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港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莞港務集團”)是東莞市重點市屬國有企業,負責統籌開發東莞港核心資源,主營業務包括港口建設及運營、園區建設及運營、供應鏈服務、外貿綜合服務。近年來,東莞港務集團全面加強黨的建設,不斷推進黨建理念創新、機制創新、手段創新,找準黨組織服務生產經營、凝聚職工群眾、參與企業管理的著力點,探索了一條建立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的比較可行的實踐路徑,利用好“三個手”,以高質量的黨建工作推動企業各項生產經營任務高效落實。
(一)黨委守住“先手”
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重大政治原則。東莞港務集團認為,企業黨委要做到舉旗定向,推進黨建與企業治理的深度融合,黨委守住“先手”,下好“先手棋”是關鍵。
加強頂層設計,夯實“先手棋”的制度基礎
積極推進制度的“立、改、廢”工作,東莞港務集團及子公司建立并完善制度185項。為處理好黨委和其他治理主體的關系,界定權責邊界,實現無縫銜接,協調運轉,制定了《核心管控職能分權手冊》,明確了全集團九大項236小項審批權限,規定了104項黨委會前置審議事項。同時開展了將黨建納入東莞港務集團公司和各子公司章程的工作,為東莞港務集團規范有效運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注重執行落實,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
將每周一上午固定為黨委會召開時間,通過嚴格規范黨委議事程序,落實黨委研究討論作為企業決策重大問題前置程序的要求,凡是“三重一大”的事項、凡屬東莞港務集團管控手冊明確的黨委會研究事項,都必須經過黨委會前置,由東莞港務集團黨委進行把關定向。注重制度執行,歸口部門定期對各子公司執行制度情況進行督查,對沒能認真執行東莞港務集團黨委管控程序的,進行約談和處理,確保制度的有效落實。
堅持把關定向,確保企業改革發展的正確方向
東莞港務集團黨委堅持發揮領導作用,始終站在東莞港務集團改革發展最前沿,研究大勢,把握政策方向,推動落實上級黨委和政府的發展部署,把準東莞港務集團持續健康發展的正確方向。比如,2018年從做強傳統港口產業出發,提出了“三個港口”的發展戰略;2019年結合三區疊加優勢,提出了打造產業鏈的集聚中心、供應鏈的關鍵紐帶、價值鏈的重要節點為內容“三鏈”發展思路;2020年市委賦予東莞港務集團新的定位,即轉型為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由此東莞港務集團提出了“3+9”行動,即以“拓通道、筑平臺、建生態”三大行動和9大項目實現發展轉型,力爭為東莞外貿作出更大的貢獻。
(二)支部當好“推手”
充分發揮黨支部在落實東莞港務集團工作任務上的統籌推動作用,確保各項任務層層落實。
當好攻堅克難的推手
2018年,一期碼頭公司最大的業務合作伙伴因經營不善而停止運作,影響了公司近一半的業務量。危難時刻,公司黨支部和黨員行動起來,提出了“苦干一年,挽回局面”的號召,在公司黨支部和黨員的帶動下,公司業務實現逆勢上漲,并逐步回到了業務最高峰。2021年,受疫情、蘇伊士運河擁堵、美國“罷工潮”等一系列因素影響,國際海運缺箱缺艙位嚴重,海運價格持續高漲,出口集裝箱“一箱難求”,甚至陷入“箱比貨貴”“有單不敢接、出口不盈利”的窘境,外貿出口遭遇物流“梗阻”。面對這種情況,碼頭商務中心黨員攻堅隊積極克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充分發揮了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成功開拓東莞港——歐美包船準班輪直航航線,打通了東莞貨物直航歐美的通道,為出口歐美莞企紓困解難。
東莞港務集團成功開拓歐美包船準班輪直航航線
當好執行落實的推手
東莞港務集團下屬全資子公司廣東鴻福實業公司,2019年初正式運作,負責三期碼頭的建設與經營管理。按照行業特點,作為新設立的碼頭公司,往往需要2年左右的辦證周期及5年以上的市場培育期。為使項目盡快產生收益,東莞港務集團下達了苛刻的任務指標。為完成任務,公司黨支部結合碼頭情況,提出了黨性在一線錘煉、工作在一線落實、難題在一線解決、隱患在一線治理、能力在一線提升、典型在一線培樹的“六個一線”工作思路。在人手不足、無辦公用房的情況下,克服種種困難,當年便完成了碼頭竣工驗收、口岸開放驗收及多條航線開通任務,在開港第一年,用其他碼頭不到50%的人手,便實現營業收入2億元,是東莞港務集團開港當年便實現盈利的碼頭項目。
三期碼頭正式運行
當好開拓創新的推手
為適應新時期港口發展,于2015年設立東莞港務集團供應鏈公司。成立之初,東莞港務集團人才缺乏,尚未成立黨支部,業務拓展十分緩慢。2018年,集團黨委按照黨組織全面覆蓋的思路,設立了供應鏈公司黨支部。黨支部成立后,帶領公司從零起步,開展了薪酬改革、人事調整、業務拓展,一步一個腳印著手構建完善的供應鏈服務體系,僅用一年時間就開通了10條灣區快線,東莞港完成了與大灣區城市群的無縫對接。2018年,以灣區快線為主要內容的東莞港產業創新服務體系獲得第九屆“省長杯”工業設計鉆石獎。
