璣巷(故名梅嶺)是他們的“祖宗故居”。南宋末年,河南官員為了避元軍的鐵蹄而挾民難逃,在南雄安頓了下來。為懷念故里,把巷子改為了和先都開封城“珠璣巷”同樣的名字。珠璣巷的住戶后來又沿江南下,一路歷盡苦難,他們最終遷到珠江三角洲,成了廣東許多族人的祖先,他們在珠江三角洲一帶開村立族、繁衍子孫。黃江梅塘區的祖先是在明末清初年間先后從東莞長安、白馬等地南遷的“珠璣巷”人分遷過來的。幾百多年過去了,這里的人勤勞善良,民風淳樸,風土人情具有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相融合的特征,傳承了傳統文化尊老敬老的祝壽習俗。

 基本內容

  從小孩到老人,自古以來在中國就有“做壽日”習俗,一般小孩“過生日”比較簡單,在古代農村一般是父母為小孩準備一頓好吃的飯菜或為小孩準備新衣服或禮物就算“過生日”了,而老人過生日一般由兒女操持,全家參與,儀式隆重。為老人祝壽一般是從60歲開始,稱為“做大壽”。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生活方式的改變,現在的祝壽形式雖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老祖宗幾千年傳承下來的祝壽習俗仍然在群眾中流傳著。

一、祝壽準備。第一是壽品的準備。壽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用來孝敬老人或招待賓客的水果、壽桃、點心、菜肴和酒水等,其中壽桃是一定要有的,以前壽桃每家都會做,現在一般都到市場買;二是外子女還要提前為老人送錢或禮物等。第二是拜祭物品的準備。如壽衣、對聯、蠟燭、壽香、利是包、雞、豬肉、壽面、壽糕等。第三要布置壽堂。壽堂一般在堂屋正廳,屋內張燈結彩,正面墻壁中間懸掛中堂圖畫,男壽多為南極仙翁,女壽多為瑤池王母,或八仙慶壽、或百壽圖、或紅紙書一大金色壽字。中堂兩邊為“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等祝福語句的對聯。墻下放禮桌,桌上陳壽桃、壽糕、壽酒等,兩邊兩支紅蠟燭。桌前地上鋪設紅氈或花席,以備后輩人行禮。第四是祝壽時間。祝壽時間最講究的,一般是在生日前一天或生日當天進行祝壽,當天一般是在12點之前要完成祝壽。民間有這樣的說法:祝壽只能提前,不能推遲,否則,壽筵結束,必生大病。

二、拜壽。拜壽包括包括兩個環節:第一是拜祭天地祖宗,拜天地的地點一般設在壽家門口地坪上,在一個谷籮上放一個簸箕(當地也稱“”)擺上煮熟的雞、豬肉、米飯、酒等,燒三炷香插在地上進行叩拜。拜祖宗在自家香堂或祠堂進行,形式和拜天地差不多,叩拜完畢就放鞭炮,拜祭結束。第二是拜壽,壽星公身著壽衣坐在壽堂前中央的壽椅上(若壽母健在也要坐在壽堂上)。壽堂臺面上擺上做好的壽桃、蘋果、紅包、紅燭等,子女、媳婦、兒孫等先站兩邊,然后主持祝壽的老人順序向老人行禮,一般成家的子女要全家一起行禮,未成家的可以單獨行禮(平輩拱手為禮,晚輩鞠躬或跪拜)。行禮完畢,師父要給每個來祝壽的親人唱壽歌:三杯酒,四杯茶,四邊天角享榮華;某某交子交孫,長福長壽“,唱完壽歌,進行下一環節——交壽。



三、交壽。交壽是指子女兒孫給壽星祝壽行禮完畢之后,壽星公要把“壽?!眰鹘o子女兒孫?!皞鲏邸狈绞椒浅Vv究,首先,由老人把壽桃和紅包用自家的舀水的“水勺”盛裝起來(據老人說用水勺盛裝壽品是祖先一直延續下來的習俗?!八贝砩?,“勺水”是“飲水思源”的意思。分壽桃時,要先“嘗壽”,即“長壽”的含意,就是壽星公先吃壽桃,吃法很講究,一般要拿兩個壽桃,表示“好事成雙”,吃壽桃時,壽星公只在壽桃的根部咬一小口就可以,然后才交給兒孫們“嘗壽”,兒孫吃壽桃一般是每人2個,兒子成家的也可以每家10個,有“好事成雙”或“十全十美”的意思,分完壽桃,壽星公最后還會給每個人發2個紅包,交壽結束。

