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中國東莞高埗鎮欄目”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繼續訪問放棄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 首頁 > 街鎮 > 中國東莞高埗鎮欄目 > 要聞 > 高埗動態
“百千萬工程”典型案例丨高埗“三個聚焦”賦能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
  • 2024-12-13 11:51
  • 來源:本網
  • 【字體: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既是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的關鍵舉措,也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抓手。

  自“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高埗充分發掘和利用資源優勢,通過鎮村統籌聯合開發土地物業資源、共享增值部分、共同推進城市更新項目、拆舊建新等方式,不斷探索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路徑,進一步增強村集體的“造血”功能,實現強村富民。

640.jpg

  空間是發展最重要的資源。如何讓有限的土地開出更多的“花”?高埗鎮“三個聚焦”有效盤活利用閑置低效土地資源,賦能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筑牢“百千萬工程”最基層單元。


聚焦自主更新賦能

持續做強產業園區“底盤”

640 (6).jpg

低涌第二工業區“工改工”項目建設中

  低涌第二工業區“工改工”項目現場,運輸車輛穿梭忙碌,大型塔吊揮舞巨臂,大型機械設備隆隆作響,工人們正在各個單體建筑中有序工作,項目建設正如火如荼向前推進,一棟棟主體建筑拔地而起。藍天白云下,一座現代化科技新城雛形漸顯。

  時間撥回到一年半前,這里還都是90年代建設的舊廠房,原建筑面積約9.2萬平方米,容積率只有1.0左右,建筑形態落后、資源配置碎片化、產出效益低下,難以適應高質量發展的需求。

640 (1).jpg

項目改造前

  低涌村積極融入高埗鎮現代化產業園區建設,主動爭取將131畝“工改工”項目納入產業園區的首期項目,通過采用單一主體掛牌招商模式實施改造,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實現村級“工改工”項目零的突破,探索出了“政府把總控、當‘店小二’,村集體等業主‘自己掏腰包,自己當甲方’”的“自主更新”新模式,讓“舊改”告別傳統的政府兜底模式,變為由業主籌資、自拆自建自改。

640 (2).jpg

低涌第二工業區“工改工”項目效果圖

  作為高埗鎮現代化產業園區的首開項目,低涌第二工業區“工改工”項目總投資約13億元,改造后總建筑面積將提升至35萬平方米,村組年收益增加110%以上。

  這一新模式既有效減少政府征地拆遷、資金投入等多重困難,也有利調動業主參與拆舊建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有助于推進園區迭代升級,為高埗現代化產業園區建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據預測,通過業主“自主拆舊建新”這一模式,城市更新項目開發建設周期大大縮短50%以上,村集體收益空檔期也相應縮減一半以上。


聚焦盤活土地資源

探索鎮村合作開發新模式

640 (3).jpg

高寶智能制造項目效果圖

  寶蓮村是市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村集體經濟基礎薄弱,不適宜采用類似低涌村“自主更新”的模式。高埗調整思路,因地制宜探索多樣化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途徑,充分發揮鎮屬企業助力作用,通過政策引導、項目支持、金融聯動等舉措,探索鎮屬企業平臺與村集體“合資+合作”聯建聯動新模式,由鎮屬企業東莞市高寶物業開發有限公司與寶蓮村共同開發該村約22畝工業用地,打造高寶智能制造項目,在有效地釋放土地效能,大大增強村集體經濟“造血”功能的同時,讓鎮村兩級取得土地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聚焦升級轉型賦能

創新村企共富共贏模式

640 (4).jpg

護安圍村地塊

  村企共建連兩頭,雙向奔“富”謀發展。高埗鎮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通過村企合作對土地二次開發,創新村企共富共贏模式。

  在護安圍村,有一個占地面積2.6萬平方米的低效地塊。為提高地塊利用效益,鎮屬企業東莞市高埗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主動與護安圍村溝通,尋求共同開發,將在保障村集體收益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土地價值,為引入優質項目夯實硬件基礎。

640 (5).jpg

航拍高埗

  在奏響“百千萬工程”奮進曲的音律中,高埗鎮積極探索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路徑,喚醒農村“沉睡的資源”。截至2024年10月底,村組兩級總資產28.7億元,增長4%;村組兩級經營總收入3.1億元,增長2.2%,激活村集體經濟發展“一池春水”,蹄疾步穩推進“百千萬工程”不斷走深走實。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東莞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 : 4419000098
備案號:粵ICP備19114884號     粵公網安備 44190002000375號?技術支持:開普云?????? 網站地圖     聯系我們
日韩欧美综合