(三)工作選準“抓手”
始終圍繞“實”字做文章,堅持出實招、下實功、求實效,切實選準黨建工作融入業務,推動業務、服務業務的抓手,確保業務發展到哪里,黨的建設就跟進到哪里,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就體現到哪里。
開展“黨建+業務”品牌創建模式
東莞港務集團下屬子公司國際物流公司,承擔東莞保稅物流中心的運營和管理工作,服務超過3500家東莞制造企業和物流企業。中心進駐企業多,黨員分布呈現“少”而“散”的特征,入駐企業大多沒有設立黨組織,沒有黨員活動陣地。針對這一情況,2018年該公司黨支部提出了“伙伴黨建”工作思路,合作企業既是業務伙伴也是黨建伙伴。組織專人對入駐企業黨組織和黨員進行摸底排查,建立中心黨建資料庫,同時,投入資金建設了“伙伴黨建園”。在與入駐企業共同開展黨建活動同時,推動了業務發展、招商合作、通關環境的改善。保稅物流中心進出園區貨值連續三年保持全國第一,占到全國的25%。2019年,國際物流公司園區管理部榮獲“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狀”。2020年國際物流公司獲得了“東莞市抗疫先進集體”。
國際物流公司定期召開“伙伴黨建”會議
國際物流公司園區管理部榮獲“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狀”
探索“黨員+骨干”難題破解模式
比如,2020年東莞港務集團總部支部針對東莞港務集團融資渠道單一的難題,以“黨員+骨干”模式組建了發債攻堅隊,于2021年4月份成功發行粵港澳大灣區專項公司債,創近半年同期限同評級私募債最低利率。2021年開拓的包船航線主要以裝卸53英尺非標集裝箱為主,沒有標準吊點,無法與目前港口機械標準吊具匹配,作業過程中需要工人登高爬上箱頂摘鉤、掛鉤,需要機械輔助人員上下,存在人機交叉作業、高空墜落安全風險高,輔助設備和人員多作業成本高,工人登外輪解鉤防疫風險高、裝卸作業效率慢等弊端。為此,碼頭成立了黨建工藝攻堅隊,對53英尺非標集裝箱作業進行研討和創新,成功設計出安全、高效的非標集裝箱自動化吊具,大幅提升了裝卸效率,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并獲得了國家專利。
53英尺非標吊具
打造“黨組織+經營團隊”責任共擔模式
堅持黨組織負責人及經營管理負責人同步配備,能夠同時兼任的盡量兼任,培養基層公司的帶頭人兼具黨務工作和經營管理的雙重素質和履職條件。將黨建工作的考核納入經營團隊的考核之中,2021年東莞港務集團還將黨建考核占績效考核的比重提升至30%。如果企業經營任務完成不好、內部管理不到位,將約談黨組織負責同志,形成黨組織及經營團隊責任共擔的模式。2020年,受疫情影響,二期碼頭公司經營不是很理想,最終考核分數也相對較低。2021年二期碼頭黨組織和經營團隊團結一心,帶領黨員員工全力沖刺,在疫情影響擴大、外貿出口受阻的情況下,全年營收同比增長20%,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改革成效
東莞港務集團黨委自成立以來,堅決貫徹落實新時代國企黨的建設總要求,扎實筑牢東莞港務集團的“根”和“魂”,持續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形成了企業支持黨建、黨建推動工作的良性互動局面。
(一)黨建引領企業發展進一步增強
2022年,東莞港務集團安全生產和疫情防控形勢待續穩定,企業經營業績再創新高。全年營收同比增長14%,凈利潤再創歷史新高;集裝箱吞吐量、外貿箱量同比均實現增長;新增內外貿航線13條;“莞港水運專線”進出口貨值突破1000億元。
(二)國企擔當進一步彰顯
首開北美、中東、地中海及歐洲等包船準班輪直航航線,莞貨莞出、高效便捷的港口價值進一步顯現。對口韶關市始興縣河口村和云南鎮雄縣比舊村、廟坪村脫貧攻堅任務勝利收官。積極應對外部環境影響,成功緩解船舶塞港、壓港等問題,保障了港口物流大通道暢通,贏得了社會和合作伙伴的認可。
支援韶關市始興縣河口村建設黨群服務中心
(三)典型示范作用進一步發揮
2020年,下屬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榮獲“東莞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稱號。下屬廣東鴻福實業投資有限公司辦事中心榮獲2020年度東莞市“巾幗文明崗”“三八紅旗集體”稱號。東莞港務集團兩名員工分別獲得“東莞市勞動模范”“東莞好人”等榮譽稱號,兩任扶貧干部分別獲得廣東省2016年至2018年脫貧攻堅突出貢獻個人、廣東省2019年至2020年表現突出表彰。
接下來,東莞港務集團將持續深化“黨建+”工作模式,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東莞港開放平臺能級,全力保障東莞水上物流大通道暢通,為東莞發展作出更多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