四、壽筵。拜壽交壽完畢,主人請前來祝壽的親人或賓朋入席,先吃壽桃、壽糕、壽果等,眾人踴躍嚼食,說是替老人“嚼災”,然后才上菜,一般有條件的家庭宴席都有“是大腕葷菜”,有十全十美的意思。宴席開始,眾人要先給壽星敬酒,然后才開始喝酒吃菜,長壽面是壽宴上必有的食物,吃面時,兒女們要把自己碗中的面條撥向老人碗中一些,謂之給老人“添壽”。

五、壽終壽終是指老人去世,行將就木時的禮儀習俗。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傳壽”。過去的壽衣一般都是在長袍的前后各縫上一塊龍鳳呈祥中間有個壽字的四方布塊做成,老人去世后,要把家里保存好的壽衣給老人穿上,老人入殮時,壽衣前面的一塊壽布要留給去世的老人,背面的一塊壽布則一定要取下,留給年長的子女,意在“傳壽”——表示后代生息繁衍,長壽百歲。二是“哭壽”(亦叫唱長壽歌),是指老人去世后,家里的長女都要“哭壽”,聲調婉轉凄涼,每一句都有一個襯詞,表示感嘆、惋惜、寄托等豐富的情感,內容一般以歌頌、祝福老人為主,賦予來生美好的愿望!哭唱內容不受限制,見到什么唱什么,想到什么唱什么,據村里老人說,唱老人歌一天一夜都唱不完。

相關器具及其作品

相關拜祭的物品:壽衣、對聯、蠟燭、壽香、利是包、雞、豬肉、壽面、壽糕等。

主要特征及文化價值

(一)程式完整。

(二)象征的意象強烈。

(三)祝壽習俗是民間習俗最為莊重和普通的一種,它植根古老的人類文明,生息繁衍,代代傳承,這種與生俱來的人文精神,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體現了一個民族對生命的尊重,以及天人合一的智慧和信仰。

祝壽習俗蘊涵著豐富而深厚的家族情感,體現了深厚中華文明和嶺南文化的特征。傳承人有第一代:任尚,女,1980年去世,舊村人。第二代:陳容帶,女,85歲,田心村人。第三代:李彩章,女,50歲,龍見田村人。目前僅存的祝壽歌有:《報喜》、《點酒》、《雞啼》等。

祝壽歌選登:

長壽歌—報喜

拱手將英雙膝跪(嘍),你為娘生事報恩愁(啊);你雙手來拖齊報喜(嘍),你大家福祿壽延長(啊);你專前執福于興勝(嘍),你家肥屋潤萬年興(啊);子你專前身有并(嘍),你為人中直解神明(啊);你請醫著藥都吾靈應(嘍),你男哦快樂喪幽明(啊);你叫距千聲距不應(嘍),你難忘云回帶一聲(啊);你一來望距聲康大(嘍),14.你誰地又并二從泥(?。?/span>

長壽歌—點酒

銀飯三盅臺上擺事實啰/中間果碗我娘嘗啊/清酒三杯娘你足領啰/娘親飲落上山前啊/又有雞春和水飯嘍/又有心生酒禮共你陪行啊/臺前又有金雞擺嘍/金雞提起我娘回啊/銀寶紙前燒俾你啦/領落陰絲路口好行床啊/銀竹點蒲真響亮嘍/請你魂回雞監香啊/富貴榮華孫媳擁眾嘍/財丁兩進滿堂紅啊/娘菜陽臺修得善啰/又比拾云乘拒上西天啊。

長壽歌—雞啼

你的禽報曉金雞夢(嘍),你火樹銀花照路行(啊);你陽臺男女拖橋過(嘍),你拖登橋上莫洗巾狂(啊);你西棟里林旁蕩(嘍),奈河橋過莫悲哀(啊);你子丑有為難見面(嘍),小逢人孝嘆霞天(啊);你到臺五味難專線(嘍),識會難眠嘆五天(啊);你靚正容莊云并艷(嶁),成字擔頭挑粉煙(啊)

祝壽歌(一)

