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滿載貨物的國際空運專線從香港國際機場東莞空港中心(簡稱空港中心)駛出,該批貨物將在香港國際機場搭乘包機航班飛往印度“德里英迪拉·甘地國際機場”,實現進出口貨值9個月突破100億元,提前完成年度百億目標。
向“效”攀登功能配置優化疊加
今年以來,東莞港務集團將2024年定為“發展總攻年”,積極實施“空港突破”行動,全力推動空港中心提速提質。
貨物通關更便捷。為配合航空貨物的操作模式,空港中心實現在綜合保稅區內單獨設立為海關監管場所,滿足保稅貨物、區外普通貨物、跨境電商貨物出口通關需求,同時兼顧其他海關監管場所轉運和轉關模式,有利于吸納大灣區各類貨源,為航空貨物拼貨提供支持,進一步貼近香港空運操作。
操作時效再提速。空港中心實現出口一天四班,進口一天兩班運作,貨物從到達空港中心安檢、打板、貨站收貨,??章撨\至香港機場登機壓縮到15小時。安檢效率逐步提升,空港中心已配置足夠的安檢設備和人員,每棟倉庫獨立設置航空安檢區,滿足不同時間貨物安檢需求。同時,為進一步滿足貨代在空港中心集貨需求,空港中心監管場所從年初2萬平方米擴展到7萬平方米。
進口通道更高效。空港中心ZTI全球認模式已實現常態化操作,并在一般貿易的基礎上引入了進口跨境電商,進口貨值占比從第一季度約4%提升到第二季度約33%。為更貼合操作,創新提出在空港中心實現HKG一碼通,在不改變航空公司提單、客戶貿易條款的情況下無縫對接,目前已聯合亞洲空運中心完成實貨測試,香港空運貨站已常規開展一碼通業務。
向“質”進發空港業態蓬勃發展
聚焦東莞跨境電商和產業優勢,全面提升空港中心業務品質和水平,推動空港中心駛入“快車道”。
跨境電商業態豐富。隨著東莞港跨境電商中心封關運作,空港中心業態疊加跨境電商零售出口模式,進一步提升了空港中心集聚東莞及周邊城市航空貨源能力。近期,跨境電商業務明顯提升,主要服務拼多多、希音等大型電商平臺。
包機航線品牌凸顯。目前,空港中心打造了飛往印度、澳大利亞、匈牙利、阿根廷、比利時等地的精品包機空運專線品牌,滿足了企業對跨境空運業務極高時效的要求。其中,“東莞-香港-印度”空運專線從4月開始由一周兩班升級到一周三班,主要出口高價值電子產品,成功引進OPPO、vivo、小米等開展業務,逐步搭建成為高端電子產品的進出口平臺。以目前進口高端電子產品為例,進口貨物晚上到達香港國際機場,搭乘凌晨航次船舶前往東莞港,當天早上可順利進入空港中心后安排提貨,相比原來中港車模式更具有競爭優勢。
空港業務快速增長。今年以來,在莞港兩地政府,以及香港機場管理局、海關、海事等各方的共同支持下,空港中心進出口雙向通道運行暢通高效,市場認可度不斷提升,空港業務實現快速增長。截至目前,空港中心全年進出口貨運量突破1萬噸,貨值突破100億元,進出口商品種類擴大到738種,累計服務上下游企業超1000家,118家香港貨代完成備案,較年初相比增加35%。
向“新”而行未來版圖提速構筑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科學謀劃了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發出動員令、吹響沖鋒號??崭壑行募狭嘶浉郯拇鬄硡^的區位優勢、產業優勢、世界級機場群和港口群優勢,對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探索出了寶貴經驗、打造了實踐樣板。
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布局產業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健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制度。當前,空港中心通過與綜保區資源整合、功能疊加,打造電子元器件華南分撥中心,推動電子產品、配件等高附加值產品在空港中心集聚通關,目前空港中心電子類中間品占比達到70%,同時可為企業降低約30%的物流成本,提升20%的物流時效??崭壑行拈L遠計劃打造的跨境智慧物流園將吸引更多企業在東莞港設立生產基地和科研中心,以“港口+生產+科研”模式形成高端企業集聚群,有效維護大灣區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助推東莞低空經濟應用場景落地。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正式將低空經濟提升至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高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中明確指出,要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發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梢灶A見低空經濟正以前所未有的態勢,成長為新增長引擎?;跂|莞先進的制造業優勢帶來的豐富物流應用場景,空港中心長遠計劃將加快探索以低空應用場景為牽引的“低空+物流集送”“低空+跨境貿易”“低空+智能通關”等低空經濟產業體系,助推東莞低空經濟應用場景落地,助力低空經濟產業鏈成型成勢,讓大灣區更多企業通過空港中心共享灣區機遇、連通全球貿易。
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向縱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合作,強化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崭壑行淖鳛闄M跨內地和香港“兩個關貿區”的物流一體化項目,不僅打造了粵港澳大灣區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典范,還推動了兩地口岸監管部門創新業務銜接模式,進一步簡化監管手續,促進內地和香港兩地通關便利化。同時,空港中心長遠計劃預計2026年投入使用,每年貨物處理能力將超100萬噸,創造就業崗位6000余個,投產十年內可每年貢獻外貿進出口貨值3000億元人民幣以上,將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技術交流營造良好條件,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要素跨境高效流動,催生促進新的貿易生態以及同新質生產力更相適應的生產關系,為縱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