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賦能“新生活”,產業助力“百千萬工程”。10月31日,東莞建筑行業高質量發展交流會遇上世界城市日,精彩觀點頻出、現場反響熱烈。
本次交流會由市屬國企東莞市城市工程建設集團(下稱“東莞城工集團”)、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東莞分社、南方輿情數據研究院聯合主辦。中國工程院院士孟建民、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理事長楊保軍、廣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總建筑師陳雄、中國城市經濟學會理事宋丁,以及東莞市有關部門領導、建筑專業師生、建筑企業和行業、協會專家代表出席活動。
交流會聚焦建筑氣質賦能美好新生活議題,4位知名院士專家帶來精彩的主題分享、6位業界大咖在沙龍討論中深度對話、現場還舉行了孟建民院士特聘顧問聘任儀式……優秀案例和一線經驗在這里匯聚,觀點建議和思維火花在這里碰撞,創新理念與前沿技術在這里交融,共話機遇挑戰、共議產業未來,為東莞建筑行業高質量發展掀開了新的篇章。
院士領銜,世界城市日暢談建筑高質量發展
活動預告發布后,東莞建筑界積極響應。世界城市日當天,相關政府部門、在莞建筑企業、東莞理工學院等政企學各界代表濟濟一堂,期待著這一場跨界聯動的思享盛宴。
在主題演講環節,4位業內知名專家從微空間、城市更新、集約資源與高品質建筑、城市迭代成長等不同的專業視角出發,深入探討了建筑如何提升氣質、推動產業提質增效、賦能城市高質量發展。
“不同建筑由不同的‘空間單元’構成?!?/span>孟建民以“‘空間細胞’研究——微空間建筑的創作與實踐”為演講主題,從“空間單元的角度”切入,分享了團隊在北京冬奧會、杭州亞運會上豐富的“微空間”應用場景和具體案例。
中國工程院院士孟建民進行主題演講
孟建民表示,科技進步對建筑發展的探索產生了巨大影響,建筑功能空間正從傳統的穩態性向智慧的可變性演進。未來,建筑將向著“穩定的架構體系+可靈活替換的空間單元”方向進化,以適應未來城市發展的新需求、創造美好生活。
城市擴張有極限,但城市更新無止境。圍繞“城市更新助力城市高質量發展”的主題,結合東莞石龍、松山湖、中心城區的建設實踐,楊保軍提出,城市更新要采用政府引導,企業、社會、個人共同締造的模式,共商共建、共謀共治、共享共贏。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理事長楊保軍進行主題演講
“東莞是一個平均年齡只有33歲的活力城市。活力代表年輕人多,年輕人多代表未來有希望,東莞應該成為年輕人追夢的舞臺,年輕人向往的樂土。”楊保軍表示,“我們要考慮到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把他們的需求融入城市更新,提升城市競爭力,把更多人才吸引進來。”
陳雄的分享聚焦“集約資源與高品質建筑的設計策略”。他在溯源嶺南建筑特色和營造智慧的基礎上,提出了大型復雜公共建筑的“合和建筑觀”。
廣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總建筑師陳雄做主題分享
陳雄認為,嶺南建筑既要傳承傳統建筑策略及技藝的精華,也要不斷創新,鼓勵采用新技術、新材料,發展出適合時代需求的、滿足現代工作與生活的氣候適應性策略,創造出適應嶺南氣候特點、具有嶺南文化內涵、反映時代特征的現代嶺南綠色建筑。
陳雄以林克明故居修繕活化的案例為例,深入淺出地闡述了在城市更新里歷史文化建筑的活化與利用?!拔覀冏鼋ㄖ恢痹谧鰟撔?,雖然歷史文化建筑比較小,但通過活化利用,可以留住城市的歷史,什么是好建筑?好用、好看是好建筑,對建設管理者來說,好建、好管也是好建筑?!标愋壅f。
宋丁以“建筑業助力東莞城市迭代式成長”為主題,從東莞城市目前發展的問題出發,提出了建筑業助力城市迭代式成長的建議。
中國城市經濟學會理事宋丁做主題分享
宋丁認為,首先是打造兼具綠色理念和海洋理念的生態建筑,體現海納百川的城市精神,同時構筑未來建筑的承載體和智創鏈,還要打通產業之脈與城市之脈“任督二脈”。通過建筑創新群落的營建,實現城市突圍,實質性提升東莞對外的形象辨識度、功能釋放度、價值美譽度及品牌擴張度。
深度對話,行業領軍者共議建筑賦能生活
活動現場還設置了行業專家主題沙龍環節,6位來自建筑企業、行業協會的專家圍繞“建筑氣質賦能美好新生活”,開啟了一場關于建筑與城市、當下與未來、理論與實踐的深度對話,為行業未來發展建言獻策,共享行業新機遇。
交流會主題沙龍現場
東莞需要怎樣的建筑來引領城市氣質?
深圳市微空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總經理曾國昆說,東莞應以“好房子”即優質住宅來呼應“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的城市定位。
深圳市微空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總經理曾國昆在主題沙龍環節分享
深總院建設科技推廣中心主任、深圳市四星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張莉提出,東莞應利用好山水連城的優越自然環境,保持原有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傳承,不必執著于競賽“高樓大廈”。
深總院建設科技推廣中心主任、深圳市四星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張莉在主題沙龍環節分享
“東莞應該打造特色建筑標志。”東莞理工學院教授田俊表示:“融合東莞的城市特色、現代建筑美學,以及全球化元素,成為吸引全球游客和提升城市知名度的重要地標?!?/span>
東莞理工學院教授田俊在主題沙龍環節分享
未來裝配式建筑將成為主流,東莞需要從哪些方面發力來助力建筑產業的發展?