開口哭聲草個吉字(嘍),/吉字重重歸兒子本身(啊)../左腳噠返銀地醭(嘍),/右腳噠返金地臺(啊)../家肥屋潤金田度(嘍),/富貴人華子共孫(啊)./花碟年年多穩艷(嘍),/.福如東海壽綿綿(啊)./衣衫著緊為真本(嘍),/屋社田莊富立比兒(啊)./你已物件家中兒孫受(嘍),/比你兒子堂中勝過我爺(啊)./.銀席一張鋪落地(嘍),/.黃金到地前年勝(啊)./堆金積玉永無窮(啊)./頭擰谷懷金斗滿(嘍),/.腳擰金磚萬盞紅(啊)./.黃谷明燈在擰上(嘍)./高燈遠照子孫容(嘍),/天地排來兒子著白(啊)./.娘字正中兒子正壽(嘍),/.盡忠盡孝盡英雄(啊)./地種黃麻身上勤(嘍),/.孝過娘親福祿壽延長(啊)./.頭上青絲披打散(嘍),/耳上金環鐵打空(啊)./.黃紙寫成斜字撇(嘍),/.邀樂群吹手自懷(啊)./.門前桑達吹湖起(嘍),/.疊疊吹袍兒子興(啊)./.門前桑達吹湖起(嘍)/吹起華堂萬事興(啊).

長壽歌—半邊仔

除了竹頭草竹尾/竹尾贏高勝過石崇/你石崇富貴傳天下/你兒孫福祿壽延長/你銀倆過多聚住竹尾/你男孫女媳花紅孝/你兒孫發達滿堂紅/你名聲贏起千年勝/你贏起華堂萬事興/你紅紙寫浦金字貼/你金字安排乜也名。

長壽歌—落桶歌(一)

四個銅錢拋落觀倉桶咯/買落黃金比你求/我娘壯在牛眼地咯/壯在牛眼發子孫/娘壯在山龍口咯/騎正龍頭發子孫/左手發男右手發女咯/你大家都要公平云。

長壽歌-哭母親

玉竹沙參銀玉片嘍,/當心難望你談語啊。/狂風吹散林中鳥嘍,/監從仔那兩離分啊。/走上薄河方避難嘍,為有黃連大石駕離煙啊。/茶湖燒索兒桑草嘍,/東瓜南杏不亡完啊。/西角棱羊心不定嘍,/擺美滿臺勸懶挑啊。/谷真難煮離英內嘍,積其孤影更熬煎啊。/山地未知煮地有虎嘍,/吾世當更媳全啊。/先盤腿無長心浪蕩嘍,/黨心難解我愁長啊。

長壽歌-老人歌

九十臨頭娘你陰絲去嘍/保佑內外兒孫過一百歲又托長啊/你系老人行好路嘍/留翻紅福俾你孫兒啊/兒孫福祿多興旺嘍/保佑代代兒孫福祿來啊

長壽歌-三七做英雄

欄椅呢張娘你坐定。/嫁本臺前竹葉青。/欄前對上三行字。/左邊涂馬右邊涂羊。/中間有碗清河水。/玉女金童旁兩邊。/臺頭點著銀灑盞。/點著銀燈擺兩行。/臺頭紅福多紅勝/。紅福交還俾你子孫。/白粉踩高隨底起。/起高兩進發你孩兒。/盆種石榴托綠葉。/吹高完滿擺上臺前。/男女錦衣多鐵掛。/福祿從今進宅華。/貼后孝線人財旺。/空身除了盡除麻。/除化蘭前多發達。/發達兒孫蜜仔過容。/兒孫福祿雙多興旺。/福祿雙全歸你兒子本身。/哭起歌名欄你接定。/好字英雄福祿壽長。/進勝漢民臺上擺。/日生提起子孫容。/松糕四方人擁腫。/紅甜包皮勝石嵩。/民頭吹起民張閣。/帶高吹起子孫容。

長壽歌-十寶歌

點能學到吹羅谷米啊/手浦天上嫁你回船嘍/中間果位我娘登殿啊/西天果位你浦臺嘍/歸天請臺上坐啊/你系為城歸護家嘍/你系為城保佑你孫和媳啊/你系為城保佑你兒孫嘍/你系為城歸監香啊/你系為城歸保佑嘍

(以上根據村里老人錄音整理,白話語譯音,供參考)


東莞市黃江鎮人民政府

2021年8月3日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主辦: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東莞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 : 4419000098
備案號:粵ICP備19114884號    粵公網安備 44190002000375號    技術支持:開普云    網站地圖    聯系我們
-
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