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示:您已進入導航區1,本區域含有7個鏈接,按下Tab鍵瀏覽信息
-
2024-06-27 09:44 -
來源: 本網 -
【字體: 大 中 小】 打印 -
分享到:
提示:您已離開導航區1
自“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村尾村因地制宜,挖掘優勢資源,做強村域經濟,撬動鄉村發展活力,走出了一條和美鄉村發展新路徑。
仲夏時節,漫步在村尾村的荷塘邊,徐徐清風迎面拂過,放眼望去皆是荷花,或含苞待放、或競相盛開,形態各異,各美其美。碧綠的荷葉在微風中搖曳,千姿百態,構成一幅接天蓮葉無窮碧的“荷塘悅色”。荷塘邊的德興園,沿線可以看到“荷裳影室”“荷塘書畫舍”“蓮塘郵舍”、村尾曲藝中心,一個個充滿綠意、自然和諧、功能多樣的公共空間展現在眼前。這是村尾村結合本村姓氏“葉”打出的“荷塘葉色”文化品牌,如今公園成為村民茶余飯后愛去之地。
近年來,村尾村下足“繡花”功夫,扎實推進鄉村建設行動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去年以來,村尾村更是以頭號力度推進“百千萬工程”,持續推進農房管控和鄉村風貌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開展“四小園”建設等工作,實現村容村貌整體蝶變升級。
在推進人居環境風貌再提升方面,村尾村重點打造占地418畝的“村尾生態園”,與仁和水整治連成一片,建成集休閑、娛樂及觀光、吸氧的生態園。另外,計劃對龍子路村委會路段至村史館路段開展建筑外立面改造,通過對舊建筑外立面統一提升,達到視覺統一。
說起正月二十“何大仙誕”,相信很多橫瀝人都不會陌生。立村至今680多年,“何大仙誕”慶典活動迄今有三百多年歷史,是村尾淳樸厚德、勤勞好客的生動見證與悠遠傳承。近些年,“何大仙誕”節日活動形式進一步豐富,吸引了八方游客前來參加,助力村尾村的蓬勃發展?!昂未笙烧Q”只不過是村尾村積極打造自身文化品牌的生動寫照之一。在打造傳統文化品牌的基礎上,村尾村因地制宜,積極打造“荷塘葉色”“何大仙誕”“粵劇文化”三個品牌,廣泛宣傳“太平樓”“麻石巷”等特色傳統文化,盤活本村特色資源。同時,以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抓手,大力倡導和推動全民志愿服務,引導村民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家庭觀,營造敬老愛幼、鄰里互助、團結和睦、崇尚向善的濃厚文明鄉風。
與此同時,村尾村積極探索發展產業、盤活資產、合作開發等壯大集體經濟的好路子,促進集體經濟穩步增收。數據顯示,2023年村集體總資產、村集體經濟總收入、集體經濟純收入分別為25653萬元、3372萬元、2875萬元,同比增長6.03%、17.30%、22.35%,實現村集體各方面“提速”發展。在著力提升傳統村落“顏值”的同時,村尾村不斷提升產業發展“魅力值”,在企業周邊建設休閑區、小公園,配套基本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宜行宜居、生活便利為吸引力,更加堅定了企業做大做強的信心和決心,極大提升村尾商貿服務業。
精心筑“巢”,待“鳳”來棲。良好的環境效益,再次證明“環境就是生產力”。近年來,村尾村先后引進8個重大項目落戶,7家企業增資擴產。
為繼續推動村集體資產穩健增值,村尾村一方面全力優化環境,積極做好企業“服務員”的角色;另一方面,大力推進實施城市更新改造,切實拓展與優化發展空間。接下來將加速改造20畝舊廠房和盤活30畝用地,將這50畝作為工業投資、集體增收增長點,全力以赴招引大項目。
在現有的經濟效益基礎上,實行全民招商、以商引商,保障現有10多萬平方米集體物業的出租率。葉茂權透露,鑒于村尾片區人流物流較旺,市場主體3000多家,村委會將進一步理清思路,在商貿服務業、市政服務等方面提升品質、創造效益,奮力構建經濟強、社會穩、民生優、環境美的現代化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記者:朱偉紅、謝京余、葉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