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示:您已進入導航區1,本區域含有7個鏈接,按下Tab鍵瀏覽信息
-
2025-04-03 11:36 -
來源: 本網 -
【字體: 大 中 小】 打印 -
分享到:
提示:您已離開導航區1
在東莞橫瀝鎮恒泉社區的老巷深處,“恒香園”的招牌與斑駁磚墻相映成趣。十余面錦旗在店門上方獵獵作響,“樂善為民”“助人為樂顯真情”的金色字跡在晨光中跳躍,為這間不足30平方米的老店鍍上溫暖的光暈。三十多年來,這家以“物美價廉”立身的餅店,早已化作街坊鄰里的情感地標——這里飄散著記憶中的老味道,更涌動著市井長巷最質樸的溫情,詮釋著“小包子里的大情懷”。
恒香園的招牌美食,非東莞大包莫屬。清晨五點,67歲的朱汝明已在蒸騰的熱氣中忙碌。案板上,肥瘦相宜的土豬肉裹進發酵得宜的面皮,在老師傅的巧手下化作飽滿的“手掌包”。這個售價五元的東莞大包,咬開是嫩滑的瘦肉與浸潤醬汁的香菇,三十年如一日的扎實分量,讓街坊們笑稱“半個包子就能頂一上午”。
店老板朱汝明,今年已經67歲,但在做包子的許多環節上依然親力親為。朱汝明年輕時奔赴香港、廣州等地,潛心鉆研包點制作技藝。學成歸來后,于1993年開設了恒香園餅店,一晃到現如今已經有30多年。
“包子要好吃,三分靠手藝,七分憑良心?!敝烊昝鞑潦弥赴迳系拿娣?,道出堅守三十多年的秘訣。早年輾轉穗港學藝的經歷,讓他深諳傳統包點的精髓:每日現熬的豬油、定點采購的土雞蛋、絕不隔夜的餡料。晨光初露時,蒸籠騰起的熱浪裹著麥香漫過小巷,兩三個小時便售出數百個大包的盛況,是街坊們用舌尖投出的信任票。
店鋪“墻上美食”總引得路人駐足。2015年加入“墻上美食”項目后,這里便成了愛心流轉的驛站——顧客多買一份餐食化作墻上的愛心券,困頓者摘下便簽即可換取溫暖。10年間,這道特殊的“風景線”見證過困難群眾取餐的瞬間,記錄過暴雨天環衛工捧包避雨的溫情。
每逢傳統佳節,朱汝明總要上演“甜蜜突擊”:端午的堿水粽、中秋的月餅,連同招牌大包,總在清晨準時出現在社區孤老家門口。朱汝明的家人對他的公益行為全力支持,街坊四鄰也深受其影響,紛紛加入“隨手公益”的行列。
有時顧客買完包子,會主動放棄找零錢,為公益事業貢獻一份力量;甚至有人悄悄留下幾百元,囑托匿名捐贈包子給困難群眾。這般潤物無聲的善舉,讓小店化作愛心接力的中轉站。正如墻上某張泛黃便簽所書:“這口熱乎的,是家鄉的味道,更是人心的味道?!?/p> “包子雖小,卻能溫暖人心?!焙阆銏@美味的東莞大包早已超越了食物本身的范疇,它成為愛心傳遞的橋梁,讓社區處處洋溢著濃濃的溫情,生動詮釋著橫瀝“小城大愛”的深刻內涵。
記者:安娜、謝京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