東莞市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彤煒表示,鑒于建筑行業工人老齡化和建筑垃圾處理廠超負荷的現實挑戰,東莞必須積極擁抱裝配式建筑的主流趨勢,摒棄單純的裝配式建筑理念,轉而注重精細化的設計規劃和嚴格的質量管理,以先進城市為標桿,激發產業鏈的整體活力。
東莞市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彤煒在主題沙龍環節分享
最近,一批模塊化“預制房屋”從東莞碼頭出發,走向世界。張彤煒認為,這是一個好的開頭,東莞有著便利的交通和工業化基礎,這對于打造裝配式建筑完整產業鏈、撬動未來建筑行業的發展很有優勢的?!跋嘈旁诓痪玫奈磥?,我們會有更多的優秀裝配式產品揚帆出海,擦亮東莞建筑行業的特色品牌?!睆埻疅樥f。
在廣東省裝配式建筑與綠色建材專家委員會副主任趙曉龍看來,推動裝配式建筑在東莞高質量發展,需要政府財政激勵、人才支持和行業監管等多維層面的支持。
廣東省裝配式建筑與綠色建材專家委員會副主任趙曉龍在主題沙龍環節分享
回歸主題,在鄉村振興和城鄉融合發展的背景下,建筑企業,特別是市屬國企,應該如何帶頭謀劃參與鎮村規劃建設,形成示范帶動效應,助力“百千萬工程”?
馬德超認為,建筑企業,尤其是市屬國企,要通過結對幫扶關系,明確幫扶項目和形式,制定幫扶清單和實施方案,形成示范帶動效應,要利用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參與鎮村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支持本土建筑企業與央企、國企合作,參與保障性住房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中建八局灣區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兼質量總監馬德超在主題沙龍分享
國企擔當,東莞建筑企業助力“百千萬工程”
建筑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產業,具有產業關聯度強、經濟社會作用顯著、發展提高潛力大的特點,對城市品質的提升影響深遠。去年,東莞建筑業總產值首次突破千億大關,建筑行業已成為東莞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力支撐。
交流會現場
2024年是“百千萬工程”加力提速推進、實現全面突破的關鍵一年,也是東莞市建筑業由大規模增量建設,轉為存量提質改造和增量結構調整并重的轉型年。
“今天是‘世界城市日’,為打造精致城市建設‘答卷’的展示平臺、建筑行業互學互鑒的交流平臺、向各地講述東莞建筑氣質的宣傳平臺,我們相聚于此,共謀東莞市建筑行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睎|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莫沃佳在致辭時表示,在助力“百千萬工程”的道路上,建筑業企業有著天然的技術、材料和人才優勢,本次交流會能夠更大程度發揮建筑業的產業動能,更高水平助力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創造幸福生活新體驗。
東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莫沃佳致辭
東莞市“百千萬工程”指揮辦副主任、市委政研室(改革辦)副主任劉惠林在致辭時表示,目前已有一批在莞建筑企業代表紛紛加入助力“百千萬工程”的事業中,他們正積極發揮著綜合服務作用,用專業力量高質量服務著東莞城市更新及鎮村建設。
東莞市“百千萬工程”指揮辦副主任、市委政研室(改革辦)副主任劉惠林致辭
劉惠林表示,未來在新質生產力的引領下,建筑企業可以主動創新“求變”,積極打造新場景、新模式,尋求新突破,不斷為東莞添“顏值”、增“產值”、創“價值”。
作為市屬國企,東莞城工集團以“提升建筑氣質,創享幸福生活”為企業使命,全案服務城建工程各類項目、全產業鏈推動建筑產業升級,力求建筑產品和服務“安心,舒心,得人心”,全面推動建筑產業提質升級。
目前,城工集團已打造了東莞市民服務中心一二三期、舉重博物館、東莞迎賓館國際會議中心、東實停車樓等代表性工程項目和城市新地標。這些具有“人文氣質”的品質建筑,為城市建設貢獻了國企應有的力量。
“為發揮市屬國企的帶頭作用,匯聚各方共識,城工集團發起并主辦本次東莞建筑行業高質量發展交流會,通過主管部門、行業專家的主題交流,為東莞建筑產業凝聚思想、引領方向,共畫東莞建筑產業未來藍圖,提振行業信心?!?span lang="zh-CN">東莞城工集團董事長陽鳳萍說,“要推動東莞建筑的高質量發展,就要發揮大家的合力,城工集團的角色就是幫助大家,接下來,我們也將常態化組織舉辦類似活動,將前沿的理念在實際工作中落地。”
東莞城工集團董事長陽鳳萍致辭
陽鳳萍表示,作為新組建的市屬一級企業,未來,城工集團將從開展村企結對幫扶,助力村(社區)風貌和人居環境提升;探索“公益+微利”項目平衡機制,反哺鎮村升級改造需求;積極對接兄弟國企,探索合作共贏新模式三個方面,結合自身優勢的發力點,尋求以小切口推進大變化,在合作共贏中探索新模式,發揮國企擔當,助力“百千萬工程”,推動城市更新和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